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53年一个春天,荷兰南部一个小村庄,文森特牧师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
这个男孩在幼年时期略显古怪和生僻,后来被自然治愈,最后又癫狂于自然。
他的名字是文森特·威廉·梵高。
再后来的很多年里他辗转多地,寻寻觅觅,才终于拿起画笔。
从画廊的卖画者到贫穷乡村的牧师,他试图挣扎,试图反叛。
想要从自我之躯脱离,却最终同自我一起堕落。
普通人的人生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
伟大的人生注定茕茕孑立,独步江湖。
他想要的世界太美好,太超前,而他刚好是个急性子。
等不及世界去改变,就干脆创造一个世界,然后在那个乌托邦里面生活。
2
我不是很懂艺术,但是对于色彩却有偏执的热爱。
我也不喜欢明确,有一些模糊和曲折才是探索的乐趣。
所以对于印象派的画作总是高山仰止的向往。
有时会在想,也算是生在同一时代的两位印象派大师莫奈和梵高怎么就像李白和杜甫一样少有交集?
实在可惜。
但是并不遗憾,他们隔着一个比利时在画作之中达到了心有灵犀的默契。
像是寻觅已久,像是迷途知返,像是海市蜃楼,总是他们找寻到了前所未有的一致。
在梵高死后,在印象派流行起来之后,人们都随口能说出几幅他的画作。
但是真正明白他的人太少。
3
如果梵高活在现在,他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大网红。周边手机壳和本子火遍某宝,同款壁纸都是文艺青年的最爱。
这就是梵高的悲哀。大家都知道他,却没人懂他。
梵高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这是一句常被引用的句子。
可其实梵高的原话是:在我们的心里或许有一把旺火,可是谁也没有拿它来让自己暖和一下。从旁边经过的人只看见烟筒里冒出的一缕青烟,不去理会。
世人只道你遗世独立,却不知道你一生所求不过爱与被爱。
世界薄情,你早看过了冷暖爱恨。
可还宁愿像孩子一般固执倔强孜孜以求。
生而为人,难得的是始终保有热情,始终拼命追赶。
终于在走得上气儿不接下气儿的时候,看到深情,看到混沌。
4
他阿,慌慌张张,一路小跑。
终于他的爱令他癫狂成痴。
1889年,在巴黎埃菲尔铁塔竣工的时刻。全球的目光都聚焦于巴黎,而这个世纪最伟大的画家,正在一件精神病房里,再次开启了凄苦孤独,与世隔绝的绘画生涯。
最大的悲哀,就是懂你之人不信你,信你之人不懂你。
其实精神病人只是一个太向往美好了。
他们不可怕,仅仅是身体里有另外一个人格而不自知。
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自己,什么时候是另一个人。
他们脑袋里的小世界太美好太虚幻,所以他们无法面对脑子外的肮脏和丑陋。
他们太脆弱,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世外桃源。
他们太善良,因为不想伤害别人只能和自己对抗。
5
梵高就这样,在自己建造的幻境之中不解生死然后南柯一梦了却此生此身。
梵高的一生就像他笔下的向日葵。
如果有阳光和爱,他就热烈就盛放就满城尽带黄金甲。
如果只有黑暗,他就垂头就枯萎就不顾一切堕落。
我总觉得冥冥之中他和庄子似乎隔着时空琴瑟和鸣。
因为爱的热烈,所以恨的彻底。
因为无从改变,所以袖手旁观。
他热爱的太深,所以如果得不到就亲手毁灭。
艺术是所有人的艺术,哪怕是路边叼着烟袋儿的大爷也可以说他懂。
总有一幅画能让你热泪盈眶,总有一种人生是你求而不得。
无论如何,要在不安的人生里安静的寻觅。
要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
每天一句手写,和你说晚安—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