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04年10月,国庆节刚过不久。单位组织了一次“红色之旅”,千里寻根上井冈,我一行39人,踏青山寻绿水,心灵历经风雨,情感历洗礼。
井冈山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它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77年后的今天,我们来到井冈山,就是来探访星火燎原之本,觅夺取政权之根。
我们首先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陵园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九个烫金大字是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所题写,而“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牌”则是由邓小平同志题字。陵园由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组成。进入门庭后,我们抬着花篮拾阶而上。这个石阶共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的。
走进瞻仰大厅,正面的汉白玉墙面上是毛泽东1946年为革命烈士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名册。在大厅内,我们向烈士献上花篮,向烈士们行鞠躬礼。
在瞻仰大厅左侧,我们一一瞻仰了建国后去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的挂像。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恒、谭政、粟裕、黄克诚等51人。
在右侧陈列室陈列里是建国前牺牲的54位革命先烈,他们都是在井冈山斗争时的老红军、老干部。那些烈士有的留下了本人的照片,有的却是画像,想必是根据他们的亲属和战友的回忆画下来的。还有的烈士是用党旗和青松代替的。这让我们感到,无数革命先烈头颅、洒热血,并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留下了不朽的精神,他们永垂不朽!
进入瞻仰大厅后边的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的15744位烈士英名录,让我们感到心灵的震撼。厅中有一块汉白玉的无字碑安放在正上方,这是为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立的一块无名碑,表达着人们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让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黄洋界。观看当年的哨口工事,犹闻黄洋界上炮声。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我们在这里想象着当年战斗的激烈,仿佛听到了激烈的枪炮声和红军胜利后的欢呼声。想起了毛泽东那首“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著名的诗句。
在红军营房里,我们看到的是简陋的营房和设施,但也感受到了高涨的热情和力量。在营房前,我们纷纷穿上红军服装照像留影。
一条小路,那是当年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记得上学时就学过“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现在看到这条蜿蜒小路,遥想当年红军官兵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情景,不禁肃然起敬。
在红军医院里,我们看到了在简陋的环境下,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和红军医生的高尚品德。特别是在一片空地前,大家默默地向在这里被国民党军队残杀的红军伤病员哀悼,痛恨反动派的残忍。大家齐声赞扬红军英烈威武不屈之壮举,齐声赞美革命先辈艰苦卓绝之功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