![](https://img.haomeiwen.com/i4714230/406ebd31466b00bb.png)
第十回
石头记隐含多重意
四书名时讲数番音
我们红迷朋友都知道,《红楼梦》一共有五种书名。除《红楼梦》这个名称出现在第五回之外。其它四种书名都是出自雪芹之手,它们同时出现在《红楼梦》第一回中。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对《红楼梦》这一部书,雪芹为何要连用四种书名呢?我们觉得,雪芹在此是设有谜题的,这四个书名主要解答了如何解开《红楼梦》文本总谜题的问题。雪芹这样做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雪芹是想通过这四种书名来告诉我们红迷朋友,《红楼梦》这部书是得来不易的,其间经过很多坎坷,费尽周折,用尽心血,最后才得以成书而流传于世。因而雪芹希望得到《红楼梦》文本的红迷朋友们会加倍珍惜这部书。事实上,《红楼梦》这部书问世后的初期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世间传播的。当时手抄一本《红楼梦》就会得到差不多二十两银子,其报酬是十分可观的。这相当于一个普通人家一年多的开销。由此可见,《红楼梦》文本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喜爱,这也就可见其受欢迎程度之广泛。雪芹的构思取得了很突出的成效。这也就确保了《红楼梦》文本广泛地流传于世,而不至于因各种原因导致其失传或被人们遗弃。
其次,雪芹是想通过这四种书名来告诉我们红迷朋友,《红楼梦》这部书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成书的,是值得人们去用心阅读和细心品味的,而不像当时的有些书那样粗制滥造,读之无味,毫无意义。同时雪芹也是在告诉我们红迷朋友,《红楼梦》文本这种精湛的文笔是其他书中所没有的。雪芹正是通过创造性地运用“雪芹笔法”,而使人们对《红楼梦》文本产生莫名的喜爱,进一步由喜爱而产生出浓厚的兴趣,甚至对《红楼梦》文本爱不释手,由此着迷,进而引发喜爱这部书的朋友们来进一步探索、研究《红楼梦》文本里的情况,以求能从中发现不同凡响的东西,能感知到雪芹在这部书中所隐藏的史实和真相。这些构思也就为那些喜欢《红楼梦》文本的红迷朋友们来进行探索和研究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也为《红楼梦》文本中谜局的最终被揭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第三点,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雪芹是想通过这四种书名来向我们红迷朋友揭示他所隐藏在《红楼梦》文本中的多重意思、真实想法及最终目的,这也才是雪芹最想让我们红迷朋友知道的。雪芹在这四种书名中所用的心血丝毫不比其它地方少。下面我们就对这四种书名来逐一进行分析和解读,看看其中可能隐藏的真正意思。
我们红迷朋友都知道,《红楼梦》文本最初的书名是《石头记》。据我们分析,这个书名里隐含了多重意思。首先,《石头记》本身就是一层意思,即这部书是记在女娲补天所剩余的一块石头上,因而书名叫做《石头记》,这当然是雪芹给这部书起的第一个名称。这也是雪芹想要告诉我们红迷朋友的最表层意思。我们也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其次,如果我们对这个书名进行谐音处理的话,那么就可以得到一个全新的《拾头记》这个谐音名称。用“拾”字来进行谐音,是采用了形似字的手法。如果这是正确的解读,那么《拾头记》这个名称又会有两重意思要表达。
首先,《拾头记》所对应的一重意思就是《十头记》的意思,当然这里的“十”字应该不是实指,而是虚指,即书名当为《多头记》的意思。也就是说《石头记》实际上是一部《多头记 》。
雪芹一方面在书中采用了冷笔调、零星记录的手法来叙述事情。也就是说在《红楼梦》文本的很多地方和情节上,雪芹只是为我们红迷朋友开了一个头,然后就不再往下说了。这种情况在《红楼梦》文本中很多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也就是说,在《红楼梦》文本中,雪芹是采用多种手法来制作谜局的,而且雪芹会将制作谜局的手法分散在《红楼梦》文本的各个章回中,从而使《红楼梦》文本中的文字显得到处都是头绪,到处都可以进行研究和探索。雪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隐藏他想要说的真正意思,事实上,这一点雪芹也的确做到了。
另一方面就是雪芹所创作的这个《多头记》也表现为记事过程中的多重性,即同一过程可以有许多种理解,有许多种解读。这既是雪芹行文方式的立体性表现手法,也是雪芹所创作的一笔显多意的一种行文方式,还是雪芹为隐秘地讲述事情而不得不采用的创作手法。这是其所包含的一重意思。
还有一重意思就是:《石头记》所对应的是《拾头记》,而这里的“拾”字是不当作数字用的,是当作动词用的。因此这部《拾头记》所对应的意思就是把这些“头”拾起来进行记事和叙述事情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只要能从《红楼梦》文本中找出这些“头”来,然后再将它们串起来加以分析、研究和解读,我们就能知道雪芹所想要说的真正隐意会是什么了。这就正如同我们前边所提到过的“两头词”和“两头诗”手法一样,雪芹正是运用这种叙事方式来隐秘地记录某些满清封建王朝的史实和叙述一些有关曹氏家族事情。因此,我们可以推断,雪芹在《红楼梦》文本中还保存了一整段规模更大的文字来记录这些事情。至于雪芹会用什么手法和在什么地方来隐藏这段文字?这些则是一个相当大的谜题。它正等着我们红迷朋友来揭示呢!
我们再来看看《红楼梦》文本的第二个书名《情僧录》吧,其本身所包含的意思我们就不再多说了。其中的“僧”字是没有谐音字可替换的,因此我们采用形似字来进行谐音处理,即它完全可以谐音成“憎”字的!
那我们进行谐音处理后,就会得到它所隐含的另一层意思,即《情憎录》。其意思就是我曹雪芹对当时的情形十分憎恨,但还是要把这些记录下来。什么情形呢?也许说的就是当时满清封建王朝的以往情况和曹氏家族的某些家族史吧。如果我们的推测是正确的话,那么我们红迷朋友在《红楼梦》文本中去寻找那些被雪芹所隐藏起来的情况,再对这些情况加以分析和研究,就能弄明白被雪芹所隐藏起来的真实意思了。
我们再看看《红楼梦》文本的第三种书名《风月宝鉴》吧。同样,其本身所说的意思就不再多讲了。
这个书名和贾瑞照的风月宝鉴是同一个名称,那它也就具有正反两面性。正的一面看起来非常美好,却是假的,美好的事物其实并不是真实的;反的一面虽然恐怖,却是真的,恐怖的骷颅其实包含着血淋淋的史实和真相。这也就说明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文本是一部血泪史,里边充满了悲惨的事情,到处可见冤死的骷颅。这是一方面意思。
我们再对第三个书名进行谐音处理,就可以得到另一个全新的很有意思的书名,即《奉阅保见》。这指的就是我们红迷朋友拿着这部书来阅读,就一定能看到《红楼梦》文本中所隐藏的史实和真相。至于我们红迷朋友阅读后会看到什么?那就只有用心细细品味《红楼梦》文本中的文字,才能明白了!也只有这样细细品味,我们红迷朋友才能发现这些被雪芹所隐藏起来的情况。因而《红楼梦》文本就更值得我们红迷朋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了。
第三个书名还可以谐音成《风月包鉴》,其含义就是指雪芹所讲的风月故事其实包含着某些需要我们红迷朋友鉴定的内容。这当然也是一种可能,至于如何鉴定这些风月故事的内容,我们会在以后的分析文章中和其它手法一起来进行分析和解读。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经雪芹最终修改定型的《红楼梦》文本的第四种书名《金陵十二钗》吧。我们同样觉得除了其本身所指的意思之外,它还含有另外的意思。
我们如果对第四种书名进行谐音处理的话,在这个书名里,其中的“钗”字是完全可以谐音成“拆”字的。我们谐音处理后,就会得到至少两种结果:一种是《进零十二拆》,这里的“十二”当不是实指,而是虚指,那它所对应的意思就是:雪芹让我们红迷朋友进入《红楼梦》文本的许多零星叙事手法中来逐一进行拆解和分析,以求发现其中所隐藏的情况。
另一种谐音所对应的结果则会是《进零拾而拆》,这里的“拾”字当是动词用的。因此第四种书名所对应的第二种意思就应当是:雪芹让我们红迷朋友进入零星的叙事手法中,把这些零星的部分拾起来,然后再来逐一进行拆解和分析,分析它们究竟会包含着什么样的真实隐意。我们觉得,两种谐音的意思大同小异,均是雪芹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尤其是第二种意思更准确的表达了雪芹的真实意思。它们均是雪芹对《石头记》所表达的隐意之进一步补充吧!
其实《红楼梦》文本的这四种书名不只是各有各的含义,而且它们合在一起也含有一定的意义。我们先看看前两种书名,我们像“两头诗”那样只取其两头,就得到四个字,这四个字我们认为是《石情记录》,我们再进行谐音处理就会得到《实情记录》或《拾情记录》。其意思就是实际情形的真实记录或用拾起来的文字来记录雪芹所隐藏的情况。
这里还有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即:将这四种书名的开头第一个字连起来,也可以构成一个四字书名,即《石情风金》。我们进行谐音处理后就可以得到《实情奉进》或《拾情奉进》。其意思就是实际情况奉献给人们或拾起来的情况奉献给人们。
而将四书名的结尾四个字连在一起,也构成一个四字书名,即《记录鉴钗》。我们进行谐音处理后,这个书名就成为《记录见拆》。那我们将前后连在一起就构成《实(拾)情奉进,记录见拆》。这个名称的意思就是把实际情况或拾起来的情况奉献给人们,记录的真实情况则需要我们大家来进行逐一拆解和分析。这也与前面所说的意思是基本一致的。
其实,我们从雪芹命名的这四种书名中还可以看出《红楼梦》文本的成书过程。即雪芹最先是将他想要说出来的事情记录在《石头记》中,它是《红楼梦》的初稿,是最原始的记录,也是最真实的记录。我们可以推测,雪芹在其中是将事情明明白白地说了出来。这个初稿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说实话,雪芹从心里非常憎恶这些真实的记录,因为其中包含着太多的冤屈!雪芹就以《情憎录》来隐藏这些真实的记录。对第三个书名,雪芹指出只要我们红迷朋友能好好阅读,明白其中正反两方面的矛盾,就一定能看到其中所隐藏的史实和真相。而雪芹以接下来的第四个书名道出了解开《红楼梦》总谜题的方法,这也是对前面情况的总结。最后雪芹在经过多次修改后,最终形成了《红楼梦》文本。这就是这几种书名之间内在的逻辑性。
我们从以上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红楼梦》这部书其实就是一部《拾头记》。只要我们能从《红楼梦》文本中找出这些记录隐秘事情的“头”来,再把这些“头”以某种方式串起来,然后再对串起来的这些“头”进行分析、研究和解读,我们就完全能够找到雪芹所想要说的真正意思了。当然,也许我们的解读不见得就是正确的,我们非常愿意与红迷朋友们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