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
农村这项陋习毁掉1000万的妇女生活!

农村这项陋习毁掉1000万的妇女生活!

作者: 微吟相呷 | 来源:发表于2019-04-10 18:31 被阅读12次

01。

在我8岁之前,一直渴望姥姥能给村子里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帮忙,喜事是为了开心,哪怕是丧事,我也能在姥姥的关照下,吃顿比在席上饭菜更好更多的食物。

这样一个愿望,在小时候,应该比要一个玩具、一块糖果更开心的事情了。但是姥姥从来没有满足过我。

姥姥一辈子从没有提及过要为婚丧嫁娶帮忙。

我舅舅结婚的时候,我姥姥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家里人都去帮忙了,唯独我一个5岁的小姑娘,喜欢缠着姥姥,让她和我一起去看舅舅的花媳妇儿。

那是和我姥姥家在一个祖系的舅舅,姥姥从小看着他长大,仿若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那时候家境都还不富裕,姥爷在棉花厂有份公职,月月有工资,家里种着几亩田地,月月收入有盈余,生活可观,是村子里数得上的有钱人。姥姥几乎每个月都会炸上一次油条,割块猪肉,改善生活,每次,这个将近20岁的舅舅都会被姥姥叫来吃油条,喝肉面条。

姥姥坐在屋子里,我拿着镜子在摆弄我的小辫子,生怕发卡上的花儿脱落,频繁的欣赏自己的美貌。

“姥姥,你怎么不去啊?”我问姥姥。

姥姥坐在堂屋的小板凳上,看着院子里跑着的的鸡,它们时而相互角逐,时而寻觅着地上的麦余,在冬日的暖阳下奔跑,十分自在。

“我呀,我身体不好,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瞎添乱!”姥姥推辞。

“每一次我都见别的小朋友去玩儿,吃饭的时候,她家人都给她们盛好多好吃的,因为她们家人都在那里帮忙呢!我也好想你去帮忙,然后也给我盛好多好吃啊!”5岁的我,哪里懂得什么人情礼节。

“那你不是也在桌上吃吗?不都一样的饭菜吗?”姥姥说。

“那怎么能一样呢?我觉得那样的饭菜会更好吃啊!我好羡慕那些小朋友啊!他们一定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我说。“姥姥,你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给人家帮忙啊?”

姥姥沉默了。

02。

后来,姥爷时常给我讲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个人叫陈立,家里特别穷。有一天他听说一个亲戚要结婚,但是并没有接收到亲戚的邀请。但是他出于礼节,便主动上门随礼,中午去吃喜宴的时候,恰巧遇到这办喜事的亲戚,他正想开心的上前祝贺,却没想到被亲戚拉倒了后面的厨房。

亲戚说:“今天,你就别坐桌吃饭了,你就在这后面的厨房来吃吧,这里没什么人出入,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会找人给你送来的。”

陈立不解,怎么好端端的不能在喜宴上吃,偏偏被拉倒这么偏僻的地方吃呢?便开口问这个亲戚。

亲戚很生气的回答:“你看看你穿的破烂衣服,本来我是没打算请你这穷亲戚的,没想到你自己跑来了,真是的!”说完,便甩脸子走了。

陈立哑口无言。中午的时候,有人来专门为陈立送饭,陈立看着饭,越想越生气,家里穷穿的破,难道就要躲在一个地方偷偷摸摸的吃饭吗?

然后,他把饭菜摔了一地,走了。

姥爷给我讲了这个故事后,并没有说什么,但是我再也没有向姥姥提起:我多想像别的小朋友一样,也能在后厨吃好多好多好吃的,再也没有过。

可是这个故事姥爷却时常给我讲。随后几次讲后,都会向我解释其中的道理,有教我学会礼节的,有教我学会有骨气的,有自尊的。

再以后,我每次去红白喜宴,都表现出一副端庄的举止,老老实实的吃席。

 03。

去年,我堂哥结婚,母亲还在县城做工,我放寒假给母亲帮忙。父亲打电话叫我回家参加堂哥的婚礼,我又开始缠着我的母亲,并借口“母亲不去,我也不去”的理由拒绝,父亲拗不过我的执著,只好挂了电话。

母亲也像姥姥一样坐在板凳上,看着冬日下的景物,有枯草,有无叶的树枝,还有慢慢发热的太阳,一点一点的向外输出热量,像是在延续冬日枯草的生命力,鼓励冬日萧瑟的树枝,勇敢的生活。

母亲开口说话了:“你回去吧,那是你亲大伯的儿子结婚,是你哥,你放假了,不回去参加婚礼,总显得不好看的。”

我依旧执拗:“那有什么不好看的,你就给他们说,我还没有放假呢,回去不了,参加不了婚礼!”

母亲依然温和:“你好歹也是大学生,要学会知书达理,要是让人家知道,你连基础的礼节都不做,非笑话你不可。”

“那你为什么不去啊,你这边也不是特别忙,可以请下假嘛!”我央求。

“家里是不允许没有儿子的妇女参加婚礼的,那是不吉利的。”房子里安静了,母亲突然说出这样一句话出来。

“为什么?这是什么习俗?”

“你小时候在你姥姥家生活,你见过你姥姥去给婚丧嫁娶的帮过忙吗?”我沉默了。

“在农村里,家里凡是没有男孩的,都是不允许帮忙的,没有男孩的家庭是被认为不吉利的,这也会影响结婚的新人下一代的生育,农村喜欢男孩,咱们家里就你们姐妹两个人,别带了不好的风气,影响了她们的子嗣。所以,你还是回去吧,别拗了。”

堂哥举办婚礼的那一天,我终究还是回去了,那一天,有很多人向我询问我母亲。诸如“你母亲怎么没有回来啊?”之类的话语,我听的最多。

我都以“母亲忙,请不了假”为由,然后,再摁着心中泛滥的痛苦,一一回绝了。那一天,父亲给堂哥装红包的时候,我亲眼看到他数着一张又一张的钱,特意从银行调换的新钱,整整齐齐装进了红包里,那是两千块钱,父亲还是觉得微不足道。

我还深刻记得,过年的时候,母亲受父亲的嘱托,去大娘家问候,大娘带母亲参观哥嫂的婚房,拿出婚纱照给母亲欣赏,打开柜子看定制的婚纱、旗袍。我母亲在我和妹妹声音的嘈杂下,愈发的沉默。

2016年,姥姥病逝,她生前一直嘱咐我母亲再生一个男孩,免得像她一样的遭遇......

相关文章

  • 农村这项陋习毁掉1000万的妇女生活!

    01。 在我8岁之前,一直渴望姥姥能给村子里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帮忙,喜事是为了开心,哪怕是丧事,我也能在姥姥的关照下...

  •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身上沾染着那个年代我外公遗传给她的一些在我看来是陋习得不能再陋习的习惯。 她有着强...

  • 农村的陋习

    从上个月底停了几天的宽带,所以没有更新。今天开始坚持一天一更,以完成任务。 1、书记员小马对我说:你知道吗?女儿坚...

  • 农村的陋习

    回老家,正好遇到村有三位老人去世,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一位是邻居,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刚到家的几天,看到老奶奶总是孤...

  • 农村陋习(2)

    “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音”,说的是各地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语言标准。想想我们这里的农村,各种风俗习惯也是醉了,如“...

  • 颇感概的农村陋习

    说一个最近颇感概的农村陋习吧。 前几天清叔的父亲过世了,鞭炮和冲天炮,从门口摆到了下葬的地方,上千米的距离啊,据说...

  • 办案纪实文学之《换亲》

    换亲这种陋习是很早以前的事了。解放前的农村不但有换亲的习俗,还有童养媳的陋习。这些陋习的形成,是有深刻的历史原...

  • 农村换丧嫁娶办酒席,实则是变相敛财?

    近日,安徽省某市为了应对农村随礼之风泛滥,转变观念,革除陋习,出台了《关于开展树新风、改陋习、促脱贫的意见》,规定...

  • 培养留守儿童的卫生习惯,先从孩子的监护人做起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文明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一些陋习,尤其是生活卫生习惯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改观。留守儿童...

  • 恶臭的中国农村陋习

    中国的小农经济和宗族观念在国家现代化快速发展下,逐渐崩溃!旧有的道德规范崩塌,而新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善。 在这一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农村这项陋习毁掉1000万的妇女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vo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