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中的戚城
【家语原文】
卫孙文子得罪于献公,居戚。公卒,未葬,文子击钟焉。延陵季子适晋,过戚,闻之,曰:“异哉!夫子之在此,犹燕子巢于幕也,惧犹未也,又何乐焉?君又在殡,可乎?”文子于是终身不听琴瑟。
孔子闻之,曰:“季子能以义正人,文子能克己服义,可谓善改矣。” (《孔子家语·正论解》)
【白话通解】
卫孙文子因得罪了卫献公,居住在戚邑。卫献公去世,还没有埋葬,文子就敲钟娱乐。延陵季子前往晋国,路过戚地,听说了这件事,对文子说:“真是奇怪啊!先生您在这里,就像是燕子在帐幕上做巢,害怕都来不及,又有什么可以取乐的呢?况且国君的灵柩还停放着,没有安葬,这样做行吗?”文子从此终身不再听琴瑟之音。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季子能用义匡正别人,文子能克制自己而服从道义,可以称得上是善于改正过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