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首当其冲的工作,不是决定某件事该怎么处理,而是决定哪些事要尽快处理、哪些事暂不处理了。
…………………………………………
限制高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历史性的错误。
简单来说,中国制造业之所以打遍天下,就是因为饱和攻击。
因为国内竞争无比激烈,所以走到国际市场上都独孤求败。
人才市场其实也一样,只有适度的过剩,主动的拔高,才能有更好的升级。
比如,就是要让博士生去教中学,让大学生硕士生去当村官,甚至下厂房,只有这样,才能让治理水平,让装备水平和工艺流程,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这不是浪费,这是更高维度的竞争和对全世界的饱和攻击。
更何况,去看看现在中国很多地区的制造业,自动化程度已经很高了,职业教育根本承受不了。
另外,去看看现在的制药、半导体、电子行业,都在缺工程师,缺真正有能力的高学历人才。
而人为限制高等教育,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自我桎梏,是弱者的思维惯性,一定会被证明是历史性的错误。
…………………………………………
没有人是神,每个人都会犯错,金融市场也是如此。
区别是有的人犯错后会反思,错在哪里,有没有可能提升或修正。
有可能就想办法实现,然后下次做得好一些。
这样,就会越来越好。
错误越来越少,最终就能成功。
有些人则在失败后埋怨指责别人,从不会反思自己,最终做一辈子的韭菜。
当然,还是我说的,最好的是从别人身上学习。
成功的以及失败的。
成功的拿来融入自己的体系,失败的引以为戒,自己绝不犯。
一开始赚点赔点真的毫无所谓。
真的,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你驾驭不了未来你的千万资产,那就是灾难了。
…………………………………………
远离不切实际的人,远离性格极端的人,远离脾气不好的人,远离没有主见的人。
多接近有自己想法的人,多接近性格脾气和善的人,多接近在努力奋斗中的人,多接近正在创业的人,最重要的是多接近富人,或者走在富裕道路上的人。
…………………………………………
自我管理应该从时间管理开始。
时间管理应该从起床时间开始管。
管理应该多关注输入而不是输出。
所以,真正的关键不是几点起床,而是几点上床。
只要能坚持睡,早起就容易多了。
相反,很晚睡却想很早起,自然是需要痛苦挣扎,而且不长久不健康的。
…………………………………………
期待的事,如果没竭尽努力,经常不会发生;担忧的事,如果不做好准备,总是一定会来。
…………………………………………
人要有对抗的实力,而不要有对抗的情绪。
小A跑来向我诉苦。
说自己做啥,都有人讽刺和嘲笑。
我告诉他:每一个成功的人,都被人笑话过。
有生长就有笑话。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总盯着别人是不是笑话自己、讽刺自己、嘲笑自己?
我们盯着的,应该是自己今天成长了多少、心胸大了多少。
人要过好,要让自己容易受正面的暗示,而不是负面的暗示。
让自己成为一个持续喜乐而不是持续悲苦的人。
让自己成为一个持续创造欢乐、价值、成长的人,而不是呈现出没有犯错,而持续苦难的样子。
关注点在哪里,成长就在哪里。
关注情绪,情绪就会越来越多。
关注成长,就会一天天变好。
…………………………………………
我主要是投资特别早期的创业公司,说句实话,能成功的都是九死一生,压上了“身家性命”,一步错,步步错,坑和陷阱无数!
如果你认为企业家/老板赚的太多,你又拿的太少,建议自己尝试着去创业,这是公平的选择!
…………………………………………
张雪峰用来讲脱口秀当段子手问题不大,做人生导师指南划北就容易让人愁得慌。
大学生毕业求职还是要从整个职业发展的角度去整体考虑。
此外,送外卖工作非常灵活,适合职业转换的空档期。
学生做做暑期工送外卖赚点生活费还是可以的。
但是他说外卖员职业5-10年内可能消失这种话,就像说无人驾驶5-10年就可以完全取代司机一样,经不起推敲。
我们国家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也正在经历就业人口从第二产业往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
经济发展得越好,第三产业的需求就越大,能够容纳的就业人口就越多,我国刚刚跨过三产超过二产,服务业人口超过制造业人口的坎儿,这个过程还要继续。
说白了,我们通过制造业创造越多的财富,那就有越多人有更多的钱去吃喝玩乐,让生活更精彩。
从总体趋势上看,未来的服务业需求只会越来越多。
外卖员消失,怎么着,机器人能给送饭么?
扯淡。
唯一的可能是外卖革命。
比如每个餐饮店都雇有一个送餐员,甚至3-4个店、5-8个店雇一个送餐员,成本低摊(是的,换我一定会这么做),拒绝美团和饿了么喝血。
用自己的送餐员派送自己店里的食品。
这应该不叫外卖行业没了,应该叫外卖行业洗牌。
欧美日韩现在都有外卖,中国绝不会“凭空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