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狗十三》,讲述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影片中的一些情感作为家长很能理解,情节很有代入感,特别多的场景令人反思。我们多少家长为了孩子的成绩寝食难安,我们有多少大人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忘记了自己作为孩子时的喜好和心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不管别人夸奖自己的小孩哪一方面,总会特别满足。相反,有人指出孩子的缺点则会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希望孩子好!很多无私的家长不一定是为了自己,所以有句口头禅“妈妈爸爸也是为了你好啊!”最难的教育是基于尊重与爱的教育。家长渴望和孩子平等地对话,但又不允许新生代、小刺头们质疑我们家长的威严。家长爱孩子,但一定画一个如同悟空给唐僧画的保护圈,隔绝一切“妖魔鬼怪”,当然同时也会隔绝开精灵仙子。医生的眼中,空气中全是病菌;家长眼中,社会中太多坏蛋。所以,我们一边像孙悟空一样帮助辅助孩子通关打怪,一边像唐僧一样念经。其实,我不想当孙悟空,全知全能,我更不会想当唐僧,用自己的经咒去困住孩子的头。很多时候,我都想把我家那只“猴子”放回花果山,让他成为他自己,快乐健康自然。不可能!人,始终是社会人。人,除了成为他自己之外,更重要的是成就他自己。需要规范。需要成长。需要磨砺!花果山的美猴王融入社会,游历一番,最终修成“斗战胜佛”。人,也要经历从毛猴子变成猴王,后被压于山下,再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炼得道的过程。以一颗菩萨心,看待这只“猴”吧!菩萨首先要具备爱心,然后隐于幕后。常常作壁上观,不动声色。当他真遇劫难,该出手时就出手,出手后总会有三言两语的点化。家长有爱,为孩子腾出一片天空,让他欢笑,让他悲,不急不躁,从从容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