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粤港澳青年作家创作学会过期废柴·美文集优质散文、小说
【文字之光】| 《山居笔记》—穿越半壁河山的追寻

【文字之光】| 《山居笔记》—穿越半壁河山的追寻

作者: 晨星Chenxing | 来源:发表于2020-06-10 20:37 被阅读0次

    其实我原是不喜余秋雨的文字的,觉得一本《文化苦旅》写得做作,但是《山居笔记》中的那篇《苏东坡的突围》让他重新吸引了我的目光,爱苏东坡的文人,应是有风骨而稚朴的吧。

    《山居笔记》共十一篇文章,作者历时两年,标记了中国半壁江山,从1992年《王朝的背影》开始,到1994年《历史的暗角》结束。

    两年间,由城市到山间,由庭院到旷野,他流离在最真实的土地上,仿佛只有如此,彷徨无依的心灵才有了安放之地。

    他试图去接近,去触摸中华古老民族厚重的脉搏,只为安抚自己因无知而生的焦灼。他努力寻找着,思考着,记录在了这本《山居笔记》里。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彻底忽略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我为这些表达符号产生的力量而震动。这本书像一棵树,文字不再是土地上零落天空中飘散的落叶,他们经由一条主干串联着,就有了一种生命的力量。而这条主干就是中国的历史文化。

    苏东坡的突围

    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半山居所里,一个同样喜欢苏东坡的女记者的采访电话,牵出了余秋雨先生对黄州赤壁的回忆。在那个安静寂寞的夜,他把苏东坡在黄州的遭遇娓娓道来,像在讲一个因不合时宜遭到排挤的老朋友的故事。

    苏东坡因乌台诗狱案获罪被贬黄州的故事可能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略有耳闻,看来是文字狱,真正的缘由却是当时苏东坡和王安石新法在那个时代的搏弈。但余秋雨先生却似忽略了这一段,着意地描写了文人间的相轻,一幅白描入木三分。文人间的倾轧其实不亚于政治,这可能是同为文人的余秋雨先生所感同身受的吧。

    苏东坡很疲倦,很狼狈,一路颠簸,但萧条的黄州没有给被贬的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能在寺庙中安身,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

    “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但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不能向外,那就向内。

    如果说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是对苏东坡的褒奖,这篇《苏东坡的突围》却是真实地描摹了苏轼当时的心境,大起后的大落,其实更是安静得残忍。但正是这种无人对话的痛苦促使苏轼自省,让苏轼脱胎换骨地成熟了。

    “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这些文字厚重而深情,含着对苏轼的爱和了然的痛。在黄州,远离喧嚣的苏轼完成了自己的涅槃。不知道在半山居中写着这些文字的余秋雨先生是不是也破了自己的茧,正在完成着某种突围呢?

    千年庭院

    余秋雨先生是从文化大革命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文人。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无法想象。从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或许可以窥探到一些边角,却带着苦难的痕迹,也带着一种先知的视角。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则来的更真实,更有他身在其中的真实的代入感。

    他亦曾被洪流裹挟,他在《千年庭院》中写到:“二十七年前的青年不大用“潇洒”一词,却也在某种气氛的诱导下追慕着一种踩踏规范的生命状态.....”

    他们是学生,但他们没有书包,没有老师,没有课堂,依然是被称之为学生。因为是学生,因为他们的目光曾与一个个汉字相遇,因为他们的手指曾翻动过不多的书页,他们就要远离家乡,去冲洗有关汉字与纸页的记忆。

    余秋雨先生在这种茫然盲从中依然本能地思考着,但这种思考无疑是痛苦的,“列车上的学生们横七竖八地睡着了,睡梦中还残留着轰逐一切的激动,他们不知道,古往今来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长时间容纳一群不做建树的否定者,一群不再读书的读书人,一群不要老师的伪学生”。

    他算是醒的较早的一个,“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是谁?”他被一种莫名的恐惧击中,他想下车,但列车哪里能停?又有谁会注意到某个个人的呼喊!只能随波逐流地前行,直到他走到了那堵长长的旧墙前,那是一所庭院。

    “这儿没有任何装点,为什么会给我一种莫名的庄严?”房屋密密层层,“每一个层次又排列得那么雅致安详”,他的心重回宁静。“一种无法言说的斯文,一种不火爆、不壮烈的神圣,与我刚才在墙外穿越和感受的一切,属于一个正恰相反的主题”,那方深邃仿佛已经存在千年,却仍那么安静、谦逊,仿佛一位智者,又像在光阴的流转中默默注视的一双眼睛,有一种沉静的力量,让人好像重新找回了思考的能力。

    “我隐隐约约找到自己了。”在那个短短的午后,在岳麓山,有了一场悄然的相逢——余秋雨和岳麓书院,这种相逢恍若隔世,却又像是重逢。

    真的是宿命吗?我却相信这是文明的力量,任何一种野蛮都阻止不了文人对文明的亲近和渴望。

    他在迷雾中茫然地四处冲撞,此时却好像有了光,那光,那么和煦地照在身上,温暖而踏实。

    岳麓书院,千年庭院的厚重是因它承载了过往的文明,并且将继续将这文明绵延更迭。这是书院的使命,也是文人的使命,这种力量是任何一段历史,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诋毁和阻止的。

    一个王朝的背影

    这篇文章记述的地点是承德避暑山庄,大清朝的离宫。

    “住所正在避暑山庄背后....我独个儿走出住所大门,对着眼前黑黝黝的山岭发呆....这山岭便是避暑山庄北部的最后屏障,就像一张罗圈椅的椅背。在这张罗圈椅上,休息过一个疲惫的王朝”,“罗圈椅”,一个多么精妙的比喻,道出了承德避暑山庄独特的人文气质。

    它在长城之外,却仍远离故土,清朝的统治者们在那里给自己造了一个故乡的影子。他们一方面汲取着中原文化,一方面仍然不忘保持着自己这个骁勇的马背上的民族的血性。

    这个山庄,既是他们向外邦树威的旗,也是自己厉兵的刀。北京的故宫把几个不同的朝代混杂在一起,谁的形象也看不真切,而在这里.......藏下了一个不样杂的清代——山庄里圈着莽莽苍苍一大片真正的山岭,“这个格局包含着一种需要我们抬头仰望、低头思索的审美观念和人生观念。”

    正是读到了这句话,我爱上了这本书,也对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之前的固执印象有了改观。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急切地,循着这些历史遗迹找寻着那些闪耀过的光的碎片的执着的背影,踏着青苔和蔓草,不放过每一个擦肩而过的角落,然后从这些碎片中拼凑着那些形象。他倾听着,亦渴望着对话,哪怕隔着时空。

    后记

    上下五千年,中国的历史太漫长。到底什么才是中华民族的魂?我一直不甚清楚。掩卷而思,我的眼前闪现,《苏东坡突围》中,黄州贫瘠土地上那孤高的背影;听到《千年书院》岳麓山中朗朗的书声;领略《抱愧山西》大院里先辈的生意经;《流放者的土地》上,不甘的读书人于蛮荒中传播着不屈的精神;那个雄心勃勃的青年,坐在像罗圈椅一样的避暑山庄里,洞见《一个王朝的背影》……

    余秋雨先生的这些文字帮我掀开了迷雾中的一角。  我想我有些读懂了我们这个民族。他,不仅是数千年一代又一代生命的更迭,更是这山河草木中一个个坚实厚重的脚印,同时踩进了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基因,世世代代永流传。

    我忽然庆幸,我是个中国人。


    本文由【文字之光】荐文官月华笼露华推荐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选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动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

    02 发简信联系文字之光主编韩涵微语或副主编无色生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字之光】| 《山居笔记》—穿越半壁河山的追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fm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