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每周读本书丨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下)

每周读本书丨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下)

作者: 玩命飞哥 | 来源:发表于2017-04-29 20:37 被阅读0次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是飞哥学堂「每周读本书」第一期读书共读分享~由飞哥为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是由采铜所著,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提升自我的方法: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更大的可能,这便是精进。

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七个方面的精进路径,只要依循书中的方法反复磨练,便可以日益精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找到实现自我的那条成功之道。

▎共读——《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这本书将帮助你——

◎  建立平衡的【时间】观,度过真正有质量的人生

◎  建立选择标准,解决【选择】中的两难困境,找到适合选项

◎  高效、即刻行动,在【行动】中增长智慧

◎  通过提问、解码、操练、融合,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

◎  了解潜意识特性,借助【思维】工具,突破大脑的限制

◎  优化个人资源,有策略地培养后天【才能】,成长为T型人才

◎  找到你的独特性,开辟个人独一无二的【成功】之路

一个人还在持续阅读,说明他还有向上的动力,还在有意识地提升自己,还有自我进化的可能。这样不断向上的状态,会让他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充满希望,每天都向上提升一点,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次共读飞哥总结了书中的核心八点来分享,继昨天分享今天分享最后2个核心点:

首先,什么叫做厉害的人呢?这本书会不会对“我还在没有方向的苦苦努力”这一问题从中找到答案呢?

七、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努力需要有效的策略)

                                    “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努力需要有效的策略”

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是硅谷有名的创业者和投资家,对创业、投资和公司管理有许多独到的见解。有一次他和两个朋友对于用人问题产生了争论,这两个朋友一位是风险投资家,另一位是CEO。CEO朋友手下有一位得力的主管,工作表现非常优异,所以CEO朋友想要提拔重用他。可投资家朋友向CEO朋友建议说,这个主管虽然表现好,但是在管理更多人的组织上缺少经验,应该慎重考虑提拔。

这时霍洛维茨突然就有些恼怒,否定了投资家朋友的观点。因为他认为,这位投资家是在用一种僵化的眼光来看待人才。在《创业维艰》一书中说到这件事时,他解释说:“管理能力是后天掌握的一种技能,而不是先天具备的禀赋。没有人一生下来就能管理一家上千人的公司,经验都是在一定阶段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所以,对那位主管来说,虽然他尚没有管理更大规模部门的经验,但谁又能断定他未来就不能具备这样的能力呢?

霍洛维茨和投资家朋友的争论其实体现了关于人的才能的两种经典的观点分歧,前者认为人的才能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得以不断提升和塑造的,而后者认为人的才能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固,不会轻易改变。对此心理学家中已经有了非常多的研究和讨论。在心理学家眼中,“才能”(talent)被定义为“自发地重复出现且可被高效利用的思维、情感或行为模式”,但他们对才能的观点不尽相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玛利亚·梅耶斯(Maria Meyers)和同事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总结了有关才能的四种典型观点,画出了一张四象限图。

画出了两个维度,一个是“特有(exclusive) — 普遍(inclusive)”维度,另一个是“恒定(stable) — 发展(developable)”维度。前者的分歧是,只有少数人具有杰出的才能还是每个人都可能有杰出的才能,后者的分歧在于,人的才能是固定的还是可以发展的。两个维度交叉组合就构成了这张四象限图。

即使是普通人,也有独特的优势

认为才能是“特有—恒定”的观点可能在民众中最为流行。才华横溢的人,我们常以“天才”视之,将其成就归结为“天赋”。天才者,天赋异禀,让人望尘莫及。而智商概念的普及对这种观念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世纪初,心理学家设计了智商测验来测量人的智力,于是人的才能或者潜能也可以被定量比较了。一般来说,智商高于140的人可称为天才,而这样的人在人群中占比只有0.4%!同时,传统的智商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比较稳定的,不大容易改变,遗传的作用比较大,超出了个人所能掌控的范围,这不免让人有些沮丧。

可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真的能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吗?这一点也是智商测验一直颇受争议和诟病的地方。由于目前心理学家对人的智力的认识还不充分,智力测验所测出的也仅仅是人全部智力的某个特定部分,所以智商分数并不能完全表示一个人是否聪明,那些智商平平的多数人也许也只是在某个方面不够出色而已,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其他方面不优秀,或者没有变得很优秀的可能。因此,如果完全相信智商理论以及智商分数,反倒会限制自己发现和发展更多的潜能。

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即便他并不了解智商理论,但是他们通常也更倾向于认为员工的才能是比较固定的,并且会区别对待有较高才能的重点员工(通常在组织中不超过20%)和普通员工。一方面是因为,客观上来说杰出的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明显更大,并且这种分类管理的方式也更加方便和高效;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个人才能的发展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企业特别是规模不大的企业通常更看重短期收益,不愿意担负长期人才培养的成本。所以,虽然“特有—恒定”的才能观看上去不近人情也不大合理,但它可能是在现实中对每个人影响最大的人才观念。

普遍—恒定”的才能观看上去则比“特有—恒定”观积极很多,而且恰好,一些积极心理学家就更加倾向于这种观点。他们认为,人的才能多种多样,像万花筒一般五彩纷呈,它是多方面的因素(如智力、个性、动机、知识和经验等)相结合的产物,只要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自己的才能,并且频繁地使用它们,我们就能达到更大的成功和幸福。

盖洛普公司的唐纳德·克利夫顿(Donald Clifton)提出的“优势识别器”(Strengths Finder)是其中的代表。克利夫顿通过对大样本人群的多年研究,归纳出人可能具有的34种优势,比如适应能力、分析能力、统筹能力、沟通能力、专注力、创意能力等。想要知道自己有哪些优势,只要填写在线问卷,回答一系列的问题,就可以得到答案。

优势识别器测试与智商测试不同的是,它的测试结果是“自我比较式”的,它会告诉你得分最高的前五位优势是哪些,而不会像智商测验那样把你的测试得分去和人群总体做比较,这种做法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人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没有必要与人攀比,只要找到所能、善用所能即可。

发现和识别自己的独特优势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它帮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也可以让人关注到自己优势的一面,更加自信。但是,这种观点又未免有点“唯心主义”,因为脱离社会环境,不去管自己的才能与别人的相对位置,在这个竞争社会中是不现实的。

与别人做比较这事在测验中可以回避,在现实世界中却不可避免。一种不幸的情形是,你个人的最优势项在周围人的比较中也只是处于低位,如果你对这种差距视而不见,陷入对自己优势的自我陶醉中,反而不利于个人的长期发展。

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变得更好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与其用“发现并使用”的眼光去看待才能,不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才能,这就是“普遍—发展”观。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提出的“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理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德韦克发现,有些人坚信只要足够努力,自己就能变得更有能力,这样的人就具有“成长型心智”的特征,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努力或不努力都不会产生什么改变,这样的人则具有“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德韦克同时发现,具有成长型心智的人,他们所取得的学业或事业成就明显高于僵固型心智的人,也就是说,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的信念通过努力换回了变得更好的现实。

一个僵固型心智的人怎样才能转变为成长型心智呢?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把封闭性、绝对化的总结性评价改为开放式的启发式提问,比如不要说“我不擅长做这件事”,而是问“要做成这件事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不要说“这件事我做不好”,而是问“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把这件事搞定”;不要说“这件事我已经完成得很好了”,而是问“我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不要说“我肯定不会像他们那样做事情”,而是问“从他们身上我是否能学到些什么东西”……

另外一种观点“特有—发展”观认为只有少数人才具有成为杰出人才的“潜力”因此应该把他们找出来加以重点培养,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发展。这种观点也有可取之处,并且在很多教育和商业机构中也得到了应用。一些著名高校会优中选优,选拔最有潜力的学生实施特殊的教育计划,例如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

而一些大型企业,则会启动“管理培训生”计划,从应届毕业生中挑选少数“潜力股”,进行特殊培养,以期之后能胜任一些重要岗位的工作。不过由于这种人才观的着眼点一开始就放在极少数人身上,所以与大多数人的关系不大。另外,挑选一小部分具有潜力的人才相当于一种预测行为,而预测很难做到准确,事实证明,被特殊培养计划选中的人未必就比计划外的人出色,“野生成长”也可能造就出色的人才。

客观来说,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先天禀赋的差异,但这种差异的程度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大,因为作为同一物种,人与人在生物层面的共性远甚于个性,这种共性就决定了人的智力水平的差异是有限的。

但是后天的努力就不一样了,一个天天好吃懒做的人和一个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的人之间的差距,可以说是云泥之别。再加上当前的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这就意味着后天努力对人的改造作用可以是惊人的。所以知乎有名言:“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我们与其把眼光放在自己与他人的天赋差异上(虽然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如放在自己可以如何努力并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更有才能上。但是对于“努力”这件事,我们也要破除一些陈旧的观念,即努力不是一味地“使力、使力”这么简单。

努力不仅是一种信念,不只是意志力的较量,它更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这种策略性体现在对个人资源的调配、行动方向的选择、执行进度的把控和调适多方面上,而好在策略是可以不断学习和优化的。

从这个角度看,努力这件事是需要我们反反复复认真地审视和思考的。甚至可以说,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在努力这件事上,除了自我激励之外,我们更应该思考:到底应该怎样努力,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怎样有效地启动、维持和优化对一件事情的投入。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八、独特性,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请坚持你的与众不同!)

                                                             “坚持你的与众不同”

前不久一个90后创业者的演讲闹得沸沸扬扬,在演讲中她宣称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陷入了一种过时的学习和工作模式中,而只有通过创业,特别是通过与“更强的人”交换资源的方式,才能在年纪轻轻就获得财务自由。

老实说,演讲中对年轻人现状的分析有可取之处,但是演讲者宣扬的单一价值观(“年轻人应尽早实现财务自由”)和单一的实现路径(“以与精英人群资源互换、迎合大众需求、追随商业热点为主要手段的创业”),却让人难以认同。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太容易被一波波热潮推搡着前进了,当所有人都在热议一个话题时,你很难有不参与其中的勇气,当所有人都在激动地说“互联网+”创业时,你很难不蠢蠢欲动。在这样的热潮的推动下,我们渐渐形成了用单一的标准去提出问题,用单一的模式去分析问题,用单一的路径去解决问题的行为习惯,甚而至于我们连思考的权利都放弃,只跟随着“成功人士”的振臂一呼,就不假思索地采取行动了。

在急速前进的社会步伐中,我们左顾右盼,怕落于人后,我们又争先恐后,怕机会稍纵即逝。可是这种一窝蜂、同质化的行动,真的会给我们带来想要的东西吗?像这位作为“创业标杆”的90后演讲者所提出的成功路径示范真的适合大多数人吗?

只有独一无二,才能不可取代

48岁的苏格兰人苏珊·波伊尔(Susan Boyle)2009年参加了选秀节目《英国达人秀》而一举爆红,这位苏珊大妈演唱《我曾有梦》(I Dreamed a Dream)的视频在全世界的网络上竞相传播,几个月后她的专辑拿到了当年全球销量冠军。几乎每个人都喜欢苏珊大妈,因为你再也找不到这样一位胖胖的、萌萌的、坚持梦想又有一副好嗓子的大妈了。

在苏珊大妈之后,再没有出现第二个同类型歌手,没有出现诸如“玛丽大妈”“珍妮大妈”或者“托尼大叔”“迈克大叔”,苏珊大妈的成功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她之所以能被很多人喜爱,是因为她太独特、太反常规了,而任何对苏珊大妈的模仿都必然无法再次创造出这种独特性。

本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你有自己的志向、经历、喜好、品味、才能和运气,你完全可以把写出一本精彩绝伦的小说作为毕生的目标,而不是那个折磨人的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你也可以选择一份轻松愉悦的工作,而不是成为一个每天承受巨大压力、被时间追着跑的创业者。

在生活方式上,你可以选择结婚;你也可以选择独身主义,一辈子不结婚;或者丁克,结婚但不生孩子,虽然也许我们作出这些选择会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但是我们有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独立选择自己人生、不受外部影响的权利。

2015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得主、电影《模仿游戏》的编剧格拉汉姆·摩尔(Graham Moore)在上台发表获奖感言时说了一段激动人心的话:

当我16岁时我曾试图自杀,因为我觉得我很怪,很另类,与其他人格格不入。而现在我站在这儿,此刻我想告诉有同样感觉的孩子,“我很古怪”“我很怪异”“我很不合群”,是的,这就是你,你就是这样的人,请保持你的古怪,你的与众不同,而且我希望当你成为下一个站在这里的人时,把这句话传递下去。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独特”的重要性。在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之中,独特会让你更容易被发现、被牢记,更加地不可替代。更重要的是,独特意味着你的形象、个性、知识、经验、经历中的一项或者几项是别人无法复制、无法模仿的,意味着你为这个多元的世界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和价值。

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家彼得·蒂尔在面试应聘者时都会问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蒂尔认为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难,因为每个人都在学校里接受过长期的教育,被灌输了许多被普遍认可的知识和想法,要形成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想法是非常难得的,既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而蒂尔就是要寻找这样独特的人。

他认为,创新分两种,一种是从0到1的创新,也就是创造出之前完全没有过的新东西,比如iPhone的发明就是这样;另一种是从1到N的创新,这种创新只是水平上的进步,比如iPhone诞生后,其他科技公司生产了效仿它的其他类型的智能手机,虽然使智能手机更加多元化,其中有些性能也更加强大,但也只不过是把1复制到100罢了。

显然前一种创新是根本性的,对于推动人类的进步有更大的作用,蒂尔一直在致力于投资这样的能做出从0到1创新的创业公司,而能做出这种独特创造的创业者一定是那些能独处于主流思潮之外的独特的思考者和行动者。

在战略管理领域里,很多学者认为最好的竞争策略并不是教你如何跟其他人竞争,而是开拓出一条独一无二、罕有竞争者的道路。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说:“战略的意义就在于让你远离竞争,战略不是要你做得更好,而是要你做得不同。”对个人而言同样如此,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你与大多数人相比,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那么为什么社会要给你超出平均水准的回报?

所以,让自己变得独特是通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下面是我总结的具有心智独特性的人所具有的优势:

1.在主流观点之外洞察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机会;

2.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使自己不可替代;

3.拒绝他人和大众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以更开放和自由的心态发展自己;

4.因为不必迎合社会主流而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可以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5.为大众带来新鲜的见解和启发,形成对公众的影响力;

6.具有更高的可辨识性,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

7.吸引到其他独特而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不要为了追求社会认同而做事

如果你为了被社会认同,拼命去迎合主流标准,说大家喜欢听的话,做大家喜欢的事,最后的结果是,你不是被认同,而是被忽视。建筑家保罗·谢菲尔德(Paul Shepheard)说:“主流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潮流,人在其中无法思考。”苏珊·桑塔格说,人类社会中两个最主要的偏见,是用性别和年龄来给人贴上标签,粗暴地认为,男人就应该如何如何,女人就应该如何如何,年轻人就应该如何如何,老年人就应该如何如何。

直到今天,期望个体服从针对性别和年龄的固化偏见依然是社会主流,比如人们经常会说,“一个女孩子家,要学这么多东西干吗”,会说“女人嘛,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会说“人老了嘛,遛遛狗、浇浇花就够了,折腾啥啊”。而正是这一张张标签,把人的想法限制住,行动束缚住,让人没有勇气去想、去做与众不同的事。

知乎上曾有人问:“我在高中见到了很多优秀的青年,他们知识面丰富、心忧天下、自我觉醒,但感觉他们在慢慢平庸,言必谈体制,言必谈世家,除此之外就是吃喝玩乐。在大学,曾经的高中牛人慢慢腐化,翘课又不看书、偏激又没有立场;出身富贵的没有意志、自控力和梦想;寒门的顶尖却不去学习应试之外的东西,知识面很窄。只有理想却没有梦想。这是在不断优秀中走向平庸吗?原因有哪些?”

我想这个问题用苏珊·桑塔格的一句话就可以回答:“我是个异端,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异端,但大多数人不得不选择中庸之道。”从优秀到平庸的过程中,其实有一样东西没有变,就是他们所做的所有事情,都在似乎不可避免地寻求着他人对自己的认同。

高中时代,在高考的重压下,学生们普遍在情绪上有一种叛逆、逃脱或者释放的倾向。其中的一部分学生寄望于课本外的世界,相较于其他人,他们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宏大的关切主题,而这些很容易帮助他们树立起优秀甚至“才子”的形象,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些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满足,并可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考带来的焦虑。

大学时代的游戏规则全然换了一套,“心忧天下”不再是一种可以获得社会认同感的行为,而大学中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突然让他们变得无所适从,于是他们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表现才能保持之前的光辉形象,所以就干脆自我放纵、自暴自弃起来。

他们没有树立起一个坚强的内核,一个由自我认同、自我接纳所构筑的坚强内核。当缺少可以让内心安稳下来的独立标准时,每个人只能随波逐流。而只有逃脱献媚于他人的牢笼,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尽量去做酷的事

我曾在微博上做了个小调查,问了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可以选,你更愿意做一件非常酷的事情,还是做一件可以变得非常富有的事情? ”

结果,在29位作答的网友中,有18人选择了富有,8人回答了两者都要或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3人明确优先选择做酷的事,只占到了10%,这个比例远远低于我的预期。看看选择富有的人是怎么说的吧:

A君:炫酷和富有都很重要,炫酷不一定能带来富有,但是富有有助于炫酷,所以先富起来。

B君:先选富有。有钱了我再选酷。

C君:以前想干一件非常酷的事,后来想先富了再说吧。

D君:非常富有,就可以做非常酷的事!!!我选富有。

E君:最后一个选择毫无悬念……

F君:富有就是最酷的事情了。

G君:有钱了可以做很多很酷的事情。

H君:必须是富有啊!

也就是说,当有两条道路摆在一个人的面前,一条带来财富,另一条仅仅是“酷”时,大多数人会选择财富。在他们眼里,所谓的“酷”不过是有钱的副产品,有了钱,就能买到酷,或者富有和酷是等价的。

其实他们完全不清楚“酷”的意义所在。“财富”和“酷”是两个独立的价值系统,有钱的人可能酷,也可能不酷,酷的人可能富有,也可能贫穷,但绝不存在“有了钱就可以变酷”这样的事情。正如一个人不会因为有了钱就自然具备了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一个人也不会因为有了钱就自然具备了酷的能力。

“酷”首先是一个美学标准,它具有神秘的预言性。比如科学家常常会认为E=mc2这样的公式具有某种美感,以至于认为一个公式是否具有美感可以作为某种启示,来引导科学发现的方向。

而“酷”在人生选择中所起的作用也一样,一件在当下难以准确评估的人生事件,我们并不知道它的未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但是如果它看上去是酷的,那么它很有可能就蕴含着某种你还未能预料的意义。

同时,完成一件“酷”的事往往意味着去发现或者重新发现事物的价值。这些酷事,并非专指那些可以向他人“炫酷”的事,也可以是任何一件平常的事,只要你留意它不为人关注的一面,就能挖掘出超出平常的意义,就能把它们变成一件酷事。日本哲学家高桥哲哉说“哲学式的思考就是怀疑理所当然的事物”,类似地,选择做酷的事就是怀疑理所当然的生活。

读一本时下流行的小说,并不是一件酷事,但如果你能把这部小说的寓意做出一番别具一格的解读并写成文章,就成了一件酷事;做一顿饭,并不是一件酷事,但是如果你能创造性地把中西餐的做法融汇在一起,发明几道新式菜肴,就成了一件酷事;给学生上课,并不是一件酷事,但是如果你不仅能把知识生动活泼地展现出来,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起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就成了一件酷事;做一个卡车司机并不是一件酷事,但是有一位名叫孔龙震的卡车司机,却酷得不行,他以一种狂热的态度来作画,把自己独特的职业感悟和对美的理解融进了他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作品也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酷”的反面不是“不酷”,不酷只是生活的常态。“酷”的反面是“无味”,“无味”就是重复无价值或价值被掏空的事物,如现在在晚会上表演《小苹果》 就是典型的“无味”。

最后,当我们避开了追求社会认同的陷阱,也意识到去做酷事的价值以后,我们可能便走上了因独特而成功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下面七个方法能够助我们一臂之力

1.抗拒自己的欲望,或者延迟满足欲望;

2.质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论,不盲从任何人;

3.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时段接收流行信息;

4.思考最不可能的事,为其发展出可能性;

5.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怪癖”,并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竞争力;

6.为小事物狂热,并在小事物中发现大世界;

7.开展思想试验和行动试验,让思想和行动相互激发。


SUMMARY精彩提炼

做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敢于突破种种局限,不断试错,形成自己的优势甚至是独特的知识资产。

不只在理想化的情境下去思考问题,而且要磨炼把理论融汇于现实、考量现实复杂情形的本事。

在理论与现实的充分联结中,一步步地构筑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体系,逐渐打磨出属于你个人独一无二的智识。

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而不是外界的认同,做出独立的选择,甚至去做一些酷的事情。

如果你找到了一条别人都还没走过的路,只要把这条路走完,你就赢了。

【本书金句】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能管理一家上千人的公司,经验都是在一定阶段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努力不仅是一种信念,不只是意志力的较量,它更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

■做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敢于突破种种局限,不断试错,形成自己的优势甚至是独特的知识资产。

■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而不是外界的认同,做出独立的选择,甚至去做一些酷的事情。

ps:

1、@这两天关注飞哥学堂的朋友,赠送的100本职场书籍已全部送出~

2、近期天气变换,望各位注意身体,祝大家五一快乐!欢迎大家分享、点赞、打赏支持~您的支持将是我创作的无限动力~

作者:飞哥

国内公众号运营实战导师,飞哥学堂创始人,百度文库认证知名网络营销达人,通过运营公众号帮助过20余家实体店面,策划单场活动盈利达百万余,增粉达10万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周读本书丨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qt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