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金马带你定投区块链@IT·互联网
区块链随笔 - 连载第四期 - 项目要素

区块链随笔 - 连载第四期 - 项目要素

作者: 狂奔犀牛 | 来源:发表于2017-10-04 09:22 被阅读128次

5. 区块链项目的关键要素

5.1. 概述

不为业务服务的技术科研都是耍流氓,跟大家分享踩过的坑,期望和各位前辈一起努力,探讨区块链技术如何科学应用于商业场景。

因为尽管报道宣传区块链的新闻漫天飞舞,但实际上真正落地的项目少的可怜,甚至于很多报导已上线的项目也仅仅是通过了POC,真的想用服务,电话,E-Mail 发过去就石沉大海。

以下就近期做项目经历,做一些总结,也欢迎其他有区块链项目落地的同仁,一起来分享探讨。

5.2. 人员要素

想要做成一个区块链应用项目,是指真的项目,以下几个元素,缺一不可。

5.2.1. 客户

客户到处都有,但是想要做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客户,需要满足以下几点

1 拥有足够的资金

2 拥有创新的动力

3 对区块链技术有足够的认知

4 对收益回报有清醒合理的预期

一般客户以大型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为主。如果一个企业把区块链技术当做是一个短期普通的软件项目,定出一个明确量化的KPI,需要满足一定的投入产出比,那么多数时候项目就没法启动。技术的成熟和需求的挖掘都需要持续长期的跟进。

现在智能手机格局已定,大家都知道手机应该是一块大电容触摸屏,无需机械按键。然而时间倒退回10年前,大家可不这么认为。千奇百怪的造型正和现在做的伪需求一样,画蛇添足,脑洞大开,从现在角度来看,当然没有经济价值,但是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价值就无可取代,没有竞争和试错,就不会有最终的修得正果。

由于手机的消费者是C端用户,C端用户对交互体验要求高,但是功能要求相对标准化,而未来区块链的主要消费者是B端,B端特点是UI,UE没要求,但是数据安全,系统稳定性,需求定制化程序要求高。所以C端的互联网产品竞争到最后都会因为资本不想继续烧钱,最后合并为一家寡头,但是B端需求五花八门,最终的形态很可能是百花齐放,出现大量小型技术服务公司。

笔者近期整理了一下迄今为止比较成功的区块链公司和项目,发现一个共通点,所有的项目都是服务于 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都是在存量业务上的锦上添花。并非因为其有特别大的痛点或者需求,实际上是因为技术早期只有这些客户能够承担高昂的开发费用。区块链的本质是通过技术共识的方式来让没有信用的地方产生信用,让互相不信任的多方友好地协作。假以时日技术成熟到可以应用到个人,小微企业身上,这时候相信才会爆发出区块链真正的能量。

5.2.2. 销售

在区块链早期投身的人必须要有巨大的热情,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风险与收益总是成正比的。

5.2.3. 产品

现在的区块链技术公司基本不需要产品经理,只要CEO看准一个方向,然后项目启动做就可以了。

然而身处各行各业的产品经理可以思考一下,区块链技术是否可以跟现有的应用结合。

以下观点来自于三节课 P2 产品课程

作为一条产品狗,分为B端和C端两大阵营,大家都喜欢做 C 端,好玩的运营活动,优雅的 APP 界面,明确的 KPI 达成,很容易有成就感。 相比起来后端产品狗,就要苦逼的多,接需求基本都是业务部门直接过来,角色更接近于需求管理,越是靠后端,成就感越少,界面很丑,或者做接口,服务的,类似于征信,压根没界面。出了问题要背锅,不出问题也没啥奖励。 随着时间推移,C端产品越来越类似,B端产品会想往C端跳,需要有自 High 精神。

而做区块链产品狗,就属于更加后端,前端交互几乎没有,主要时间花在行业研究,数据交互,权限管理,加密机制思考。 必须要耐得住寂寞。看的了各类英文白皮书,又要跟业务人员用人话体表达技术实现方法。

想做一条区块链的产品狗,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熟悉敏捷软件项目开发:这是一个未知的领域,需要敏捷的挖掘客户的需求,时刻应对变化

2 技术充分认知:区块链技术博大精深,没人可以做到完全理解,但至少需要做到基本概念的认知,以免设计出错误的产品

3 对行业的充分认知:任何技术都要结合实际业务才能发挥作用的,想要做出成功的应用,必须对行业有深刻的认知,知道哪些环节缺少信任,可以用区块链去填充。如果不了解行业,很多需求就是办公室拍脑袋想出来的伪需求,假痛点。

5.2.4. 研发

能有实力研发自己底层的公司少之又少,没必要自己重复造轮子,拿现成的平台来用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以下知名的四大金刚。

1 Hyperledger

2 以太坊

3 BCOS

4 Corda

5.2.5. 公关

一般搞技术的都讨厌写文档,需要有公关同学把枯燥乏味的IT 术语包装成漂亮友好的白皮书。

合理营销是广告,过度营销就是忽悠,过犹不及;

按照经验来看PPT的精美程度往往和一个公司的技术能力成反比,现阶段很多区块链公司本质上是PR公司。

5.3. 需求要素

理清楚哪些数据可以上链,哪些应用逻辑可以上链,并且上链后权限如何管控,大家的利益点在哪里。解决了哪些问题。很多时候即使上述问题都可以搞定,人的理念还没跟上,那么这个需求同样是做不了的,正如同下面这个案例。

笔者前些年从事的是人事,企业内部系统的软件实施。每次实施过程中最头疼的一部分就是人员数据整理。而招聘过程中,大家 又很难调查取证员工经历项目和获得绩效评估的真实性。员工在职业生涯中的记录理应是一串连续的记录,而实际上,这些数据散落在各家的人事系统或者EXCEL中,入职录入麻烦,背景核查也麻烦,本质上和账本的概念一样。虽然大家都必须记录一样的账目,而且还要核对。为什么可以做分布式总账却不可以做分布式人账呢。 而实际情况是,问了诸多以前同事,人事部门对于区块链的认知尚少,而且即使有好处,大家也希望是短期内有好处且没有风险才愿意付出。这个跟银行机构不同,银行看到区块链作为一种金融科技有颠覆性的意义,具有极大的危机感和驱动力,而人事作为传统领域则完全没有这样的动机去做。

区块链和中心化系统从实现功能来说,都是相同的,区块链能做的中心化系统也能做,反过来,中心化系统能做的,区块链也都能做。 问题在于看哪些东西更适合中心化操作,哪些更适合放在区块链上。比如双十一支付,高并发场景,不仅是现在,包括将来也不太会交给区块链去实现,因为中心化系统的高性能是区块链不可能达到的。 同样跨机构间的金融结算,更适合放在区块链上完成,因为大家可以看到公开透明的共享逻辑即(智能合约)。

5.4. 数据上链

哪些数据是多方共同记录的,且重复的,比如账本,医院间的病例数据等等; 哪些数据是篡改后可以产生巨大经济价值,法律风险不高,而上了区块链不可篡改后可以获得多方信任的,如账本,贸易数据,物联网生产数据等等。 数据如何上链,是哈希值,还是明文,还是公钥,多重签名加密后的数据。

5.5. 应用逻辑上链

哪些逻辑是多方共同操作,重复计算的,比如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间的清算。

5.6. 数据权限

区块链有个吊诡的概念,数据既是匿名的又是透明的,透明意味着大家看到的数据都是想通的,看上去就像一堆数字乱码,匿名意味着只有交易相关方解密后这些数据才有意义。

明确竞争/合作关系,采用合理的加密手段以及数据处理方式,相比起传统系统要么可见,要么不可见,区块链分情况的可见需要技术人员及业务人员巧妙的业务设计,需要运用到的技术包括 0 知识证明,同态加密等各类黑科技。

5.7. 激励机制

不涉及到财务的,业务数据,多数情况下无法进行真假的判断,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激励机制,保证大家持续上传数据,并且上传真数据,这样的操作可以获得明显的经济收益。保证系统的健康长久发展,反之上传假数据的节点被识别后需要相应的扣分直至影响企业征信,开除节点。需要有一个评价机构,或者程序,在不泄露数据隐私的情况下进行量化分析。而这有需要高深的同态加密技术。保证区块链本身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不会成为新的数据中心。

下图摘自知乎关于同态加密的解释,工人手中的黄金可以代表客户的数据,既需要让工人加工黄金,又要防止加工的过程中工人中饱私囊,如何是好呢?就把黄金放进一个带锁的盒子里,只允许工人把手伸进去。这样保证可以操作加工,黄金又不会失窃。

6. 总结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BAT不投资任何一家区块链公司,因为他们是中心化时代霸主,只进不出的数据貔貅。即使做区块链,也只是象征性的隔靴搔痒,弄一些什么公益项目。

区块链的赛道,百舸争流,八仙过海,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区块链并不是技术军备竞赛,而是场景挖掘大赛,谁能最快试出一个引爆点的场景,并大规模推广,完全可能出现后入场的小玩家弯道超车战胜老司机。

革命道路且长,扎实地学习,勇敢地探索,期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区块链让这个世界的商业竞争变得更透明公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更加轻松,说真话,办实事的人和公司能过得更好。

X. 小礼品

辛苦大家看了那么多叨逼叨。最后送上一份整理的国内外 区块链公司清单 & 简要说明。

百度网盘链接

提取密码: uk88

作为一条单身汪,国庆期间花时间把自己知道的,以及IT桔子上所有区块链相关的公司看了一遍,做实事的有,玩套路的更多。与其做风口上的猪,摔下来很容易变成肉饼,不如认清现实,是鸟才去赶风口,是鱼可以游水塘。看到了大量不靠谱项目。

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大数据,VR/AR,一个都不能少,深怕少了跌身价,最夸张的一个做了精美的动画,里面声称可以依靠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提供可靠的数据喂人工智能防止邪恶的天王机器人出现毁灭全人类。还出席盛大的发布活动,发布史上第一款基于区块链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非常明显是无辜的韭菜们报销了这笔支出。

稍点 IT 常识应该会知道,现阶段谈区块链+大数据,本身就是矛盾的。大数据需要数据量大,而且处理的模型,区块链作为分布式账本,容量不可能大,其次区块链的数据所有权属于每一个上传者本人,区块链运营平台无权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别人上传的数据赚取自己的利益。 这是区块链区别于中心化系统最基本的宗旨。

人工智能依靠强大的数据模型和GPU并行计算,现在的智能合约跑人多一点的 ICO 就卡。跑人工智能更是天方夜谭。

国家已经出台了禁令,国内不允许玩 ICO 和 虚拟货币交易了,想割韭菜的客户换场子了。用有限的资源,脚踏实地,做一些真的技术研究,场景落地比较可靠,靠一纸漂亮的白皮书和炫酷网站快速融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忽悠的泡沫早晚会捅破,投资人和客户都不是傻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区块链随笔 - 连载第四期 - 项目要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vq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