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书评:《秦腔》—陕北小镇的零碎往事

书评:《秦腔》—陕北小镇的零碎往事

作者: 跳跳小书童 | 来源:发表于2023-07-21 17:45 被阅读0次

本书是当代作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2008年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标准的经典名作。本书中故事发生地是清风街,以贾平凹故乡棣花街为原型,虚构了清风街几十年间发生的人和事、矛盾和祥和、悲哀和幸福。艺术来源于生活,虽然是虚构小说,但也是平实生活的记录,贾平凹是以本书,记录陕西东南方那个小镇的生活点滴,算是对自己幼时生活的回忆,也是对家乡亲人的追忆,更是希望更多读者能够了解,在世纪之交时,农村生活的真实模样。

至于秦腔,百度说其起源西周,兴起秦朝,别称“梆子腔”、“陕西梆子”。山东山西等其他地方的曲艺,很多都是起源于秦腔这种艺术形式。有别于南方的柔声细语,陕北人的秦腔自有特色,锅盔卷辣子,就着高粱酒,这样的生活方式造就了秦腔的高亢。曲艺戏剧我是完全不懂,不过类似谭维维的《女娲补天》,十三郎的《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或者是秦腔在某种方式上的传承。老艺术没人关注,后继无人,或许也是贾平凹对本书寄托的某个愁思。

在清风街,有一群热爱秦腔艺术的农民。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进城,艺术逐渐被人们抛弃。

白雪热爱秦腔,同时也在话剧团演出,容貌可人。引生是个傻子,独身一人,悄悄的爱着白雪,故事就这么发生了。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发生许多变故。原本夏家是街上的大家族,夏风是大文人(这个角色可能就是以贾平凹自己为原型),夏中星到了市里当了干部,夏君亭在村里干支书,一大家族几十口人。故事以夏家为圆心,像整个清风街铺开,家长里短、起起伏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看似鸡毛蒜皮般的小事,实则几十年代农村人的真实生活。有傻子引生、憨厚的哑巴、不怒自威的老主任夏天义、酷爱秦腔的夏天智,有郎才女貌的白雪和夏风的婚姻破裂,有三踅和白蛾不知羞耻的狼狈为奸。好事尽一样,坏事不相同,回忆起来,农村的生活确实“丰富又多姿多彩”,不禁也让我回忆起童年时代,模糊苦涩却无忧无虑。

经历过“文革”和“大跃进”,贾平凹笔下的小镇,充斥着各种矛盾。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的矛盾,现代科学和鬼神迷信的矛盾,遗失秦腔和流行歌曲的矛盾,外出打工和本分种地的矛盾,新兴商业和落后农业的矛盾,年轻人和老一辈的矛盾,忠贞与奸猾的矛盾。在各种矛盾的冲击下,增强了这部小说的可读性。

稍有2个遗憾。首先是秦腔,书中的词倒是能看懂,但是插图的谱子是完全看不懂,没办法领略秦腔的魅力,更何况秦腔是充斥全文的核心要素,看不懂有些遗憾。读过大冰的《保重》,每个故事都会附上二维码,扫码可以听录音,可能是一首歌,可能是通话记录,总之需要声音呈现的,都会在每篇文章上以此方式呈现。《秦腔》若有再版,或许可以考虑下这种方式,或许这也圆了话剧团里那个话剧老师的心愿了(书中人物,她想把秦腔录制成光盘留后,可惜没钱出版)。另一个遗憾,就是缺少陕北生活的感受,仅有个别场景提到久旱无雨,土地生烟。跟我印象中或者电视剧中的陕北相去甚远。反倒是感觉故事发生在江南水乡,一种种稻收麦、四季分明的农耕生活。

想起吴毅的《小镇喧嚣》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同样都是对农村生活的记录,和本书还是有区别的。前两本是叙事类,着重在事;本书是虚构,有完整故事情节,重点在情。写作手法和侧重点都不相同,但都是对农村生活的一种记录,值得追忆。不管是烩面、酸汤面、长鱼面还是裤带面、油泼面,我都爱吃。

最后说下,这本身篇幅巨大。是我今年读的最厚一本了,近600页48万字,花了5个晚上才啃完。想读这本书,必须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相关文章

  • 原汁原味的秦腔民乐超震撼!推荐六部唱出了老陕血和泪的电影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 在我国陕西的关中及陕北地区流传了两种比较广泛的音乐——秦腔和陕北民歌...

  • 陕北小镇

    昨天连续转机,从荆州到了这个荒凉的小镇,机上的几个小年轻吵吵闹闹,一时就对陕西人的印象不佳了。但这几天的接触,遇到...

  • 《秦腔(上)书评》

    秦腔这本书是贾平凹老先生的巨作,我也是怀着崇敬的心理拜读这本书,今天想谈一谈上半部分带给我的感受,这本书是一部...

  • 陕北往事——菜窖

    我在第一个村插队时,借住的是老乡家的旧窑,窑洞在坪上。头一年知青吃商品粮,菜要自己买。我们买了百十斤白萝卜,却为存...

  • 书评:读《西岐戏苑》,让你了解县域秦腔发展史(上)

    书评:读《西岐戏苑》,让你了解县域秦腔发展史(上) 快乐有趣 《西岐戏苑》,是一本记录秦腔发展史,传承戏曲文化的好...

  • 记忆中的陕北往事

    我的故乡是陕北的一个县城,那里的沟沟壑壑孕育了一批淳朴的人民。 在八九十年代,物资极其匮乏。县城只有唯一的厂就是氮...

  • 陕北往事——卖大葱

    1971年秋,我已在陕北插队近三年。 当年队里种了很多大葱,秋末大葱丰收,分给各家后,队里还余下很多。队长兰娃子喜...

  • 小镇往事

    直到现在,我做梦的“场景设定”,大多都是我十二岁之前一直生活着的那个小镇。 小镇的格局,与其他川北乡镇并无多大不同...

  • 小镇往事

    01. 人一直很有意思,喜欢问来处,不爱问归程。 数不清的初次见面,我们习惯性地用“您是哪里人”来化解尴尬,或是初...

  • 小镇往事

    小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秦岭山将这个小镇三面围住,只有一条泥泞小道,通向远方的大城市。 那些年,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评:《秦腔》—陕北小镇的零碎往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mt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