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禅修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3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3课

作者: 观澜澜不惊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13:40 被阅读0次

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死是一定的,死期是不定的。在我们死亡之后,还要断续受生,去轮回,随业力牵引而受生。通过思惟三恶道苦生起恐惧心,进而帮助我们止恶行善,生起殷重皈依之心。师父通过六个方面来教我们如何进行观察思维恶趣苦,从而迫切的发起出离心、认真持戒修善!第二大部分则是对地狱苦的详细描述。

那么我在学习这课的时候我一直在问自己,你相信有地狱么?你相信轮回么?

看到如此惨绝人寰的地狱,不经令人心生畏惧,是真怕啊。想到做饭菜不小心被油溅到身上都会吓得不得了,起泡后还会优卓热的疼痛感,再想想地狱中的情景,我理性的问自己,地狱真实存在么?我的内心是这样回答的,我看不到的我不否认它的存在。但是面对这样的事,我宁愿信其有,就算退一万步说,真没有,一是自己修的好看不到了,另外呢,我在今生今世也没吃什么亏啊,毕竟因果是不虚的。那因果不虚,暂且信有地狱那就一定要建立在相信轮回的基础上。我是这么思维的,一天昼夜是小轮回,饿了吃饭在排泄也算是一个轮回,一呼一吸也是轮回,而生死只是在大一点的轮回而已。我看不到但不能否认它的真实性,我还是要有一颗敬畏之心。为了避免堕落三恶趣,一定要谨遵五戒十善,守好根门。不能让恶的种子有任何空子可钻。那就要时刻练习观照力,直到从刻意的练习到成为习惯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在临死的那一刻拥有自己可掌控心念的能力。所以,定课、吃饭、走路、睡觉皆要训练啊。我现在逼迫自己做小事的决定啊,只能用5秒钟,起床5秒钟内必须起来,做一些事情,不拖到最后了,安排好只用5秒钟就要行动起来。不让哪些思维再打架,其实最做深刻的思维,不去做浪费了时间就是离地狱之门更近了一步。

       而为什么会对地狱如此惧怕呢?其实最最要命的就是这句求生不能求死不能。如果死后无知觉,魂飞湮灭那我想我也不会有畏惧,只是死的那一刻疼一下就没了,而这种求生不能求死不能是最痛苦的,因为我无法控制我的一切,任由些无形的力量操控。其实就像一些地理灾害,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是何其的渺小,海啸、地震、瘟疫由哪一个是人类个体可以控制的?当深陷其中时,我将奈何?我如此害怕这种无形的力量,那为何不看看眼前我可以改变的呢?组织遇到困难时要核算成本开源节流,我们也要把入地狱当做对生命的一次考验,我们必须要经得住考验。那就要核算下手头上的资源,那些事可以利用的,并可以为打赢这场仗起到关键作用的。哪些是耗材成本,要精减。如此看来,三宝是救命的稻草不可松懈,尘世里的名利琐事是耗费生命的耗材,要精简。生活过得再简单点,少点造作,多积累点资粮,这也是一个持久战啊。当站在更高处时,突然发现我的整个生命都是为了打赢这场仗而做准备的,自此生活也更有动力和意义了。

       可是像我这样轮回中的众生啊,都会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做过很多错事,悔恨不已。然后又会再做,做了之后又悔恨,没玩没了,像极了地狱的情景。这就是凡夫的心理规律。凡夫的心就是地狱啊。这几天陪父亲再读史记,晚上有在交流。当我站在历史的长河去看一个个朝代的更替,一个个王侯将相的生平,会惊奇的发现,历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它始终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当这种变化照进现实时,也会发现历史是如此惊人的相似。这种变化和相似所产生的根源就是推动该区域历史演变的基本动力——普遍人性。人性不变,历史就难免重演。那什么是普遍人性呢?就是凡夫的心理动态,就是由贪嗔痴所构成的业力(业态)。就是各个朝代的灭亡都是由下一个朝代的武力结束,结果也终将走向灭亡。那这个国家的命运和人是何其的相似。如果我们的心仍旧是如地狱一般,那结局往往也是一定的。如果看见动物是冷酷的残杀、看到不如法的仍旧去造作,以前的过错也丝毫没有忏悔之心。其实此刻当下已是地狱。

        我也想到了自己,下定决心早睡早起的,结果又到十二点一点,第二天起不来床时对自己的懊恼,暗自下定决心第二天又接着晚睡又起不来如此往复。还有明知道自己胖了这么多,决定晚上不吃饭,结果看到零食又忍不住又吃,结果几个月过去了还是原来的样子,看到自己都觉得嫌弃。这就是满足了贪欲后自己会后悔,但是明知不对却又要做。凡夫啊……这就是在地狱的情景啊,知道下油锅疼,但还是要继续下,继续疼继续下。

        所以,在此时当下我们就要把握住我们可以把握的,勤修五戒十善、止恶行善,多忏悔集资净障,殷重皈依。精进修行,发出离心,不要再六道轮回的旋涡里纠缠不清了。

         感恩三宝、导师!

         感恩师兄们!

相关文章

  • 58课 为利益众生而修学

    道次第修学课---58分享 《菩提道次第略论》五十八(大悲为大乘根本) 进入上士道的修学,越来越多的出现菩提心...

  • 认识《菩提道次第略论》

    《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作者是宗喀巴大师,宗大师童真入教,25岁通达诸多经论及律藏、五明等,46岁的时候,著有《菩提道...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2课

    本论主要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止和观,无分别心、安住所缘为止,有分别心,如理思维调整心行为观,止观的目...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6课

    通过前一节暇满、义大、难得的学习我认识到要用足暇满人身,精进修学,实现暇满人生的巨大价值。我应该如何修学呢?本节课...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0课

    通过六加行的准备,为修法营造了良好的心灵环境。那么,正行环节该做什么?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让每个法有效落实到心行? ...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3课

    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死是一定的,死期是不定的。在我们死亡之后,还要断续受生,去轮回,随业力牵引而受生。通过...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8课

    上节课学的是发菩提心的前行,对下士道、中士道的修行生起意乐,发菩提心,本课学习发菩提心的正行:从发世俗菩提...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3课

    第一部分回顾 1.前面学了依止法的重要意义和如何如法依止?以及依止法的观修。依止法为入道之根本,所有一切成就都离不...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18课

    本课是略示修行加行、正行、结行、修行别处中加行部分,加行中有洒扫住处、陈设供养、身具威仪至诚皈依、观想资粮田拥有皈...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6课

    本期法义总结: 上一课学习了为什么要皈依和为什么选择三宝作为皈依对象。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三恶道及轮回之苦,深信唯有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3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qx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