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禅修
《菩提道次第略伦》第十五课

《菩提道次第略伦》第十五课

作者: 观澜澜不惊 | 来源:发表于2019-08-08 10:32 被阅读0次

【依止法——依止的胜利、不依止的过患、总明其义】

一、 依止的胜利

1.得近佛位。

2.诸佛悅豫,常遇善知识,不堕恶道,速断一切烦恼恶业。

3.不违背菩萨行。

4.常具正念。

5.功德资粮渐增长。

6.成就现前,究竟一切义利。

7.重罪轻报,身心少感不安或梦中受微苦,即可转灭令尽。

8.比供养无量佛陀功德都大。

总结:佛法一切善行成就,都离不开如法依止善知识。

二·不依止的过患

1.此世易为病扰或为魔侵。

2.后世堕于恶趣,感受无量苦恼。

3.违背依止师意愿,诽谤师长,堕入阿鼻地狱。

4.只要听人说过佛法,就要像恭敬师长一样恭敬他,不然堕入百犬或投生贱族.

5,未生的功德不生,生的功德逐渐被边缘化。

6,常遇不善知识与恶友,功德损减,过失增长,生出种种不可爱乐之事。

总结:在修学过程中,我应该断除一切能招感苦果的因,依止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三.总明其义:

(1)依止法是成就究竟利乐的根本,因而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2)如法依止是一个和上师相应的过程。

(3)如法依止有殊胜利益,不然无利,反造恶业。

(4)选定了具德、引导不错的善知识,要长期依止,不离左右。

凡夫心是以利益驱使的,所以我们的道次第和导师也总是以凡夫的心性来告诉我们,该怎么选择善知识,该如何依止善知识,依止善知识有哪些好处呢?不依止有哪些坏处呢?对比后该如何依止呢?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这也是我们导师所教我们的八步骤的第五步运用观念,建立正向心态的过程,为什么用不起来,就是我们对其利弊没有清楚的认识,当有清楚地认识就可以牢牢的刻在我们心里的观念一样用起来。

经过对比我们知道依止善知识有那么多的好处,不依止有那么多的过患,那一定要好好的依止。这就是得出的结论。进书院一年多了我有没有很好依止善知识?我想自己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没有做到很好的依止,没有升起净信、没有念恩生敬,以至于在行为上没有很好依止,反映在修学上就是没有落实认真真诚老实的修学态度,修学不精进就会得不到应有的利益。而就像我这样态度不怎么好的弟子,也依然有很大的收获。如果不进入三级修学,我的生命状态将是一团乱麻,不会如此风轻云淡的看淡生活中的种种。我想这就是现世的利益吧。而究竟利益我不清楚未来际是怎样,但我知道这一世我遇到了善知识,并且如法依止,以后的累生累世善知识都会伴我左右,即使这一生我不能因此而得解脱,也能让我不堕恶趣,保有瑕满人身,在接下来的生生世世常遇善知识,继续修行,这是相续的。有了如法依止的良好开端,我的生命是有希望的。我很庆幸,在三级修学遇到了具德善知识,这是这一世的缘起。我想也许真的,我们与师父是累世久别后的重逢,我们则是在菩提道上同愿同行的师兄们,也感谢三级修学,让我们重聚!在求得佛果的路上更进一步了。

那在依止期间也就是进入三级修学期间其实也有很多不如意,我起初还会想我都是佛弟子了,有三宝加持了,但怎么还会这么不如意。后来随着修学的深入我晓得这是我个人的问题啊,第一将修学归为自求人天福报去了,另外,真的好好依止聚德的善知识了么?没有依止善知识,缘起就改变了,因为我不安住在善所缘上,就会安住在不善的所缘上;就会与不善知识和恶友为侣; 那我的烦恼恶业不仅没有消除,而且还会增加;没有正念,心念的一起一动都会如实的记录在阿赖耶识中,我的整个生命体就会和轮回、恶趣等相应;解脱就会离我越来越远。每每想到这不惊而战栗。我不想要这样低级和痛苦的生命体,我想要光明的纯净的生命体,那路只有一条——走向觉醒,入道第一步、根本就是依止善知识。

是不是如法依止一下下善知识就好了呢?肯定不是的,是需要不断的长时间的亲近善知识,这又和我们八步骤中的第六步很像,要不断重复强化,我们和善知识的相应是需要长时间的,如果时而相应时而不相应,那就会造成信号比较弱,慢慢连接不上了。

是不是只能依止一位善知识呢?其实也不是,但要在我们把基础阶段,一定只是依止一位聚德的善知识,否则心力就会不足,而且我们也不具备像善财童子一样的慧根,如果我们依止很多位善知识,那就会造成无次第、无信心,像猴子掰玉米,一边掰一边扔,到最后什么都得不到,妄费了光阴、蹉跎了岁月,浪费了这来之不易的瑕满人生。

所以,我要如实的老老实实依止师父、珍惜瑕满人生、努力精进修学、随缘了旧业、保持正念、莫要造新秧。

感恩三宝、导师、师兄们!

愿师兄们此时如意、此刻吉祥!

相关文章

  • 《菩提道次第略伦》第十五课

    【依止法——依止的胜利、不依止的过患、总明其义】 一、 依止的胜利 1.得近佛位。 2.诸佛悅豫,常遇善知识,不堕...

  • 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

    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 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二道并修,以外无别佛法佛菩提道——大菩提解脱道——二乘菩提 上图的...

  • 58课 为利益众生而修学

    道次第修学课---58分享 《菩提道次第略论》五十八(大悲为大乘根本) 进入上士道的修学,越来越多的出现菩提心...

  • 《入菩萨行》第一品菩提心的利益

    第十六课 今天我们接下去讲“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 “略摄菩提心”,略就是大概,想要学...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十一课

    第十一课分享稿 师兄们,吉祥! 本课是继前两课之后,作为佛弟子,该具备如何的品行条件才能堪成法器。 一...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十四课

    修习依止法 思想的依止是依止法的根本,依教奉行是行为依止的核心。只有通过观修才能让善知识在内心具有崇高的的地位,也...

  • 请善护口业

    今天,我来说说,我所知道的真如老师。 先说说《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在文殊菩萨的指导下所作的《菩提道次第广论...

  • 认识《菩提道次第略论》

    《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作者是宗喀巴大师,宗大师童真入教,25岁通达诸多经论及律藏、五明等,46岁的时候,著有《菩提道...

  • 《菩提道次第广论》

    这是次第,不能错乱!先学《摄类学》可以让自己思惟敏捷,逻辑清晰;然后学习《因明》,可以进一步掌握、推理思辩的规律和...

  • 真如老师 ☆ 广论心语 第18讲

    广論 心语 第18讲 第十八讲次 原文摘录自 日常老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开示 【科判 】 (释名) 【音档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菩提道次第略伦》第十五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mt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