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幸福来敲门》讲的是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普通潦倒销售员,被妻子抛弃,被政府追债,但坚持拼搏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
主人公带着自己幼小的儿子,一度沦落到无家可归在公厕中过夜,但经过他不屑努力和拼命追求理想,最后创造了奇迹,获得了工作机会。
这部影片感人的是因为它是建立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拍摄的,它绝不是一般的鸡汤,而像是暗夜里的灯光,给寒冷中的人以温暖。
十年前就看这部电影,感觉感动,现在看来,竟然有共情。比如这段镜头:男主带着孩子追公交车,如果错过就会失去晚上住宿教堂的名额。他们背着行李被褥,拎着衣服玩具,跑得狼狈不堪……
这段镜头,勾起了我的记忆。
在欧洲漫长到毫无人性的幼儿园假期中,我还要按时去办公室,于是要把孩子送到距离我家一个多小时的市中心,学校的职工幼儿园。
我们需要搭一趟从机场去市中心的郊区快车,大概二十分钟一趟,但经常晚点或取消,特别不靠谱。
有时我背着沉重的书包,孩子幼儿园的杂物,一个塑料袋的午餐和水果,以及要带到固体废弃物定点回收处的垃圾,拉着五岁的孩子刚走到人行桥洞,就看见对面红色的S—Bahn呼啸而过。
因为这些车经常晚点,而且运行间隔太长,所以每遇这种情况,我们都会舍命狂奔追车。有时是顺利上了车,但更多的时候要目送班车远去,然后在寒冷空旷寒风呼啸雪花飘飘的站台再站至少二十分钟。
尽管错过车的结局不是无家可归,但我完全能理解电影里那种狼狈的心情……
另外一个打动我的场景,是剧中爷俩坐在地铁上,相互依偎……
这也是我体会过的……从大学回我们的公寓,一定要坐至少四十分钟的长途地铁(轻轨),德国十二月的天短得很,六点已经夜深了,偏偏越是过节轨道交通就越不靠谱。有一次带源源参加办公室的活动结束,坐轻轨回家,眼看还有两站就到了,忽然广播宣布线路停运,如果想转线,只能回到始发站换乘其他线路。这样折腾到家已经九点了。
还有一次圣诞节同事邀请去家里做客,结果回来路上也是遇到这种窘况。列车空荡荡,孩子很困很累,手里的包很沉,肩上担子更重……
仔细想想,那三个月我们俩相依为命的日子里,有好多狼狈的事儿。比如迟到,比如两个人周末走半个小时去超市买一周的食物用购物车一点点拉回家,比如无论多晚为了论文或者文献也要挑灯夜战。
但也有很快乐的部分,比如做点儿孩子喜欢吃的食物,带她爬阿尔卑斯山,带她去其他城市工作,然后一起到黑森林滑雪。
坐下来想想,这些我与孩子一起的经历,无论是艰苦的还是快乐的,或许都会成为她的一笔财富吧。或许我们经历的也就是幸福在敲门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