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里,汪晓峰是把握大局把握方向的人,他负责公司的战略啊、规划呀的制定,负责企业文化的建设。
这些缘于他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把握很到位,他天生就有很敏锐的嗅觉,而且很知道怎么去凝聚他的团队。
胡其昆跟汪晓峰的配合那是天衣无缝的,是公司战略的坚定的履行者和捍卫者。
在土地得到落实后,药厂的土建和GMP改造都需要一大笔钱,胡其昆立刻着手建设资金的筹措。
他带上助理去银行接洽用土地抵押贷款。公司有专门的贷款审核员。
那时候贷款的利率还是挺高的,九十年代末,1-3年中长期贷款利率达到13%以上。
那也没办法,公司发展迫在眉睫,贷款利率再高,也得要迎难而上。
银行的审贷机制是很严的,他们是终身负责制,怕贷出去的款形成坏账呆账。审贷员隔三差五到公司进行调研,听他们的项目规划和进展。
为了融资,汪晓峰和胡其昆把自己的住房房产证也都作为抵押物。
也就是说,他们这是一场背水之战。这场战必须打赢,否则的话,不光一夜回到解放前,还面临着居无定所的风险。
光贷款材料的准备就持续了小半年,审贷员终于同意把贷款申请材料提交到总公司过会。
“小王,谢谢你的鼎力相助,吃水不忘挖井人,公司赚钱后,一定不会忘记您和银行,来,走一个!”
胡其昆老泪纵横,他一抹眼泪,语气坚定的说道:“小王,我们也是前途未卜,我和汪总把全家身家都压上了,你看了公司的项目,市场前景是没话说的,科技含量也很高,你们银行要对我们有信心!”
“胡总别这样,你公司项目在我这里是过关了,没事了,我也做了这么长时间调研,对你们还是有初步信心的!不然我也不会往省局报的。”
“谢谢!谢谢!话不多说,都在酒里!感情深一口闷!”胡其昆又把一大杯白酒倒进肚子里,他打了个嗝,一小口酒反出来,他用手捂住嘴又把它咽下去了。
“小王,总公司那边,请您给我们继续美言美言,我们也会持续跟进,有些地方我们做的不妥的,你要及时给我们提示!”
“您知道,我和汪总是做销售出身的,就是我们不投这个项目,我们赚的钱也够吃一辈子了,但是我们还这么年轻,就是想亲手做一个药厂起来,这是我和汪总的理想,我们想把自己的创新药干出来!”
“经过这么长的接触,我也了解到您和汪总的品质。你们都是实干家,我们银行也一定会支持这样的项目,支持这样的企业。”小王也很诚恳地回应。
“小王,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您就是我胡其昆的贵人,公司今后发展起来了,我们会永远记住您对我们的帮助!”这倒是胡其昆的肺腑之言。
“胡总,您言重了,言重了!明天我就到省行去催一催,争取公司项目材料下个月底之前上会。”
“好!爽快!”胡其昆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