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风铎 采访/李玲
儿子要破罐破摔
38岁的刘敏妆容精致、身材姣好,但内心的焦躁似乎无处遁形,在她还没有走进咨询室时,我看到她在很不愉快地与人通电话,而坐在咨询室的沙发上,她的眉心解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简单地寒暄之后,刘敏便迫不及待地说起了儿子的事情:“我儿子今年上初二了,小学时成绩还不错,但上了初中,成绩就一直不太理想。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听得出您很为儿子的成绩担心。”我说道。
刘敏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可不是嘛,这样下去考不上好高中,考不上好大学,将来没有工作怎么办呢?”
很显然,刘敏的思维陷入了线性焦虑中,由一个点引发,无限扩大,最后扩大到糟糕至极。这是一种典型的非理性思维。但是,为了让她的情绪得到疏导,我并没有马上纠正她的思维方式,而是问了她其他的信息。
“你这样的担心儿子知道吗?”
没想到这个问题却戳中了刘敏的泪点,她的眼圈红了,眼泪落了下来,她一边擦拭着,一边说道:“我不知道他是否知道,反正我的嘴都快磨破了,我把能知道的道理都跟他说了,他根本听不进去。而且总是特别得不耐烦。比如上星期日,我看他十一点了还在写作业,就提醒他快一点,写完了赶紧睡觉,不然明天上课该没精神了。
“您说,这不是很正常的提醒吗?可他当时就暴跳如雷,说我烦死他了。
“我当时也急了,说你不就是不会写作业冲我发脾气吗?没想到他就更变本加厉了,他把作业本重重地扔到地上,说反正他就这样了,破罐子破摔了!
“我说那好吧,你干脆别上学了。他却很轻蔑地对我说:‘你以为不让我上我就不上了?我上,但是我混日子!’
“我当时简直要气晕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都不敢相信我的儿子变成了这个样子,我简直太失望了!”
刘敏说着,又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可能“不听话”
“我刚才听你说,儿子让你很失望对吗?那你能假想一下,儿子怎么做就不令你失望了呢?”我问道。
刘敏稍微想了一下说:“其实,我的要求也没有特别高,也不要求他全班第一。他只要认认真真地学习,保持个中游,每天别把作业拖到半夜,然后谦虚一些,能听进大人的意见,别动不动就顶撞我,我也就心满意足了。您看我要求不高对吧?”
我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刘敏的问题,而是问她:“您说的这种要求,儿子曾经达到过吗?”
“达到过呀,他在上初中以前吧,都是这个样子,那时候我们的关系很好的。”刘敏说道。
“哦,看来,您是希望他现在及以后,都能像以前一样对吧?”我继续问。
“嗯,是的……不过,也不太可能是吧,孩子总是要长大的……”刘敏回答道。我笑了笑,看来,经过刚才的倾诉,刘敏的思维已经有些恢复理性了。
我告诉她,每个孩子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不听话”的时刻。对于男孩子来讲,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迎来了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好像一下子出现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变得不听话了,这是因为这一阶段孩子进入了青春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内在产生了想要彰显自己力量的想法,他们不再满足于听从家长安排,而是要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思想。
再加上这个阶段,孩子在学业上往往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这让他们感觉到有压力,因为还没有学会很好地处理情绪,不少孩子面对压力容易表现出焦躁、退缩,这个时候,就很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了。所以,家长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很关键的。
听了我的解释,刘敏有些疑惑:“可我们小时候父母也不懂什么教育,但我们不都还是长大了吗?“
我笑笑说:“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显现出来的。当我们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就很少有精力去关注心理健康。我们小时候的物质生活,远远不如现在对不对?”
刘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开始想起自己在儿子这个年龄段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当时自己想要学舞蹈,家里不同意;当时男生给她打电话,遭到妈妈严厉的批评……
“其实想起这些,也是挺委屈的,觉得父母太不理解我了。所以,我在孩子爱好方面、交友方面,都尽量做到理解他的。”
我及时地肯定了刘敏的做法。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想做好家长,所以,我们会主动地去纠正父母在教育我们时的一些缺憾。但是,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情况又有很多不同,所以,我们也会面对很多新的挑战。
比如说,刘敏儿子遇到的学业烦恼,可能是刘敏青春期时感受不明显的,但是却是儿子实实在在的烦恼。
虽然从内心中,刘敏很想支持儿子,但是由于没有理解到儿子的情绪,只是不停地讲大道理,儿子不但得不到支持,还会对母亲的做法产生很大的排斥。
与孩子站在一起,才能真正支持他
“那我该怎么办呢?现在想来,我的确是太容易讲道理了。”刘敏说道。
我邀请刘敏做两个小练习:我指着一个凳子,说假如那是她的儿子,首先请她准备一些道理,然后让她感觉当她这么说的时候,自己是站在什么位置的,刘敏反复感受了一下,觉得当自己讲道理的时候,是站在儿子对面的;
我请他试着站到代表儿子的凳子边上,让她感受一下在这里说是否可以。
刘敏感受了一下,却说:“我说这些,他肯定是不同意我在他边上的,他一定会把我推开!”
“那请你感受一下,你怎么做就可以呆在儿子的边上了?”
刘敏感受了一会儿,试探性地问我:“好像……好像什么也不说,就这么呆着……”
我及时肯定了刘敏的领悟。
的确,当我们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我们就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这个时候,并不是真正支持,而是指挥、指导、说教……事实上,要认真学习、要积极努力等等道理青春期的孩子通常都听说过好多次了,母亲再说,就会让他们觉得反感,同时觉得又被指挥了、说教了,他们的强烈的自我意识马上就激起了反抗。
但是,站在边上的默默陪伴,却让孩子觉得家长是与自己在一起的,是一种支持和同在。
具体落实到生活中,就是去多倾听孩子的烦恼,在他们发脾气的时候,父母只是安静地表达理解即可,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表现出理解和信任即可。
慢慢地,父母对待情绪的方式,会感染到孩子。而一个被理解和信任了的孩子,更容易学会对自己负责。
刘敏表示愿意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她意识到自己以前的说教是导致他们母子间激烈矛盾的重要原因。只是想到儿子说的“我要混日子”刘敏心里就很不舒服,她担心儿子就此真的就堕落了。
我请刘敏回忆一下儿子自从说了“混日子”之后的表现,她想了一会儿说:“行为上倒是看不出什么,作业除了有点慢,每天都还在坚持完成。”
其实像我们成年人一样,孩子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会说一些不着边的狠话,这实际上是在表达情绪,我们需要做的同样是倾听和理解。
“其实,没有一个人愿意轻而易举地放弃自己!”我说道。
刘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想到最近儿子其实还是蛮认真地跟着她请来的家教老师补习功课,可自己却被儿子的那句“混日子”的那句话吓到了,都没有去关注儿子的实际行为。
她不好意思地说:“的确,我这个当妈的有点太过敏。”
这次之后,刘敏又找过我做过五次咨询,就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她说,她发现,当她不再说教时,儿子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不再那么凡事顶撞了。她也领悟到,要想做个好妈妈,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的。
小贴士:父母如何做,青春期的孩子才会听
少说多听:倾听传递的是一种关注和尊重,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多听他们说,如此孩子才更愿意与家长交流。
提升交流内容:尽量减少吃喝拉撒睡等生理层面的话题,多与孩子就身边某一现象或是某个观点进行讨论。但是切勿强加自己的观点给孩子;
多样化交流:如果语言的交流容易引起争执,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比起语言来,书信的方式会更理智,同时,更能反复阅读,促成思考,进而达成彼此的理解。
这是一篇根据风铎老师真实案例的采访,征得当事人同意,文中均采用化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