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戚城

作者: 濮阳刘文星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11:16 被阅读19次

    戚城,现已辟为戚城公园。景区包括会盟台、城墙、阙门、历史陈列室、孔子居卫十年的孔子侯馆、颛顼帝进行宗教改革的圣地--玄官、反映春秋战国时卫国文化氛围的“桑间濮上"苑、表现濮阳古战场的“历史名战微缩景观”、龙宫、龙湖、车圣相土和他发明的马车、伏羲母华胥的卧雕及伏羲亭、夏后启在昆吾铸的九鼎及铸鼎轩等,这里是来濮阳游览游客必看的一处景致。

    戚城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上的部分是占地1440平方米周长为1520米的古城残垣,地下依次叠压着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及商、西周、春秋、汉等6000多年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春秋时期是戚城的黄金时代,文献和考古资料为我们描绘了这一时期戚城经济文化的辉煌。《春秋经传》四十次提到戚,记载最多的是各国诸候在戚城的频频会盟。据《左传》记载,从公元前626年到公元前531年的九十五年间,各国诸候在卫地会盟多达十四次,而在戚会盟竟有七次。戚城遗址东墙外80米处有一高4.6米、长20米、宽16米的夯土台(1958年此台尚有一亩多大),就是当年会盟台的基址。

    《春秋》与《左传》记载了这七次会盟。第一次会盟发生在公元前626年,当时诸侯国朝拜晋国时卫国没去,晋侯便率领服从国攻打卫国,晋侯占领戚,抓获孙昭子。后经鲁国调合,卫国向晋侯认错完事。第二次发生在公元前576年,卫成公去世,晋、齐、鲁等国前来吊唁,晋侯牵头要大家在戚订立盟约,曹成公有异议,被晋侯带走。第三次会盟发生在公元前572年,晋国与服从国攻打郑国,晋侯要卫侯同做后援。第四、五次会盟都发生在公元前571年,由于以晋国为首的各诸侯国对郑国的强攻气势,郑成公忧恐而死,晋国与服从国大夫在戚商讨结盟伐郑。当年冬季,晋又与又与上述国家的首脑在戚举行伐郑仪式,并乘时打下郑国的虎牢关。第六次会盟发生在公元前559年,卫献公邀约权臣孙文子、宁惠子共进午餐,可卫献公在就餐时忘却此事,令孙文子、宁惠子等至日落西山。孙文子、宁惠子非常生气,便纠集各自部众将卫献公赶出卫国。晋国大夫约会宋、郑、鲁等国大夫会孙文子、宁惠子于戚,质询变故。最后一次会盟发生在公元前531年,由于蔡国受到郑国威胁,单成公游说周天子,并将鲁、晋、齐、郑、宋、卫等国当政大夫召到戚地,宣示周天子命令,要大家帮助蔡国,此事最后不了了之。戚的七次会盟并非戚的光彩,而是东周后期大国主导小国,强国蹂躏弱国的弱肉强食行为,是毫无正义、公平的行为。

    至于戚的由来,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曾任《濮阳日报》社社长的张满飙先生认为,戚和干(干城,在戚邑东北两千米处)的名称均来自于古时的兵器。他说:殷墟甲骨文七次记载了戚和干,可见戚干起源应远在商朝及其以前。在那时,戚南面是高城遗址,曾为颛顼遗都,并曾为夏、商的都城。干为盾为防,戚为斧为攻。由此推想戚和干可能都是那时拱卫都城的两个兵器库或兵营。1958年,在干附近发掘出周朝时的兵器作坊遗址,证明了张满飙先生推断的合理性。张满飙先生还说,东周时戚和干已被改造成驿站,这也许是诸侯们在此多次会盟选择地的原因之一。在不接待诸侯时,戚便成了卫国权贵的别墅,卫国主政大夫孙林父、孔悝等都曾在此盘踞。

    戚的东北有子路墓祠,祠内有子路墓及墓碑,墓前有石象生、石坊、石阙和望柱;享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东西两庑享堂内有明、清两代碑刻赞颂仲夫子的诗词歌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戚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gu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