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上的每种成就、每次进步都是源于勇气,源于自我磨砺和自我净化——尼采
大多数人在求知的过程中,总是在忐忑中探寻存在之中的未知与可疑。当我们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都是亦步亦趋的跟随前人的步伐蹒跚行走的。不知写作初期的你是否曾经为找不到素材和写作的方向而感到迷茫,是否也会在日更与不日更之间摇摆不定?
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我也不例外。
周末去图书馆借书,不经意在书架上看到了尼采的书——《成为你自己》。对书的目录粗略的浏览后,我毅然借了这本书。其实,与其说是书中的内容吸引我,还不如说是书名吸引了我 ,还有书的封面的几句话也让我对此书有了强烈的阅读兴趣。
一直以来总觉得哲学是一门高深的学术,对尼采的思想尤其这样认为。当看完《成为你自己》的前言后,不由自主的往下看完了《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聪明》两个章节。
尼采的哲学思维不是阅读了两个章节就可以了解的,只是给我深刻启示的却是他在书中反复呼吁的一个观点:成为你自己。
尼采认为,“成为你自己”就是要让世人明白,每个人必须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生命和人生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那么我们每个人在选择人生发展方向的时候,就不能毫无目的盲目前行。
就如写作初期,我总是不自信的限制自己去思考,总依循别人的思维来决定日更或不日更,总是在摇摆中认为自己的思想观点不新颖独特,所作的文章浅显不深刻,怀疑自己的文章是否会被别人所接纳所喜欢,无形中在不断摸索中、在找寻方法时却丧失了对自我的判断和自信。
就像阅读一本书,当你未阅读完整本书的内容时,就主观地认为并没有从中学习到什么,其实未必是这样的。我认为如果能在渐进的阅读过程中,从书中的一句话或一个思想得到启示和思考,那么当下的阅读就已经很有意义,因为启迪引发思考,思考带动行动,行动使你有所选择,选择能够指明前行的方向。
每个作家写作的初衷并不是要让读者记住整本书的每个观点,而是希望书中的点滴思想如一束光,在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引领你走出困境和黑暗。那么如果我们能在阅读中领会书中某些思想的深奥要义,引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探索,那么我们也就能从中找到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如同我们在写作时能找到灵感和写作定位一样。
由于工作占据了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大多数人只能利用有限的碎片时间来阅读书籍,这就不能保证用同一时间来阅读一本书或了解同一系列的书籍。所以人们总是在不同时间阅读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书籍。周末另一段时间我又阅读了Scalers所著的《刻意练习》,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我仅看了该书中李笑来等几个大咖的推荐序言,粗略了解了该书对持续行动在如何完善自我、获得新能力和在工作、阅读或写作中的重大作用。
《刻意练习》提到两个新的概念:行动和学习。 作者正是坚持了持续行动和学习,才使他收获了成长,让他提倡的1000天持续行动改变了他的生活。作者曾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做点事,我的文字对你毫无意义。故而李笑来才对读者说了一句中肯的话: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选择,选择之后的行动,才有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书中强调的都是,我们无论选择做什么,都不妨开始行动,只要开始持续行动,你就能以一种极快的速度,赶上这个时代。这种持续行动的力量是作者在书中提到的理论:
一般人能持续行动10天,算是有点儿体验,这叫一阶行动者;二阶行动者基本是能持续行动100天,基本能改变几个习惯;三阶行动者能行动1000天,3年可以整体上一个台阶。四阶行动者的周期是10000天,约30年,则接近于一个时代,如果持续行动,小可在时代取胜,大则可以翻天覆地......
作者从2014年1月起,每天写一篇文章,到2016年9月,总共写了1000天。三年积累的文稿有100多万字,但三年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积累的文字,这1000天的持续行动带给他更多的是理念层面的改变和认知的重大升级,他做了一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获得了从未有过的经历,看待世界和自己的角度,也和先前有所不同。三年他的任务主线是持续写作,他的文章众多媒体纷纷转载,还接到了多家出版社的出书邀约,《刻意练习》就是由此而来。
而我从尼采的“成为你自己”和《刻意练习》的几篇序言中学到的却是,当你在做任何选择的时候,你必须先认识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选择自己适合的道路,才能在最恰当的持续行动中成为自己。这是需要我们一段一段循序渐进的来完成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恰当的,只有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判断或选择适合的路,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和方向,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和自己选择的道路的意义,找到自己日更与否的选择,找到持续行动的动力和目标,找到自己的写作定位,找到自己努力的方法。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在短暂的阅读和学习的时间里,抓住一瞬间带给我们的惊喜和启迪,追寻圣人启示的光辉,在它的引领下成为不断成长的真正优秀的自己。
【无戒90天写作成长训练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