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活到96岁,我还要做什么?
你的答案是什么?
花婆婆方素珍说:如果活到96岁,还要快乐学习、坚持创作、仍保童心。
回头看2019年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惊讶地发现,这不正是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标吗。 尽管2019年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但平凡的日子也要让生活充满仪式感,觉得应该写点什么。
1. 首先说说学习的事情。
有句话说: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
人生的前二十年,我接受的教育是,农村的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学习功课考好大学出人头地,我努力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孩子,全力以赴向前奔跑,最后却不小心跌的头破血流。
我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脱离当年摔倒的疼痛,并想明白一件事:原来我一直都活在别人的期待里,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因为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有人教过你,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什么,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被灌输的是,“你要听话”、“你要懂事”,“你要让大家都高兴”、“你要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
从没有人教过你,要如何做自己、爱自己。
我的改变是从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我发现养育孩子是一件特别美好但也充满挑战的事情。 我决心要给自己的孩子不一样的教育,于是我决定去学习。就这样我走上了家庭教育的不归路。
开始我上了正面管教家长系统课,我发现正面管教跟我以前的认知完全不一样,我被其温和而坚定的理念深深吸引,我开始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去践行,结果神奇地发现,不吼不叫也能应对诸多育儿挑战。
了解正面管教是基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发展而来,我想更深入了解它背后的心理学知识,于是我又上了正面管教家长讲师班和正面管教学校讲师班,并找来一些心理学的书籍给自己充电。教是最好的学,所以我又尝试开课分享给更多的人。
通过两年的学习和践行,我 发现很多东西已经在悄然发生改变。而我最大的领悟是,所有的学习改变的往往是自己,并不是别人。
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说养育孩子,就是在养育自己。
我发现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最难做到的就是无条件接纳,如何去接纳最真实的孩子,和最真实的自己。
而我花了两年的时间去学习和思考,当我在思维上开始顿悟的时候,我好像打开了任督二脉,突然想明白了很多东西。
尽管我还在努力修炼,学习如何放下自己的期待无条件地去接纳孩子,不管他是什么样子都爱他所是,但我也接纳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我不需要近乎苛责地追求完美。
虽然做起来并不容易,但我知道我在小步前进。
这样的接纳,也让我对自己的亲密关系有了新的审视,我意识到,我不需要再苦苦纠结自己童年时候缺乏的心理营养。当我试图去接纳,我发现我跟自己没那么较劲了,我才恍然领悟我要做的就是好好爱自己。
只有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
2. 第二件事,想聊关于写作。
从小我一直很喜欢写文字,但遗憾的是,我没有花功夫坚持在写文字这件事上付出行动。
庆幸的是,这几年我又重新捡起了喜欢写的习惯。
写让我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觉察,为什么要写呢?
第一,我是喜欢自我反省的人,写本身就是一种内心的反省,写下来可以帮助我进一步思考和内化。
比如,我很喜欢研究绘本,我就写绘本,当我发现自己不够专业,我就去深入学习,我上了绘本讲师训练营和相关绘本工作坊。当我把自己的一些观察和思考写下来,我发现我对绘本又有了更深入的内化。当我把一些不同主题绘本梳理出来做成书单,或者把自己在亲子阅读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分享出来,把我们所做的读书活动记录下来,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分享能帮助到别人,而且这样的反省又让我对绘本有了更独特的理解。
这样一点一点坚持下来,我发现我已经可以尝试去搭建课程了。我相信这样宝贵的经验别人是不可替代的。
再比如,我很喜欢养育孩子这份事业,我就研究家庭教育,我去学习了正面管教和儿童情商教育。我坚持记录孩子的成长,分享自己和孩子的育儿故事,写自己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当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都记录下来,我发现这不仅帮助了自己的孩子,帮助了更多的家长,更重要的是帮助了我自己。
我的思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变得不那么焦虑了,我的内心越来越平和笃定,我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越来越通透。这是写带给我的成长。
写作的第二个目的,是因为我认识到写是我的一种独特优势。
以前我只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直到读了伊尔斯·桑德写的《高敏感是种天赋》这本书之后,我对自己才有了彻底的认识。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的,原来我是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的高敏感族之一。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的内心感受总比别人更丰富,为什么我对细节总比别人更敏感,为什么我对情绪的感知总比别人更敏锐,为什么我总需要比别人更多的独处空间。
这样高敏感的特质虽然给我带来了很多困扰,但也赋予了我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赋予我更多想象和写作的灵感。
当我远离喧嚣和外界信息的刺激,我需要一个独处的世界。而写可以帮我打开内心世界,静静流淌的文字可以带给我喜悦,我可以随心所欲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让我觉得很放松很享受,甚至能带给我疗愈的能量。
所以我的写向来都是非常纯粹,随心所欲,也没有什么章法,更不懂得迎合别人。经常被老公说我不会套路,不会自媒体变现。
我想,我就是这么纯粹的一个人,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虽然爬的慢,我依然会坚持写下去。
3. 最后,为什么重点想说说读书会的事,是因为我对人生价值有了更深的领悟。
给孩子们做读书会,真的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我突然从中领悟到,无论再小的事情,如果你能为他人贡献力量,这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好几次碰到院子里参加过读书会的小朋友,都问我:“贝贝妈妈,什么时候有读书会啊?”
我是很开心的,因为读书会对孩子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美好的期待,或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已经播下了一颗幸福的种子。
虽然今年组织的读书会次数不多,从去年一路走来,从什么都没有,没有场地,没有资源,但我们有声有色办了起来,纯公益坚持了16期,却并不容易。
场地从图书室、礼堂、草地,甚至菜地、亭子里,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玩的花样,从读绘本、讲故事,表演绘本剧,玩皮影戏,甚至到表演纸戏剧,拓展的活动,从种树、做月饼、户外画画、手工、创意美术,甚至到搞晚会……能想到的我们几乎都玩了。
有妈妈说:院子里的孩子们能遇到贝贝妈,是一种幸运。
其实我想说:能和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读书讲故事,是我的幸运。
其实,我是一个很不会和孩子相处的人,因为我怕吵怕麻烦,我喜欢安静喜欢独处,喧闹的环境会消耗我的能量。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高敏感型性格特征的典型表现。
对环境、对声音、对情绪、对外界的刺激尤其敏感的我,跟太多人在一起很容易累,而且我的复原能力通常要比别人慢很多。
我向来不喜欢热闹的场合,如果在一群人当中,我一定是那个喜欢静静观察、不太爱言语的人。
所以决定做读书会本身对我来说,比一般人需要更大 的勇气和能量。
每次组织读书会,活动前要协调场地,要做活动策划、方案设计,要准备各种各样的道具,看似简单的道具,却煞费心思,记得为了做《跑跑镇》这个绘本剧,制作了整整四十多个道具和想破脑袋设计出来的剧场,还碰到各种突发情况,没有找到参与志愿表演的妈妈,以及临时更换场地等等。
每次读书活动持续一个半到两个小时,要调动身体所有的细胞带领一群不听使唤的熊孩子,要维持整个闹哄哄的场面以及各种挑战。
尤其是我还有一个高敏感宝宝,总会不按常理给你出牌,别的小朋友都仰着小脑袋安静坐在座位上等待的时候,他可能不是在哭脸就是在翻脸,或者不会错过任何机会寻求你的关注。
每次做完活动,回到家才发现自己已经累得不想动弹。我真的在想:下次再也不折腾了。
但每次虐完,下一次又蠢蠢欲动,想法层出不穷。
有时候我在想:我是哪里来的能量把这件事情坚持做了下来?这对一个高敏感的人来说,并不容易。
后来在一次又一次跟孩子们的相处中,我想明白了。
首先我真的很感恩遇见绘本,它让我的内心变得柔软,当我忍不住想把这样的美好分享给别人,我遇见了可爱的孩子们。
是孩子们让我看见自己高敏感的内心深处,原来拥有如此五彩斑斓的世界,而这么多层出不穷的创意带给我内心喜悦和能量。当我把这些创意带到读书会中,我也跟着孩子们一起走进了童真的世界。
这个童真的世界,真真滋养了我。
而且孩子们真的是最纯真最天性最懂得爱的人,有时候他们会变身小魔头,他们会到处乱跑、乱叫、哭闹,给你带来各种挑战,有时候他们会变身小天使,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给你带来各种各样的惊喜,还会悄悄告诉你:喜欢听你温柔的声音和讲故事的样子。
他们会给你带来无穷的能量,让你相信,读书是一件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就像花婆婆在每一个角落播撒鲁冰花的种子一样,阅读的种子也一定会在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心中悄然生根。
孩子们让你感受到,无论你是什么样子,他们都会无条件接纳最真实的你。和孩子们在一起,你也会童真如孩子。
而我最深刻的觉察是,我学会了悦纳自己。
无论身周围有多喧嚣有多少声音,我只需要用心做到我能做的,我不需要完美,我可以犯错。这让我学会了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我敢于不断尝试和挑战,哪怕是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当我专注地去做自己能做到的,试着不需在意每个人的看法,试着不那么敏感,我觉得自己越来越轻松充满力量。
而这样的自我接纳,让我更懂得如何去接纳孩子,这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好的反省。
当我能够突破自己,迈出脚步做自己从来没有想到我能做的事情,我想如果再去做其他事情,对我来说也许就更容易了,这也是读书会带给我的宝贵经验。
絮叨了这么多,最后我要感谢在成长的道路上,一直都在默默鼓励、支持、帮助、接纳我的每一个人。
2019 ,感恩有你们同行!
2020,愿我们都能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