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阿宝花
这部电影说不上是最爱的电影,但是小小主人公的眼神就是那样毫无防备地看进了心间。
说起来看这部电影有点意思,是因为爱奇艺会员快要到期又暂时不想续费,本着不浪费一分一秒的爱奇艺会员的初心,我浏览了大部分会员电影。
而《斯黛拉》进入眼帘的是因为电影封面那个眼神,看起来那么小的人儿眼睛里传递出来的却是不符年纪的成熟,神态间颇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冷范儿。
只是细看电影里,小小主人公的遭遇一点也不讨好,成长环境不健康父母陪伴不到位同学相处不愉快,在各个场景里主人公看似都以一种无所谓的姿态在当看客,实际上主人公是多么希望能融入其中。
影片里孩子不快乐的经历也给我们一些警醒:

01 只有不尽责的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斯黛拉的父母经营着一家小酒馆,小酒馆里来往的顾客总是带着点颓废和粗鲁。斯黛拉的父亲是个酒鬼,而她的母亲则是个可与来往小酒馆的顾客随意嬉笑逗趣的轻浮女人。
影片里的小小人儿穿梭在混乱、嘈杂、烟雾缭绕的小酒馆里,时而坐在父亲的腿上看他们打牌,时而和顾客聊天。她迷惘又清醒的眼神,总能让我沉浸在她的情绪里。
在父母的小酒馆里,斯黛拉就像是搁置在墙角的小棵盆栽,想起来了就浇点水其他时候都任由她孤独地生长。
原本应该得到好的成长环境的斯黛拉,却生活在充斥着粗鲁的话语、环绕的烟味之中,嘈杂而混乱的环境让斯黛拉区别于其他乖孩子。

02 友情无需门当户对,只需敞心扉诚以待
但有那么两个地方是不同于小酒馆的:乡下奶奶家和意外进入的富人学校,这两个地方有能让斯黛拉像孩子一样嬉戏的好朋友。
假期里,斯黛拉被父母送到了乡下奶奶家过暑假。斯黛拉父母将她送到乡下后,就回到巴黎小酒馆了。
斯黛拉在乡下有个叫吉尼维列的老友。吉尼维列家是收废品的,家境尚不及斯黛拉家。
斯黛拉奶奶板着脸告诫斯黛拉,让她离吉尼维列远一点儿。她觉得吉尼维列不是个好孩子,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不愿意让斯黛拉和没用的人玩在一起。
不过斯黛拉丝却毫不在意奶奶的告诫,依旧和吉尼维亚一起骑自行车在乡野间迎着阳光自由地飞奔,相视而欢。
斯黛拉是个孤独的孩子,斯黛拉是个敏感的孩子。如果她听奶奶的话远离吉尼维列,那她和在富人学校里孤立她、嘲笑她的同学们有何区别。
看似高冷的斯黛拉包裹着一颗极其渴望被接受被认可的心,只是在那所与她格格不入的学校里,斯黛拉感受到的却是嘲笑和嫌弃。
初初入学,斯黛拉的兔毛格子棉外套就遭到了同学们的取笑。她们带着轻视的笑声让我这个观影者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一群披着天使皮囊的恶魔。
斯黛拉“高冷”的外表下隐藏着想要融入同学们中间的心。她努力改变自己的形象,将从不打理的头发扎成双马尾辫,穿衣打扮尽量靠近同学们的审美,希望能和同学们成为朋友。
虽然她心里告诉自己:不喜欢的人我是不愿意和他交谈的,但是仍然能看出她心里的渴望。

斯黛拉一直活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其实她并不知道该怎么和自己同龄的朋友交谈,直到她同学格雷迪丝跟她打了个招呼开始,她的世界仿佛也打开了门。
格雷迪丝是个乖乖女孩儿,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之余还会上芭蕾舞和钢琴课,而斯黛拉却什么都不干,只是游走在烟雾缭绕的小酒馆里看大汉们聊天吃酒。
也许斯黛拉心里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失落感,也许因为害怕而麻木了,因为她面上总是如此地寡淡,仿佛一切都无所谓。
格雷迪丝邀请斯黛拉到她家里作客,骤然发现新朋友家里的气氛和自己家里的气氛是如此地不同。只是斯黛拉面对陌生不熟悉的人都是一副看不清楚情绪的脸,大胆猜测她是好奇的和正常小孩一样好奇甚至是喜欢这种家的氛围。
但是斯黛拉对新朋友家人在饭桌上谈论的话题一概不通,她知道的只有足球、鸡尾酒、扑克牌、还有性。
而格雷迪丝的出现,让斯黛拉对整个世界多了一丝期待,也让斯黛拉的眼睛多了些流转的光辉。
因为格雷迪丝,斯黛拉记住了巴尔扎克。从未去过书店的斯黛拉别别扭扭地来到了书店,快速地找到巴尔扎克快速地把钱给了老板便飞奔离去。
斯黛拉捧着偷偷买来的书躲在墙角一字一句地读,直到眼泪从她双眼流下,流下的眼泪仿佛带走了曾经眼里的淡漠,也许在书里她读到了她自己。
拥有了格雷迪丝的斯黛拉身上仿佛有了符合年纪的灵动,会和格雷迪丝脑袋碰着脑袋说悄悄话,会睡在一起羞涩地讨论心仪的男孩,更重要的是斯黛拉开始努力地学习。

03 没有一败涂地的狼狈,只有逆风翻盘的高飞
斯黛拉第一学期的科目成绩大多是D,甚至还有一门科目成绩是E。这个成绩让她父母很是头疼,却也不过多关心。
没有哪个孩子不在意父母对自己的关注,斯黛拉也不例外。
斯黛拉父母之间的关系愈加恶劣,直到斯黛拉母亲与经常光顾小酒馆的一个顾客发生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彻底冷了下来。
斯黛拉是个成熟敏感的孩子,她撞见了母亲和别人偷情。她害怕吗?她也害怕,但是她选择默默地陪在父亲身边给以父亲安慰的陪伴。
她把她撞见的事情当作一个秘密,死死地埋葬在心里。她以为只要她不说父母就不会分离,而她也希望能修复父母的关系,于是她更加努力学习。
但是命运总是会给一段苦难再增加一些苦难,斯黛拉被住在小酒馆的一位顾客侵犯了。那如花一般的年纪,随着她撕碎的那一本画册凋零,却又随着那独自一个人吃药的背影变得更加坚韧。
斯黛拉的青春经历了太多原本难以接受的压抑和苦痛,却也是这些让她的心如磐石般强大。
她的叛逆、孤傲和坚持,都成为她不可击破的矛和盾,为她在人生的前行道路上披荆斩棘,也为她阻挡那些想要撕裂她的无助。
命运齿轮的转动没有把斯黛拉碾碎,却是斯黛拉终将上帝发给她那副不仅如意的D牌,反转成优秀的A牌。
当斯黛拉满目激动地把她逆转的A牌给父母时,父母的热泪似乎在展示着他们对斯黛拉的愧疚和骄傲,而他们之间的感情似乎也从破裂中得到了修复。
影片讲到最后,以斯黛拉和格雷迪丝在黑暗中的对话结束。
斯黛拉:我……我很害怕黑暗。
格雷迪丝:想要开灯吗?
斯黛拉:不,我想试着去习惯。

在斯黛拉的脸上,一直都挂着满脸的不在乎和冷漠,仿佛是个局外人,你们的一切都与我无关,而我只是个穿梭其中的看客。
但是直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她也有在乎她也会害怕,只是这些冷漠与沉默都只是害怕的伪装色。
她将自己保护起来也将自己孤立起来,写到这儿反而有点明白了,与其说是同学们孤立她倒不如说是她将同学们孤立起来,守护自己那份敏感和脆弱。
不管如何,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无论生活把你塑造成什么样,哪怕磕破过很多次鼻子,流了很多血也要努力把握住任何可以让自己更美好更坚强的机会,让你的世界变的简单,起码能让阳光进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