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昌村很擅长,
无穷榜样不须防。
家人思想终一致,
祖母功高在后方。
今天早晨,悦读简书创作者网红作家蒋坤元老师的《长篇小说|慈悲123》后,吟诗一首。
作家写的这一章小说,紧紧围绕父亲从劳动大队调到永昌大队任村主事来写,小说以作家最擅长的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来写,从官.场到家中穿插着写,构思巧妙,独辟蹊径,让人不禁要反复阅读,仔细品味。
不同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栩如生,尤其那个姓李的陷害人的卑 鄙龌龊的行径,更是被作家描述得入木三分,而塑造这个人物的形象,作家并没有直接写他,先是由父亲提到姓李的,接着领导说姓李的要在劳动大队任职,而父亲因为原来在永昌村当过副主事的,父亲对永昌村比较熟悉,领导这一决定不仅很正确,而且也不会因为父亲曾被那姓李的坑过,就改变这个决定。
这个决定不仅正确,而且对父亲的这种任命不是说很随便的,因为劳动村是在父亲任主事时,经济才速度向前发展的,不是那个陷害人的姓李的螳臂挡车,就能阻挡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
况且领导让父亲到永昌村主事,还是算把好钢用在刀口上地去让父亲解救燃眉之急的,因为那个永昌村的原来主事的因为犯生活错误而解甲免职归田了,永昌村经济本来就不如劳动村,现在更是乱成一团,父亲临危受命,这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是领导对父亲很器重,很有让父亲这个能人去救火的意思。因此,透过现象看本质,父亲比那个姓李的,在领导心中的分量显然更重一些。
这就很自然地从领导跟父亲的谈话,过渡到姓李的陷害父亲的事,这样写到母亲对这个任命不满,就显得更加自然了,丝毫没有斧凿雕琢之嫌,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作家的这种高超的写作方法,是毫不为过的。
而写了这么多,都是为了祖母支持父亲接受任命的一锤定音作的铺垫,而祖母的深明大义和聪明睿智,也在这个时候凸显了出来。祖母说得多好啊,她说父亲再到永昌村主事,是领导相信他了解永昌村,而村民对父亲也蛮亲近的,是非常信任父亲的;二是父亲是共.产.党.员,服从命令是父亲作为一员对组织必须服从的天职;三是父亲可以远离姓李的小人,从此井水不犯河水,大路通天,各走半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