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453572/5976f344a607e7c1.jpg)
父亲是地道的农民,与千万个普通从田间走出来的老人一样,一生勤俭,为了与子女近点,住在小县城,本来不大的房子,让他收拾的“满满当当”,乘他不在时,顺手给扔了几件自认为无用的东西,可是没想到,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又被捡了回来。这样的事,要在以前,肯定会和我大吵一场,而今看到他的精神头远不如从前,或许是看到我也到了教子的年纪,不再说我了。只是在我不在的时候,在母亲面前报怨几句,母亲也是事后悄悄说给我听。
家里的生活废纸,他都留下来整正理好,去换点钱。为了让他高兴,也帮他收集……有意买些花花草草回来,让他浇浇水,动动手。找些简易的菜盆,种几盆几个月才能吃上几盘的青菜,他像宝一样的待它们。日子一天天老去,简单的生活,闲不住的他们,为守候子女的归来,尽力把日子过得充实。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家里装了空调、暖气,不舍得开,为此说他们,他们的理由让人无法辩解,室外与室内的温差大了,他不适应。为了他唯一的爱好,怕吵着家人,在室外弹琴,把自己冻病了,严重的感冒让他说话很困难,看着他疲惫的身影,叹岁月的无情,只能静静的陪他坐着,想着时间能走得慢些……
父亲虽然只有小高水平,(那个所代上过高年级小学)在乡间几个村子里,也是有名的明白人,想着他经常说的几句话,十分憾颜。
吹糠见米。
乡间原来把稻谷碾成米,需要借风把米和糠分开,量少的时候,用簸箕一边吹一边簸,得到白米。父亲不知是从别人那听说还是自己想到,经常拿这个事讲,做事情要学会看事情的本质,如米和糠在一起,一要学会动脑筋,想办法,怎么让它得分开,得到你想要的。二糠混杂于米中,而且浮于其表面。只有把糠吹去,实质性的东西才可能显现出来了。在簸的过程中善于把握糠,并通过“糠”得到“米”。
吹糠见米。小时候经常看到的一幕,细思起来,一言值千金。正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学问。”他常说:“做事情要经常想想,脚踏实地,尽量做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吹糠见米,虚的东西不长久。”
朴实的道理,从生活中来易,到生活中去难。多年之后,陪一位学者聊做事之道,他也给我讲起“吹糠见米”的故事,有些道理是永不会过时的,却在于你的理解。纷繁芜杂的社会,“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吹糠见米,沙里砺金。
2019年2月1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