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场电影《流浪地球》看得我意兴阑珊。吸引我的是特别出演吴京,可是,整个影片没有令人震撼的打斗场面。各种专业的术语,故弄玄虚的科技,也让我觉得如坠云里雾里。我想半路回家,但是一想这是花了钱的,不看了钱不就白花了吗?忍着看完了,回家已经七点多了,心里十分后悔浪费的这两个小时的时间。
这个电影对于我来说就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生活中,这样的鸡肋还不多吗?昂贵但是过时的衣服,多余的家用电器,乃至凑合能过的婚姻。我们不肯丢弃那个已经不完美,甚至有时候无法忍受的东西,其实是舍弃不了我们的占有欲。是因为我们觉得占有比失去更具有安全感。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如果一旦被被人拿去,心里便不是滋味,这是人的贪婪在作怪啊!
在《人生的整理魔法》中,有的人因为学会了扔东西一个月减掉了8斤。开始的时候不理解,扔东西还能减肥吗?后来我想通了,扔东西意味着他已经战胜了自己的占有欲,自然不会摄入过多的热量,也不会为了打扫剩菜而吃过多的食物。我记得小时候,妈妈总对我说:“撑死不占盆”。为了不“占盆”,我总是能不负众望,宁可肚子撑得溜圆,也要把菜饭吃光。结果是我在小时候就被称为“大胖子”,肥胖一直困扰了我二十年,我一直走在减肥的路上,减肥再反弹,反弹了再减,减了再反弹……本该美丽的年龄里,我却让肥胖成了我一个最突出的标签。而我也在嘲笑中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封闭。剩菜没有浪费,看起来是占了便宜,实际上却是吃了大亏,为什么在这时候才翻然悔悟呢?
有这样一个典故:箕子是纣王的亲戚,当纣王开始用象牙筷子的时候,箕子就感叹唏嘘::“今天用象牙筷子,明天就要用玉杯呀。举着象牙筷子,端着玉石杯子,还能吃那些普通的食物嘛?必然是食必求精了,必然会收罗天下山珍海味来满足自己的食欲。不光是吃的上档次,穿的也不可能是粗布麻衣,也非名牌不穿了。住的宫殿也肯定是极尽奢华,一定要美轮美奂了,大兴土木就要开始了。帝王追求奢华的享受,国家随之而不振,会日渐衰亡了。”
从一双筷子想到国家衰亡,看起来耸人听闻,实际上是箕子看透了人骨子里的贪欲才做出这样的推断,他实在是洞察人心,继而能高屋建瓴的智者啊!
战胜贪欲,舍弃“鸡肋”,选择不将就的人生。这是我的理想,也是你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