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了卢思浩的《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这本书,最初看的时候只是把它当成一本励志鸡汤书读,而后再读,个中滋味,五味杂陈。
![](https://img.haomeiwen.com/i22159554/38b7a031a92e801e.jpg)
第一遍读它是在高二时,而再读是在高考后。高考结束,我的最终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对于我来说是真的很难去表达其中的感受,像是上岸了,却抬头又看见了很远很曲折的路。
而后在微博看到一位大四的网友的这样一则带着“#高考”tag的评论——
“我们大四,他们高三,一种惶恐,两处愁肠,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可能是这句话的后半段与梵高写给提奥的信的内容很相似,加上刚好应了高考的景,对于我这个因为今年疫情“莫名其妙”地就成了大二生的人来说异常触动。触动的地方在于我感觉我自己也对于未来也很彷徨,虽然还是个大二生,但仍然感觉自己没有自己期待的那么好,而自己的一切努力也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当努力的成效微乎其微时,一切似乎越来越糟。
之后我拿起《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这本书后,注意到了这一句话:
“我们之所以觉得成长是一件糟糕的事,是因为我们没有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是啊,现在想想,如果我把自己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也许就会释然很多。很多时候这个快速变幻的社会需要我们自己去适应,自己变好了,很多事可能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而自己变好的过程中,又免不了与挫折“硬碰硬”。卢思浩的书中有一部分提到自己的日子过得很“苦逼”,对于这点,我觉得这是很多努力生活的人的通病,毕竟“生于忧患”嘛,走得越远,身上的担子越重。
![](https://img.haomeiwen.com/i22159554/4c64ac9cb6bb5482.jpg)
自己过得越“苦逼”,身边如果还有一两个朋友陪着你,一路颠簸,风尘仆仆,朋友之间仍能相互陪伴,相互治愈,多么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