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真的可以过得很好吗?

作者: 夏洛特丧 | 来源:发表于2017-07-04 14:20 被阅读0次
    Edward Hopper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似乎是一件让人半信半疑的事。

    我们看过很多正面描绘一个人生活的作品,像高木直子的《一个人住第X年》系列,网络热门短片《一人食》,去年的电影《单身指南》……

    我们也毫不犹豫地给朋友圈里那些分享一个人生活的状态点赞,通常是一份每天不重样的早餐,一张显示了跑步公里数的截屏。

    然而同时,我们又意识到自己对独处时的寂寞和无聊有着切切实实的恐惧感。在等候公车或地铁的时候、上课的时候、在工作中开小差的时候、跟朋友吃饭的同时、任何“感觉自己是一个人”的片刻,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

    解锁手机,往电子屏幕倾倒全部的注意力已经变成类似应急行为的固定动作,我们的大拇指像僵尸一样匀速下滑,竭力地维持着一种与他人“时保联”的存在感。

    这听上去有点矛盾,我们因为一个人所引发的孤独感需索社会联系,结果又在上千个好友,24小时不间断更新的朋友圈中感觉自己无所适从,更加孤单。

    大量的虚拟社交就像无糖可乐,让人享受到甜味二氧化碳带来的刺激,好像喝到了什么,实际上却又什么都没喝到。于是这个时候,重新想回到一个人状态的欲望苏醒,我们陷入了某种逃脱不掉的循环。

    如果你认为一个人的生活远不如漫画和电影里说的那么好,这里面有一个不小的误会是,我们都以为自己具备独处的能力。在很多人眼里,独处只是一个人待着,简单粗暴地终结与外界的联系,完全排除真实交流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

    曾登上《时代》封面的美国著名作家乔纳森•弗兰岑认为,“独处”并非鼓励个人与外界切断联系,清心寡欲实践瓦尔登湖式的生活,而是积极地重新恢复业已遭到损害的洞察力和感受力,并以此来避免被多数人所影响。

    换句话说,独处是一种在不确定性中面对自己和认识自己的能力。真实的交流之所以让人害怕,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好地认识自己,担心那个好像不怎么有趣的自我暴露人前。

    这其实是一种需要靠独处打破的思维模式——我们总是通过他人的点赞和频繁的联系不断篡改对自我的理解,越觉得自己不够好,就越无法诚实面对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只想通过虚拟社交把自己藏起来。

    如果没有学会真正的独处,我们将感觉更加孤单。

    独处需要练习,就像是缓慢而持久地锻炼自己没用过的肌肉一般,这是那些把一个人生活表现得很美好的画面没有告诉我们的事。面对多出来的时间和空间,独处需要我们对自我的状态保持清醒,不被原有的情绪牵着走,体会自我和身体之间的关联,重新规划和建立自己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不必为突如其来的寂寞感到惊慌。这并不代表你是一个连独处都做不到的loser。寂寞的感觉,就像是炎热的夏夜里,你走在街上,突然燃起了手中出现一支苦甜适中的冰啤酒的渴望。这样的渴望终将过去,它只是一个身体因为环境变迁而有的暂时反应而已。

    我们也并不一定要做那些可以发上朋友圈的事。读一本买了很久的书,看一部沉闷的老电影,逛一天无人问津的博物馆,吃一顿不去计算卡路里的饭,或是什么都不做,随心随意地改变计划,躺在床上仰望天窗,当一小会一无是处的废柴,感受自己真正的渴望。

    只有和自己相处,我们才得以发现被日常生活蒙蔽的自我,挖掘出不是通过外界认识到的内在力量,找回向来行踪隐蔽的自己的星球。

    而要做到这一切,你首先要相信,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

    (文章选自2016年作者于荔枝FM所写的职务作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人,真的可以过得很好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xx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