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民更需要钱,还是更需要水和食物?
发国难财到底对不对?2005年,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密西西比河附近大规模断电。有人听说了这件事,拿出自己所有积蓄,买了19台发电机,租了一辆大卡车,开了1000多公里的路程,把19台发电机运到了灾区。
当地居民非常需要发电机,这个人把发电机的价格翻了一倍出售。但是当地警察认为这个人违反了反价格欺诈条例,把他抓了起来,没收了这19台发电机。
美国广播公司报道了这件事,主持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想要发国难财的人能帮助灾民,还是把发电机没收的警察能帮助灾民?
主持人当街采访了很多路人,大家都觉得发国难财不对。接着,主持人采访了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弗里德曼。三位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发国难财的人应该得到奖励。
01.价格的重要作用
我们已经能够理解了,市场中的自由交易是最有效、最皆大欢喜的资源分配方案。所有人都能从自由市场中获益。
让交易发生,让供需双方自由议价发生,给市场最大的自由就是最好的做法。价格有三个主要的用途:第一是传递稀缺的信息;第二是指导生产;第三是能妥善地解决奖惩问题。
第一,什么东西缺了,那个东西的价格就上涨。言简意赅,没有一丝多余信息。如果不采用价格来反应稀缺信息,那么你需要调查特别多特别多的数据。
第二,什么东西涨价,就生产什么,就能非常有效率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第三,谁对市场预测得更准确,谁就会挣到更多的钱;谁能更快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更快地积累财富。
其实价格之所以有以上这么重要的作用,都是因为自由交易的发生。
薛兆丰教授讲了一个他读研究生时的故事。老师把课堂上的学生分成两半,其中一半的同学每人发一个马克杯,另一半的同学则没有。后者需要从前者那里购买马克杯。
所有的交易都发生之后,让同学们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成交价格,所有数据求平均值,就得到了马克杯的平均价。老师说,马克杯明明有一个平均价,我们为什么不规定马克杯的价格呢?这样既避免了讨价还价的麻烦,也避免了价格波动带来的困扰。
老师说,其实,真实的因果关系是,先有交易发生,才有了平均价,我们没办法提前规定商品的价格。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忘记价格背后的真正驱动力。人们喜欢这个价格,就支持市场经济,不喜欢这个价格,就要求政府出面管控。
薛兆丰原话(我觉得很有洞察力):价格只是一个信使,枪毙信使,不会把坏消息变成好消息。控制温度计,是调节不了温度的。
02如何分饼,决定了饼能做多大
价格的三个作用:传递稀缺的信息;指导生产;指导分配。其中第三个作用,指导分配,最重要。
如果有钱人不享有特权,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花费心血,每次都抢先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富人的钱其实是社会给他们的奖励,奖励他们更及时地洞察出了人们的需求。
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如何分配土地的产出,决定了土地能有多大的产出。如果土地的产出归农民自己所有,就会极大地调动人民的积极性,结果同样的土地能养活更多人。
很多公司都会有业绩奖金,也是一种激励机制。自己卖出商品所挣得的钱有一定的比例进了自己的腰包,会让员工更卖力的工作。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想想发国难财是不好的吗?
发国难财的人极有洞察力地发现了灾民的需求,第一时间将灾民需要的商品运送到灾区,他挣的钱,不正好就是社会对他的奖励吗?
如果没有这种奖励,谁会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拿出来,去买19台发电机,然后开车1000多公里把发电机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