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红顶商人,胡雪岩在政治上依附于左宗棠,因此与依附于李鸿章的买办盛宣怀多有矛盾。
早在洋务运动时期,胡雪岩就曾弹劾盛宣怀,使盛宣怀失去了轮船招商局督办之职。他曾与盛宣怀争夺长江电报线的架设权,最终以盛宣怀获得架设权而告终。
盛宣怀垄断电报架设权后,资本日益雄厚,与胡雪岩的商业争端日益增加。
19世纪末,各大官员纷纷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大办洋务,发起洋务运动的潮流,当时的中国兴起了一股造铁路、开煤矿、兴轮船的热潮,相关的股份公司纷纷建立。
随着股份公司的建立,股价虚高,大量资金从钱庄、商号流向股市。而清政府对这一投资热潮疏于监管,任凭其蔓延。
胡雪岩旗下的钱庄在这一风潮中放出大量贷款,这些贷款多数被用于投入股市投机。与此同时,胡雪岩为从西方商人处夺得生丝定价权,投入了大笔资金囤积生丝。
清光绪八年末,中法战争一触即发,市场出现恐慌情绪,银根紧缩,上海的股票市场发生暴跌风潮,形成股灾。
股灾冲击下,大批投入股市的贷款无法偿还,引发大批钱庄倒闭,冲击到胡雪岩的阜康钱庄。
盛宣怀在市场上散播阜康钱庄的倒闭传言,引发挤兑风潮。清光绪九年夏,胡雪岩向洋商贱卖囤积的生丝以回流资金,但依旧难以周转。
同年秋,在股灾冲击下,阜康钱庄因资不抵债被迫倒闭。
十一月初七,清政府下旨让时为闽浙总督的何璟、浙江巡抚刘秉璋密查胡雪岩资产,以备抵债。
十一月二十八日,清政府下谕旨将胡雪岩革职,并令左宗棠负责追缴胡雪岩的欠款。
清光绪十年正月初七日,在清政府的催促下,左宗棠不得不加紧清理胡雪岩的欠款,并查封了胡雪岩名下的当铺、商号等,以资抵债。
为偿低欠款,胡雪岩变卖了所有家产,并遣散了妻妾。
尽管左宗棠竭力运作,尽量减免胡雪岩所欠债务,但最终胡雪岩还是家产尽没,只余下了十万两白银的最后资财。
清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左宗棠在福州病逝。同年12月6日,再也无力东山再起的胡雪岩在贫恨交加中郁郁而终,享年62岁。
(资料来源:抖音百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