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有四大军校:分别是美国的西点军校、日本的士官学校、英国的皇家军事学校,以及我国的黄埔军校。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8ed1a68f3465c4f3.jpg)
今天有幸登上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去黄埔军校的校本部学习参观。面对这所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的学校,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63c3aa30c38f66c0.jpg)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学校的大门,门匾上写的是“陆军军官学校”,这是军校早期的名称,后来军校曾几次易名,但都没有真正挂过“黄埔军校”的门匾。只因多次改名,校址不变,都在黄埔长洲岛上,所以人们通称它为“黄埔军校”。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181f8711c19434b8.jpg)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走入学校内部,首先行走在宽阔高大的走廊里,据说骑马都可以在里面自由的穿行。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校门内外张贴有各种标语和对联。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6cb09efa28f707bb.jpg)
总理、校长和各部的办公室、学生课堂、宿舍、饭堂都设在这里。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的参观。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0ab3ff637d3cb83b.jpg)
在学校的最后面,是展览室。展览黄埔军校的整体情况,学生情况。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24b99b1b7db19d5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3107070b150df9e7.jpg)
这所学校是孙中山先生在战火纷飞中创立的。孙中山先生带领新兴革命力量发动的护法运动、二次革命相继遭到失败后,甚至在1922年,他的亲信的陈炯明叛变,先生开始认识到,革命要成功,必须创建一支忠于革命的军队,才能避免革命屡遭失败。因此,他为了组建自己的军事队伍,培养自己的军事人才,学校应运而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40cff680adab04f7.jpg)
选择在这建校的原因众说纷纭,其中,岛上大片开阔平地,以及江水环绕,适合作为训练和讲学的地方,是大家普遍认可的理由。从陈列馆来看,1924年6月16日,开学典礼召开。孙中山携宋庆龄到会场,他鼓励学生到:“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因此,馆中的楼道里有一副石刻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611df97afc78969b.jpg)
它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军校有三位最高的领导人,他们是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d43817ba5332b775.jpg)
军校在长洲岛共办了7期,1930年迁往南京,后又迁往成都和台湾。这是第一期毕业证,三位领导人的名字都有。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d65c8c870e3a455e.jpg)
资料显示,从1924年6月至11月,孙中山前后五次临校视察,最后一次是11月13日,他对学生们说到:“本校学生能忍苦耐劳努力奋斗,必能继续我之生命,实现目标,今我可死矣。”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d25415127ed91f66.jpg)
第二年,先生去世,但他留下的黄埔军校却为国共两党培养出许多军事家和将领。比如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林彪和陈毅,陈赓、许光达和罗瑞卿。周恩来、陶铸、刘志丹和左权等,也在黄埔军校工作和学习过。国民党军队的将领如杜聿明、胡宗南、邓演达、宋希濂和陈诚等,数以百计。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12c979b3ebb9e78b.jpg)
这所学校也谨遵孙中山的教诲,学生不仅具有爱国、革命,救国,救民,服从党指挥的政治理念,也学到苏联红军的军事技能,具有军事学问和治国理念。正如先生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所说的“要用这个学校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黄埔学生立一个志愿,步先烈的后尘,像他们一样舍身成仁,牺牲一切权利,专心去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像这个样子,才能够变成一个不怕死的革命军人!也因为如此,爱国、团结、奋斗才成为享誉中外的黄埔精神。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8b08370675e920a9.jpg)
在不成功则成仁的激励下,很多黄埔学生壮烈殉国,也有很多学生彪炳史册。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ac313421cf37be9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55e3cf77fac87285.jpg)
最后,让我们在读一读黄埔学生朱耀章的诗,他在葛隆镇战斗中身中七弹,壮烈殉国。他写下:月愈浓,星愈稀,四周妇哭与儿啼。男儿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人生长寿只百年,无须留恋,听其自然!为自由,争生存,沪上麾兵抗强权。踏尽河边草,洒遍英雄泪,又何必气短情长。宁碎头颅,还我河山!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3902/05c804d24120b47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