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对自己的复习不够满意,或许是因为自己最近因受了备考微信群里21天背五遍教材的那位考友的影响。自己也制订了相应的计划,然而计划的落实只勉强进行到第五天。然而,不得不说复习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然而从第六天开始,还没有开始落实计划,情绪就已经开始不受控了。坐在书桌前,看到书上某句话或某个知识点,我的大脑就开始漫无边际地联想、幻想,如果是为了记住某个知识点这种联想是值得提倡的。然而,不是,这种联想把我从书上一直拉到日常生活的琐事,还有工作过程种种消极的情绪。我几乎快被自己思维的几度扩散搞疯了,甚至认为自己是不是有什么精神方面的疾病。
或许是因为太过焦虑了,大脑不自主地想要自我调控,所以故意不让我安心复习吗?还是因为最近身体频频发出不健康信号导致的身体不适。或许,我该去医院看下,或许真的是身体不舒服导致的。
这一周大致干了这么这事儿:去看病,因为需要吃药,于是给闺女断奶,还拍了牙片。带着断奶的不适感,需要晚上给还不适应的闺女哄睡,同时给大宝讲睡前故事。因为疲惫,早上醒来基本七点,平时起床基本六点半,这样的节奏和之前虽然相差不大。但是学习的习惯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早上默写不顺利了,因为晚上复习简答的时间省了。上午背书的时间不能保证了,因为需要十一点左右去医院一趟,而平时十一点正是我赶时间读背教材的时间。这样一来,午休也更沉睡了,平时半个小时,现在甚至需要两个小时。
还可能因为21天计划后,因为需要读背的东西多,几乎没有做题检验的时间,所以无法给自己反馈,对于我这种比较容易变动学习计划和节奏的人来说是很大的硬伤。因为及时的反馈,可以让我明白自己掌握的情况也便于及时复习,夯实基础。然而,无法检验,不仅让我无从明白学习掌握情况,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习动力,积极性也就降低了。
可是这个21天计划的确可以让我在考试公告出来之前,把教材理得相对比较地清晰,而这是我备考成功的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短期内逆袭的唯一方法。所以,我必须坚持这个计划的实施,只是需要根据自己的进度和兴奋时间段来进行调整,还需要把基础、重点、难点做一排序或是心中有数,每天具体读背哪一章哪一节的哪几个知识点,以及哪几个简答需要在哪天早上默写,以及在执行这些任务时具体的时间等都需要明白列出。同时,为了避免计划完不成或是太过疲劳等因素影响心情和进度,我必须留出休息娱乐时间。
那么,如果做好了这些以后,我还会焦虑吗?答案需要在完成或基本完成这些计划后,也就是招教公告出来后见分晓!
期待今年的考试,从没有像现在这么急切热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