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的学问
出门,在高温,可能出汗多的情况下,要多带纯白的矿泉水。
因为在高度缺水情况下,人基本喝不进饮料,喝带甜味的一切饮料只会越喝越渴。
水份是人体最基本的需求。保水份是第一位,而白水补充水份。
当有充足的矿泉水后,再带些饮料,含糖类的水就没问题。
也可以适量备点电解质水。
在出汗可能不多的天气,或体能不足,餐饭没怎么吃饱的情况下,带一些饮料可以。含糖,含果汁,含奶的都可以。
因为饮料补充能量。在没有缺水的情况下,保能量是第一位。
能量不足时,饮料代替。这种情况如果备的是白水,会根本喝不下去。
2.
秋天与健康
秋天慢慢来了,早晚会寒凉感,这时要防风,防寒。
要减少冷饮,杜绝冷的。
不再吃西瓜,甜瓜这类水气湿重的水果。含水量多,吃了易使湿寒入体。
天气凉后,人出汗又不多时,就易使寒凉留在体内,散发不出去,从而使身体感觉湿寒,沉重畏凉。
3.
人性隐藏的不易发现之恶
和孩子相处,是一个软弱的成人最不需要在乎的人际关系
你怎么对孩子,他都不会影响你,他都不会威胁到你。
所以人性隐藏的恶,是容易把所有情绪,所有受的委屈,所有郁闷都发泄在孩子身上。
在其他关系里,人总是不够力量,要看这个眼色那个的,但唯有家里的孩子,可以随便发泄欺负。
通过在孩子那里,感受到自己无穷的力量,发泄满肚子的不快。
这一切不过是因为孩子还没有长大,没有力量,需要依靠父母,于是不会对父母形成现实影响,和威胁力,父母也就不会在乎自己的行为是对孩子好不好,反正现在还小。
这是人本身所具有的弱肉强食的动物本性,是人性之恶。
需要做为人的个体,觉察生物本能里的这种劣根性,然后加以约束和改良。
虽然高级人类有动物护赎子的本性,也有这种很隐蔽的本性,恃强凌弱。
恃强凌弱这种特性,在发展不良的人类中,会带有这种劣质的人性基因!需要人够坦诚才能认识,也唯有认识才能变化。变化带来的是更和谐的关系。
4.
需求与自我
在一个关系里,有一方爱支配人时,如果你不反抗,默认接受,对方就会忽视你,把你的思想,自我完全忽视,会越来越习惯把意志强加于你。
除非你的自我觉醒了,坚持自我的选择,不放弃自我。
没有自我的人是很难有选择力量的,只能被支配控制,过别人要求他怎么做的人生。
弱势的孩子,缺乏自我的妈妈,他们如果不反抗,不表达自我的想法,不去坚持自我,那么他们是很难被尊重,需求被关注到。最终是会逐渐没有了发声权,他们的坚持会被他人的支配淹没。然后就是失去自我,永远只能听外面别人的指令。
5.
不得罪人成不了事
想做出点自己的事来,怕得罪人,是不可能做成的。
因为大多数人是平庸的想法,是没有头脑的,被各种处事哲学,道德绑架。
但是普通人还特别喜欢pua你,会评论他人这不足那不对。,自我感觉很好。
如果你不敢发出不同的声音,在那群人的评判框架体系之下活着,是很难有大的成就,因为看那群人的现实情况就知道了。
明明自己过的一般,但是还对别人点头评足,一副自己很牛,很懂社会,很有头脑的样子。
那又怎样?
你只要敢发出不同的声音想法,评判家们就会把你放在刑场上一样批斗审判(言语上的)如果坚持得住,你就是强者,赢的那个,扛不住你就被这些人给斗嗝屁了。
所以看起来社会没有战争,但在言语,行为上,到处都充满了审判台,斗角场,而且现代舆论有越演越烈的现像,人们已经沉醉于动动嘴皮子就能斗倒一个人,就能获得胜利感的快感。
怕,就只能被人的唾沫子淹没,只能龟缩着隐藏着真我,只有跳出这个游戏里人们的框架预设,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成为“人上之人”,而不是"人下之人”。
6.
在路上才最有力量
一个人在路上,随时面临选择,面临新的情况。
永远没有时间恐惧,能犹豫的时间很短。
永远紧张,刺激,行进,勇敢着。
在路上其实不是最恐惧的,最恐惧的时刻是在边上,作为旁观者,用大脑去思考,用经验去判断时,最容易有害怕担忧。
所以生活如果只是旁观就会缺乏勇气,旁观会越发缺乏力量,而只有让人参与进来,就会越来越有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