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人生》

作者: 肖丽好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13:03 被阅读0次

 

    世界读书日,当所有人都在悉心研读自己喜爱的书目时,我却刻意从这样有意为之的队列里抽身出来。不是没书读,也不是没好书读,只是突然觉得这段时间自己读得太满了,沉稳的心已经被伪充实的泡沫推向了制高点。这种失重的感觉叫我心慌,叫我难受。

        其实,从咿呀学语、看图识字起,或主动或被动,我们早已阅书无数。然,真正内化为己有的却寥寥无几,甚至不过是只言片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书为镜,可以尽满足。我们总喜欢去读别人穷尽一生智慧构想的“经典”、名著,或觅知音,或为猎奇,却忽略了其实每个人的一生就是一部不朽的、独一无二的大作。

      曾经少不更事,也曾浅薄地思虑过人生以及“生命”这道大题。但是,由于经验尚浅,想想便觉得索然无味,只能作罢。

      然而,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我们卷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里。突然之间,看着倒下同胞的数量与日俱增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批批坚定的、顽强的、最美的逆行者。是他们前仆后继地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道生命防护墙,护我们周全,让我们心安。其实,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凡胎肉体,他们也会顾虑、也会害怕,但是在大爱与大家面前,他们最终克服所有选择了前行。他们是我们的英雄,历史会铭记他们的功勋。

      有幸凯旋的英雄们在回家时接受了最高礼仪的接待,之后又重新回到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工作,抗疫的这段履历成了他们职业生涯乃至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那些不幸牺牲的烈士们却只能用这段履历做最后地告别。没有了以后,人们只能怀念他们的曾经。

      人生是一场单程旅途,没有如果,也不会重头来过,从生命的诞生开始就被按下了倒计时。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追逐里,有的人似夸父般拼命地奔跑,只为留住多一些时光,但是跑得太快,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有的人似愚公穷尽一生为子孙移山,却不曾打开过自己的视野;有的人似攀岩者不断向高峰发起挑战,爬得上也下得来……

      有人说教育者的人生就是单一的、周期性地叠加。周期性没错,但绝不是单一的。正如2005年版的《教学勇气》中提到的:“师徒是人类古老的共舞舞伴,教学的一个伟大收益就在于它每天都提供给我们重返这古老舞池的机会。这是螺旋上升地发展的代际舞蹈,在此过程中,长辈以他们的经验增强晚辈的能量,年轻人以他们新的生机充实、激发年长者,在他们的接触和交流中重新编织人类社会的结构。”教育从来都不是单一的面,而是多维度的构建。因为教育个体的多样性,注定了教育的多变。教育者的人生同样会因此而成螺旋式的炫目。

        不论是对教育,还是对人生的思考,所有人的思想文案归根结底都是在为生命做拓展——深入骨髓的暗,细致入微的美。人生的坎坎坷坷、起起落落,也不过是为生命之河增添色彩与调剂。

        《人生》,很厚重,因为它承载了生命的一切。想要读懂人生,先要懂得生命的意义。而我们,很多人却还只停留在生命意义的浅水区嬉戏。

相关文章

  • 浅读人生

    懵懵懂懂中,渐近不惑,却仍是困惑丛生。或者,不惑也因人而异,如我等愚笨之人,到达不惑或许也会比同龄人晚许多...

  • 浅读《人生》

    看完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想要寻找第二三部,《人生》便是在查找《平凡的世界》时发现的,纯属巧合。 第一眼...

  • 浅读《人生》

    世界读书日,当所有人都在悉心研读自己喜爱的书目时,我却刻意从这样有意为之的队列里抽身出来。不是没书读,也不是...

  • 读《人生》浅感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关健是要把握好自己前行方向,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

  • 浅读走在人生边上

    有关人的问题 自驾在布里斯班畅通无阻的高速上,我问,你们认为人性本恶或是本善。如是,车子里的安静被打破,七七八八开...

  • 人生太长又太短

    特别喜欢张爱玲的一句话:人生太长,我们怕寂寞,人生太短,我们怕来不及。愿今后,轻浅时光,慢慢过。读春风、读夏雨,读...

  • 读睡古诗词 西风吹雨打寒窗,辗转难眠觉夜长

    原创诗歌|读睡诗社 配图|网络 《浅憶人生》 文/天外天 西风吹雨打寒窗,辗转难眠觉夜长。 浅忆人生泥泞路,杂陈五...

  • 浅读

    浅读秋的片段,野花,山石,清风,溪水,绿酒初尝,一枕小窗。 一枝淡笔,一纸新殇,日影穿过廊间,跌落一串串光影,咏叹...

  • 缘深缘浅

    有些书要深读,深读的书读浅了,是浪费了书和时间;有些书要浅读,浅读的书读深了只会让人矫情;人也是一样的,深读的东西...

  • 浅读钱穆《人生十论》

    浅读钱穆的《人生十论》 很多年没有进行阅读了。很多原因,工作上的,心情上的,认识上的,惰性上的,凡此种种。总之,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读《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oo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