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至清凉,来桥上吹风的人很多。有桥的地方桥下多是有水,冰莹玉清的右江蜿蜒曲折宛若青色的水龙向东流淌。白一色的东合桥高达百米,架立在江水上形同神话里的龙门。我曾在桥下仰望桥上的如火柴梗一般大小站着的人,心惊这如此壮大的巨桥居然是渺小人类的产物,想想真不可思议。
来桥上吹风的人,多是青年少女。其实又属女孩子居多,估计是男孩子都沉浸在游戏里舍不得出来了吧。白一色的上衣,整一齐的短裤,可见清晰修长雪白的腿,散着一头披肩柔顺的秀发,不得不说,这绝对是在桥上亮丽的一道风景。沐浴着徐徐不断的晚风,桥底下江水悠悠,街市的灯火连着皎月一齐辉映交融在水中。倒不失为一处谈心论情的好地方。
周六里吃过了晚饭,我就喜欢沿着城市的街道,一路散步至水上的桥。有时喜欢在桥上,有时喜欢在桥下。桥上与桥下相比,自是多了一分黑暗与一番热闹,江两边的岸修得很好,大理石铺垫的路,花草树木设计得相得益彰。临江的地方还修有亭台,阶梯,可供玩水与休息。散步的人络绎不绝,钓鱼的老人随处可见,还有游泳的,烧烤的,遛狗的,跳广场舞的。不过这些都与我无多大关系,有时只是乐于欣赏。期间也组织过几回宿舍的人一齐来江边烧烤,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多数的时候,还是乐于一个人游行独荡的感觉。从桥上走至桥下,从桥下走至桥上,入眼的是整个城市。走累了时,就静静的站着,或在江边临水的地方打坐如同老僧入定。迎面吹来的是带着潮湿的晚风,江水拍打岸边有轻脆的哼鸣,睁开眼的瞬间可见一艘洁白的小船荡漾在黑悠悠的水中。
我想,许是有人说我不着实际与浪费时间了吧,但转而一想,努力的安静恬淡与努力的奋斗挣扎,既然同是努力,为何人们总是独见于后者而不大受见于前者,前者创造的产物是什么,是思想与哲学,大抵是几千多前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散步在黄河的岸边,在沉思里孕育着中国哲学的诞生。后者创造的产物是什么?是宝贵的财富。前者牺牲财富,换取思想与自由,后者牺牲思想与自由,换取财富。这两者,从本质上谈论不出谁对谁错。只能说,人即已是站定了位置,就无需动摇与受他人的指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