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看场电影
情书时代的爱情

情书时代的爱情

作者: 石甫寸 | 来源:发表于2018-08-01 18:21 被阅读5次

  建国是在深夜的时候才回的家。砰地一声关门声在寂静的深夜显得十分突兀。一直鸣叫的蟋蟀也闭上了口。晓慧知道他一定又喝了酒。晓慧没睡着,她一直在听蟋蟀的鸣叫。建国晚归的夜里,晓慧就睡不踏实。刚朦朦胧胧地想入睡,很快又会醒来。

  晓慧闻到建国身上的酒气了,但她没有睁开眼。均匀地呼吸装着睡着的样子。一把大手忽然抓住了晓慧的乳房。每次建国喝了酒后就想跟她办那种事。晓慧使劲甩开了建国的手。低声说:“小宝,刚睡着。你弄醒他了。”这时,建国已经钻进被窝了。晓慧翻转了身躯,背对着建国。建国的手还想去抓她的乳房。被她用手臂挡住了。

   “石生回来了,你知道不?”建国说:

   晓慧没有出声。

“上几年大学白上了,我还以为他能有出息。到头来还不是回来跟我们一样当农民修理地球。”建国说话时浓烈的白酒气味刺激得晓慧的鼻子想打喷嚏了。

晓慧悄声说:“你快去刷牙吧!”

“今天就是跟石生一起喝酒的,还有老扁。咱班男生就我们三个在村里了。我想让他来咱家厂里打工。这批蛤蟆马上要采卵了,正好人手不够。”建国的手终于抓着了晓慧的乳房。

“听说他不是在宣城上班了吗?怎么又回来了。”晓慧说:

建国板正了晓慧的身子。一条腿已经抵住了晓慧的肚子。晓慧一把将建国从床上推了下来。小宝醒了,哭声在深夜里显得异常嘹亮。晓慧赶紧把小宝抱进怀里。这才止住了哭声。

建国从地上爬起来,红着眼睛说:“你现在还想着他呢?你说……”

晓慧不理他,只顾着哄小宝。

“要不是王思道个老混蛋,你俩还真是天生的一对。”建国恨恨地说:

“你快去刷牙。”晓慧放平了小宝后说:

   时间回溯到八年前,那时候石生是镇中成绩最好的学生。用初三班主任王思道的话说。杭版镇中学已经好多年没出过像石生这么优秀的学生了。在课堂上,王思道讲一个问题后都会用询问的目光看着石生,如果石生点点头。他就安心地讲下一个问题。如果石生也用同样的目光询问他的话。王老师就会停下来说道:“同学们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可以讨论一下。”在老师们的眼中,石生是这一届毕业生中最有潜力读高中,上大学的学生。其他的学生都是在这混日子。

班里有不少女生都是喜欢石生的。这一点石生是知道。在镇中上学的石楼的学生不少。因为离家比较远。所以他们的午饭是在学校的食堂吃。吃午饭时总有女生凑在石生身旁。

“我妈腌的酸菜你要不要尝尝”

“我的豇豆更好吃,石生快来,姐给你留着。”

这时,石生就不好意思了,红着脸不好去吃,也不好拒绝。他知道这些女孩大都是订过婚了,有了婆家。

建国如愿后猪一般的睡死过去了。晓慧起身洗了洗建国留在她体内的液体。重新躺到床上后怎么也睡不着了。建国的鼾声一声高过一声。

往事一幕幕的浮上了她的心头。

她忘不了第一次收到石生情书的上午。那是在一个春天。教室外飞满了柳絮。像是在下一场大雪。课间操时间,因为身体不舒服。晓慧给体育老师请了假。她无事可做就翻开了自己书包的夹层。那里面安安静静的躺着一封用信封封好的信。她不知道这封信跟了自己几天。她已经好多天没有打开自己书包的夹层了。这封信晓慧刚读到第一行的时候就知道是石生写的了。那干干净净的楷体在她认识的男生中也只有石生能写出。怪不得这几天石生老是躲着她。本来石楼的学生放学后都是结伴而行。这几天放学铃一响,石生就匆匆的收拾好书本离开。等晓慧他们出去的时候。石生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

这封情书晓慧一直保存着,尽管之后他们还互通了多次情书。而现在却找不到了,嫁给建国后,三天回门的时候,晓慧发现自己上学的书全没了。那封情书一直夹在她的书里。晓慧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说,卖给你收破烂的,你又不上学了还留那些书书本本的干什么?在这个家里再没有晓慧的一点东西了,连一双袜子都没有。晓慧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瓢被泼出去的水。

在那封情书里,石生说他昨夜梦见了晓慧。然后一直到天亮都没睡着。石生还说他是实在忍不住才给她写这封情书的。最后石生鼓励晓慧要好好学习,争取跟他一起考上县里的高中。在那个柳絮飘飞的春天里,晓慧读完那封情书后心情异常地兴奋。她觉得自己也是一朵柳絮了,可以在这明媚的春光下肆意的舞蹈。

   石生仍然躲着晓慧。有时在班里,晓慧盯着石生看。石生倏地一抬头看到晓慧在看他。他赶忙低下头。躲开晓慧的目光,仿佛自己做了对不起晓慧的事一样。这跟杭版镇中学的男孩子有着截然地不同。经历了青春期的躁动,每天下午放学后总有一些男生骑在自行车上,一条腿撑住地另一条腿斜跨这杠上。有女生经过他们会吹出响亮的口哨,或者一个男孩追女孩的话,大伙就有人喊男生女生的名字,有人喊我爱你。而这个男孩一定要请大伙吃杭版镇北吴寡妇的麻辣毛蛋。

   晓慧没有想到有一天下午放学后,火烧云染得半边天都红透了。当她经过校门口时会有几个她不认识的男生不怀好意地朝她吹了几声尖利的口哨。晓慧加快了骑车速度。把跟她一路回家的石生远远地撇在后面。可她快走到拐角处分明听到这些男孩子口中喊着她的名字和褚建国的名字。晓慧认识那个住在村东头老褚家的独生子。长着一对招风耳,满脸的青春痘就像发霉的大米。个子高得似山贼。晓慧不止一次的细致观察自己的丈夫,当年的青春痘在他脸上留下坑坑洼洼的痕迹。一副招风耳显得有点风风火火。她无论如何也不能从他身上看到当年那个在校门口堵截她的褚建国。

   就在那天第一次有男生在校门口喊晓慧的名字。她把自行车骑得飞快。出了杭版镇石生才赶上她。石生好像有点生气,他说,你怎么跟这些坏孩子混在了一起。我们现在要以学业为重。如果考不上学就只能回家当农民。晓慧看到石生说到那些坏孩子的时候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笑容。他严峻的面孔显得更加的瘦削不堪。晓慧使劲地点着头,说,我都没想过要考大学,现在数学课我都听不懂了。再说那些混子我根本不认识。我要能考上大学,太阳都从西边出了。石生朝她大声呼喊,一切皆有可能,就像宣誓一样。

   这几件事发生过之后才几天,晓慧就在书包里发现了那封没有署名的情书。已经有一周石生没有跟她一路回家了。石楼在杭版镇中上学的学生有七八个人,他们喜欢结伴而行。这天下午放学,石生又像往常那样飞快地收拾东西的时候,晓慧喊住了他。这道数学题课堂上我没听明白。你给我讲一下把。晓慧的脸上飞满了红霞。等石生讲完这道题的时候。班级里只剩他们俩了,教学楼里空荡荡的,校园里也是空荡荡的了。晓慧在收拾书本的时候故意将那封信拿出来抖了抖。放在书本的最上面装进了书包里。晓慧看到石生的脸红了,时不时的用手去插拭没有一丝汗液的额头。

   回去的路上,石生把自行车骑得很快。他仿佛要甩掉晓慧。但晓慧咬紧了牙关,紧紧地跟在他后面。一路无语。晓慧决定给石生写回信了。跟石生分手后,晓慧没有着急回家。她去了村口的小卖部买了一沓印着蓝色牵牛花的信纸。又买了几个信封和一瓶固体胶。吃过晚饭,姐弟们都在东屋看《射雕英雄传》。晓慧打开了西屋的灯,开始给石生写回信。西屋没有住人,存放了家里的一些杂物。

   木晓慧的作文写得还是非常好的。语文老师王思道在作文课上除了表扬石生之外,还表扬过木晓慧。还把他们俩的作文当成范文贴在班级后面的学习园地里。可是这封回信晓慧却无从下笔。她想先用白纸打个草稿,可是写得没两行又觉得不行给撕了。索性不打了,直接写在买来的稿纸上。当她把石生两个字郑重地写在稿纸上时,她觉得屋里昏黄的灯光亮堂了不少。

   在这封回信里晓慧使用了大量的来源于《中学生作文词典》的优美词语。什么万里无云,碧空如洗,大雁南飞,丹桂飘香。她还引用了李白的《赠汪伦》。意思是他俩的友谊就像李白和汪伦一样。比那桃花潭的水还要深。同时在那封回信中,晓慧还诉说了自己在学习的上力不从心。英语现在学起来有些吃力了,数学课上能听懂的连一半也不到了。不过,她最后表示为了他们的伟大的友谊。她一定吃苦地学习,争取考上县高中。晓慧本来在信尾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可想了想又觉得不妥,就用笔横七竖八地划掉了。觉得还是不牢靠,于是找来的一团卫生纸沾了沾碳素墨水把木晓慧三个字涂抹成了黑疙瘩。

   第二天晓慧早早的到了学校。班里还没来同学。她把那封已经用固体胶封好的信放在了石生课桌斗的中央。然后掏出英语课本开始背单词。她想起昨天信中的承诺,干脆掏出了油笔一边大声的念一边在纸上快速地书写。

   过了几天,晓慧在自己课桌斗里发现了石生的回信。那封信照例没有署名。但晓慧一眼就认出了石生的字迹。这封信写得短了许多,总共两个自然段。字迹也有些潦草。在第一自然段里他鼓励晓慧不要对于学习泄气,付出总有回报。第二自然段文字让晓慧看得有点脸红。石生在信中的语言比上次更加的露骨。他甚至说了好想把晓慧抱入怀里吻一吻她的小脸。石生本来用的词是亲一亲,可他又在信上直接划了改成了吻一吻。这天上午,晓慧一节课也没听下去,她把信反复看了几十遍。

   晓慧决定要送石生一样礼物了。晓慧存了的钱快有十块了。她本来打算天再热了就给自己买一条黑色的长裙。晓慧的钱是从饭前中省出来的。每天中午她娘给她一元钱的饭钱。一份卤面条是八角,一份胡辣汤是两角。或者是馍两角,菜五角,汤两角。晓慧经常不喝汤,这样她每天中午就可以省两角或者三角的私房钱。班里的女生都在存私房钱了。有的都存到二十元了。

   星期天的上午,晓慧给娘说找同村的张美丽去写作业了。其实是偷偷的跑到镇子上。她先是想给石生买一双回力牌的白球鞋。因为她看到石生已经好多天都在穿同一双球鞋了。如果给他买一双的话,他就可以替换一下了。可是当晓慧问到球鞋的价格的时候她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最便宜的还要十二块钱。而晓慧口袋里仅有九元六角钱。最后她决定给石生买一支英雄牌的吸水笔。纯黑色的笔杆,笔头镀了金。放在阳光下熠熠发光。这支笔花去了晓慧的五元五角钱。

   周一下午放学,晓慧又喊住了石生。这次她没有问题。只是说还要做一道题,叫石生等她一下。石生拿了一本练习册。坐在了晓慧的身边。班里的学生都走完了,又过了好大会儿晓慧还没有走的意思。石生有些坐不住了,他用手里的笔敲了敲晓慧的后背。说,再不走回到家天都要黑了。晓慧轻轻地说,那就走呗。

   学校门口那一群男孩子还没走。褚建国脸上的青春痘在霞光下像一朵朵含苞未放的桃花。他的脸上挂着类似于白痴的笑容。他们勾肩搭背地站着,就像一对惨败后的士兵。自行车早扔在一边了。当晓慧经过时,这群痞子竟按照高低个儿排起了方队。异口同声地喊着她和褚建国的名字。褚建国站在一边,右手反复抚摸着他刚剃的青瓢葫芦头。他看到晓慧时朝她招招手,笑得更像一个傻B了。

   晓慧看也没看建国一眼,她时刻听着身后石生脚步声。那脚步声和自己的心跳是同样的旋律。可是有那么片刻石生的脚步声淹没进了这群男生高亢的呼喊声里。那时她觉得自己的心跳也停止了。走出杭版镇,晓慧看出石生生气了。他把自行车骑得飞快,也不理晓慧。晓慧也把自行车骑得飞快。有一下晓慧轧住了路上的半块砖头。自行车险些滑到。可她也没有减低速度。石生拉不下来她。等到了石楼村时,夜幕已经降临了。三月的乡村黄昏里是可以看到炊烟直的。一朵一朵的好像长在石楼村上的大蘑菇。晓慧看到石生停下来后就开始紧急的刹车。“兹”的一声刹车响后他们并排站到了村口了。

   石生说,你叫我等着你,就是为了叫我看褚建国追你吗?你是个感情骗子。我不该……石生欲言又止了。晓慧看到石生因生气而浑身发抖的样子。心里有种从未体验过的甜蜜感。她想故意地气气石生。就说,前几天建国哥的娘托了媒人去我家了。话音未落,晓慧看到石生的脸开始急剧地变形,五官扭曲成了另一个人。他吼道,你答应他了。晓慧其实没说瞎话。褚家的确托了媒人去木家说媒。但被晓慧拒绝了。晓慧没有回答石生。石生又吼一声,你答应他了。晓慧若有所思地说,正考虑呢。石生这时纵身从自行车上跳下。一把搂住了晓慧的脖子,嘴已经亲到脸上了。他边亲边说,你是我的,你是我的……晓慧被这巨大的幸福感笼罩住以至于说不出一句话来,她任凭着石生的口水流进自己的脖子。

   当晓慧看到东半边天有星星露出头的时候。石生才松开了她。石生面带愧色。仿佛刚才的行为对晓慧有了极大的侮辱一样。他说,你知道的,我是要考高中上大学的。我爹是不会找媒人去你家的。晓慧低着头不看石生,说,我跟你一起上高中考大学。说着晓慧就从书包里拿出那杆英雄牌吸水笔。

  “我家一个亲戚送给我的,我不喜欢用这样沉的笔。还是你用吧!”晓慧把笔塞到石生的手中。

   石生没有拒绝,接住笔借着星光看了看说:“这笔真不错,如果买的话,至少也要三元钱。”

   晓慧点点头又摇摇头。

   鸡叫三遍的五更时分,晓慧才迷迷糊糊地有些困意。建国长吸一口气后鼾声停止了。晓慧正要睡着,就听见建国窸窸窣窣起床的声音。最近一个月母蛤蟆要采卵,建国几乎都是天不亮就去养殖场了。厂子是建国和老扁合伙开的。第一年母蛤蟆受孕期由于不懂人工授精的技术。赚的钱全部都是本里的。第二年建国和老扁吸取了经验,特意去外地学习了人工采卵受孕技术。这一年他们两家都翻盖了房子。第三年,两家都买了桑塔纳。尽管他们的养殖场就在村头。车也十天半月不开一次。可建国说,我的车跟镇长的车除了牌照其他的一模一样,就是不开它也能给我撑个脸面。

   蛤蟆学名蟾蜍,外貌奇丑。眼珠凸出到眼眶外面了。肚子下坠,四肢粗短。最吓人的是它身上的皮肤竟是疙疙瘩瘩的往外流着毒液。特别是母蛤蟆,个子很大。就算是带了橡胶手套,敢摸它的人也不多。晓慧记得五年前,建国兴致勃勃地向她传授人工采卵技术的时候,建国抓住一个大个子的母蛤蟆,那母蛤蟆朝晓慧伸了一下舌头,又挤了一下眼睛。“古瓦,古瓦”连叫两声后就朝晓慧喷毒液。晓慧当时就吐了。从此晓慧就很少进养殖场。就是去也不敢再进一进那养殖大棚。

   吃过早饭,太阳已经升到树梢了。又是一个好晴天。万里无云,碧空如洗,大雁南飞,丹桂飘香。晓慧想着上学时候学的一些优美词语还有那些没有忘记。她决定带着小宝去建国的养殖场去耍耍。她没有什么目的,可没有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建国。建国考上县高中后,平时很少回家。回来后他也闷在家里不外出。有时遇到了,也装着没看见一闪而过。有几次都是晓慧泪光闪闪地看着石生消失在视线里。后来石生去北京上了大学,见他一面就更难了,晓慧已经记不清她有几年没见过石生了。

   养殖场里有一块空场地,旁边是仓库。她把小宝从手推车里抱出来,教他学走路。小宝攥住晓慧的食指,路走得有模有样。可她把手一收回来。小宝哇哇大叫后就倒地啦!晓慧被儿子逗得哈哈大笑。建国和老扁的桑塔纳并排停在这里。什么时候来这两辆车都擦得锃黑发亮。趴在地上的小宝竟自己站起来了,他朝爸爸的车走来。这时,晓慧从车的倒影上看到有个男人朝他走来。她猛一转身,石生已经走到她身后了。晓慧看到石生的脸都红透了。

   “玩呢”石生给晓慧打招呼。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晓慧无话可说,明知故问。

   “哦!十多天了。这是你的儿子,长得真像你。”

   说到儿子,晓慧笑了。“人家都说像建国,是鼻子还是眼睛像我啊?”晓慧反问道:晓慧看到小宝在朝石生笑。

   石生愣住了,想了想说:“神情像。”

   小宝自己爬起来后没走两步又跌倒了。晓慧慌忙去扶儿子了。石生匆忙地朝仓库走去了。不一会儿,晓慧看到石生推了一车饲料朝养殖棚的方向走去。他的背影还是那么的瘦削不堪。左脚外撇的毛病一点也没改。今天晓慧看到的在石生的背影在她心里感觉是那样的陌生,仿佛他从来没有出现在自己的记忆中一样。现在的晓慧满心想的除了小宝还是小宝。

   傍晚,建国回到家。狐疑地问:“上午石生给你说啥呢?”晓慧知道他的疑心病又犯了。建国也算疼晓慧,钱随便她花,可就是见不得她给男的说话。他必定要打听个水落石出。有时晓慧的回答他不满意的话,他就会从腰间抽出晓慧买给他皮带朝晓慧的身上抽去。事后,再跪着向晓慧道歉。

   晓慧不想理建国,可又不敢不回答他的提问。就说,夸你的车擦得亮。还有呢?建国追问。晓慧说,他说小宝长得像你。建国笑了。说,我的种不像我,还能像你石生。晓慧知道今天建国不会抽皮带了。

   吃饭的时候,建国问晓慧,你现在不会还想着石生吧?当年你俩的破事,整个杭版镇中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晓慧抿抿嘴,没有回答建国的问题。建国开始喋喋不休的说起来,我还以为石生这小子出去上学还能有出息,这次回来是混打锅了。钱没挣着不说,连个媳妇也没领回来。也不知是咋混的?丁店的大傻子的二儿子在外面上大学,每次回家都带不同的对象。我从来没见石生带女孩回来过,他不是还惦记着你吧!建国又将话题转来了,晓慧觉得很无聊,就说,我去里屋喂小宝。你吃罢自己刷碗。建国见晓慧要走,就说,你别走啊!我的话还没说完,我听说石生这次回来是订婚的。

   石生回来的确是订婚的。大学毕业快三年了,眼看着一起毕业同学们好多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石生怯懦的性格在大学里并不招女生喜欢。大学四年也没有恋爱。等毕业后女朋友更难找了。同事也给他介绍过几个,见面谈话不到十分钟。女孩的话题就要转到房子,车子,票子上。这第一关就把石生给打倒了。石生的父母死靠农业身体也不好。拿出钱来在城里买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石生的工作也不顺利,前前后后换了几个,要么老板炒他,要么他炒老板。眼看着快二十七八了,工作爱情全没着落。石生时常回忆上初中时跟晓慧相处的日子。那时候的爱情来得如此简单和纯洁。而现在呢,爱情成了不可触摸的奢侈品。

   一天父亲打来了电话说,要在村里给他订媒。女孩是隔壁村的,初中才毕业不到二十岁。长得齐整。父亲是小学老师。石生接到电话时正跟着老板在五星级酒店陪客户喝酒。客户是东北人,长得虎背熊腰。酒量自然深不见底。老板示意石生在打一圈时,电话这时响起来。父亲在电话里说这个女孩叫春慧。石生的心砰然一动。他似乎看到穿了碎花上衣,扎着马尾辫的晓慧朝自己走来。他当即答应了父亲的请求。说,我明天就买票回家。说完,靠着马路边的电线杆子开始出酒,连上午吃的盒饭里的铁板鱿鱼都吐出来。这时,老板走了出来。拍了拍石生的背说,越吐越能喝,快点回去吧,胡总等你打通关呢。越吐越能喝……当老板说到第三个“越吐越能喝”时。石生擦了擦嘴,对着老板吼道,妈B,老子不跟你干了。现在就给你写辞职信。吼完,石生觉得心里舒服多了。

   晓慧是认识春慧的,按说还有些亲戚。春慧是晓慧堂姑妈的女儿。在晓慧记忆里那个一年到头流鼻涕,满头黄发的小丫头片子几年不见也出落成了漂亮的大姑娘了。晓慧的家族的女孩都长得漂亮。晓慧在杭版镇中上学时就有校花的诨号。迷她的男孩除了建国还有很多。有一次,她摸到桌斗里有股黏糊糊的东西。她闻了闻,那股腥臭的味道是她从来没有闻过的。

   杭版镇在订婚上是有规矩的。分为“小见”和“大见”。“小见”就是男女双方第一见面,如果相不中对方,就各自再找了。如果都相中了的话,男方家长就会托媒人去女方那里商议“大见”的具体时间。在“大见”之前男方要给女方买几身名牌衣服。只要是女孩相中的衣服,男孩是不许惜钱的。县城里的步行街服装专卖店专门宰这样的男女。买过衣服之后,离“大见”的日子就不远了。所谓“大见”就是订婚了。早早的男方就要带上礼物去女方家里。礼物的多少要看男方的经济实力。不过半头猪,一只羊是必不可少的。其他的像粉条,鸡鸭鱼,糕点,水果等等。小到脸盆,毛巾,牙刷,牙膏,香皂,镜子,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也要男方置办了带去女方家里。男方还要待客,把女方和男方的近亲都请来。吃饭时男方就要给女方彩礼了。在杭版镇彩礼有两种给法。一种是一万零一千,寓意万里挑一。另一种是一万零七千,寓意是万里挑妻。订了婚,女方就是半个男方的家人了,有的感情好的索性就住到一起。等结婚时肚子大的也不是一家两家的。

   几天后,晓慧在村里遇见了石生和春慧。按说他们还没有“大见”。女孩一般不会去男孩家里。可是春慧竟然攀住了石生的一条胳膊。这只空着的手拿着一个崭新的手机。离老远春慧就喊她。晓慧本想转身回家装着没看见他们。可现在只能迎着他们走来。春慧松开了石生。眼前的春慧,身材高挑,唇红齿白,一头乌发,貌美如花。晓慧无论如何也不能跟以前那个流着鼻涕的黄毛丫头联系到一块。真是女大十八变。今天她还化了妆。

   “姐,小宝呢?怎没跟你一起”春慧嘻嘻哈哈地说:

   “睡着了,我出来找二大娘借点酵子。你们这是?”晓慧看了石生一眼。

   “去城里买衣服了,姐,那衣服真坑人。你猜咋着?我们在网吧把相中的衣服都订了。过几天就能去杭版镇去取。足足省了一个手机的钱。”春慧快言快语,没了石生说话的机会。春慧一边说话一边在晓慧面前晃动新买的手机。

   晓慧以前听说过可以在电脑上买东西。家里买了电脑后,她也想去网购一些东西。可是又害怕万一被骗了怎么办?那玩意太虚,还是拿钱买到手的东西最牢靠。听春慧这么一说她有点蠢蠢欲动了。她本来想问网购的步骤。可是想到这一定是石生操作的。她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晓慧说:“这手机真不错,现在都用大屏了。”

   “俺家石头给挑的,一千多,国产的。各种功能都有。”晓慧忽然记起来,以前她也是喊石生石头的。晓慧转身想走。

   谁知春慧一把拉住她说:“听石头说他现在给俺建国哥干活呢,你给建国哥说叫他多照顾石头。”晓慧想不到以前那个流鼻涕整日沉默寡语的小姑娘现在变得如此的喋喋不休。她又问到小宝,问到晓慧的妈,问到春慧的姥姥,姥爷。晓慧一一应付。她甚至觉得说话的这个空儿。小宝已经醒来,正大哭着找妈妈。春慧终于问完了,晓慧长松了一口气。这时,春慧又挽住了石生的胳膊。晓慧觉得她之所以跟自己和石生这么亲密,都是装给她和石生看的。

晓慧也看出来这个小丫头是爱上石生了。

   几天后晓慧抱着小宝在村口玩,看见石生的爹拉了一马车粮食出村。老人脸上纵横交错的皱纹也掩饰不了他的喜悦。村口站着很多人,有人问他拉粮食去作甚。石生的爹甩了一下马鞭,说,俺家的小子要订婚了,我去换点钱。

   石生的爹走后,村口的人开始议论了。

   “现在娶个媳妇真不容易,也够老石为难的,还要去卖粮食。”

   “咱庄的小六子出去打工,回来领个媳妇。一分钱没花。那小子从小都会花俏小姑娘。”

   “这也是本事,石生就是太老实了。出去上这些年的学,也没找个媳妇。到头来还要他爹给他操心找媳妇。”

   “上学花的钱也够娶个媳妇了,还不如早早不上学。媳妇也有了,孩子都该上学了。”二花婶子说:

二花婶子好像想到什么,转身问晓慧:“慧妮,你家大丫头上几年级了?”

当年晓慧和石生的事,村里人都知道。晓慧觉得二花婶子问得有意思。她白白了眼,没有搭腔。

二花婶子觉得尴尬。拍拍手要接来小宝抱。晓慧说:“结婚早了也没意思。”说完,抱了小宝就走了。

   在晓慧的记忆里她最厌恶的人就是初三时的班主任王思道老师。她在一段时间里固执地认为如果没有王思道。她跟石生是一定可以走到一起的。她曾经在石生去县城上高中后的无数个夜晚除了对石生炽热的思念,就是对王思道恶毒的诅咒。一热一冷的感情折磨着十七岁的晓慧彻夜不眠。直到后来有一天,晓慧在乡间小道上跟王老师相遇了。王思道得了脑血栓。他在路上蹒跚前行,仿佛一条垂死的老狗。晓慧骑着车,带了口罩。他没有认出晓慧来。当晓慧和王思道走对面时,她分明看到王思道胸前挂着一道长长的口水。晓慧顿时觉得自己对于他的恨无所凭依了。那时候她跟建国的大女儿已经出生了。对于少年时期一段爱情的往事她也越发觉得荒唐可笑。石生上了大学的消息传到村里时,晓慧觉得这个人快要从她的记忆里消失了。可是没想到几年后石生又回到了村里。这些日子里晓慧总会时不时地想起当年的一些事。

   晓慧记得王思道不止一次地在班里谈到他著名的“金字塔理论”。王老师身高不到一米六,脸黑牙黄,讲起课来吐沫横飞。他说,我们班的同学啊!就像一个金字塔。大部分人都在塔底,你们以后就是靠体力吃饭的料。越往上人就越少,到了塔顶人就更少了。塔顶的人是就是我们社会的精英了,他们可能是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王老师每次讲完他的“金字塔理论”后都不忘补充一句。像咱们班的石生同学就应该是属于站在塔顶的人。有的同学问,王老师你自个站在塔的什么位置。王老师想了想说,最起码我也是站在塔中间的吧!没说到此处,班里就会引发哄堂大笑。

   晓慧的同桌张美丽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作家。她觉得自己也应该是这个金字塔中间的分子。最起码也不该在塔底。她在上初三那年就读完了《汪国真诗歌全集》和《鲁迅小说全集》。她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就算没有石生好,起码也要比晓慧好。可在作文课上,王思道表扬晓慧的时候顺便也提一下晓慧的同桌张美丽同学。好像张美丽作文写得好是因为她摊上了晓慧这个好同桌一样。美丽心里渐渐不平衡了。况且张美丽也暗暗地喜欢石生。有一次,她把晓慧放到石生桌斗里的情书偷偷地拿走了。她觉得只有把这封情书放到班主任的办公桌里,她的内心才会舒服一点。实际上她也是这么做的。

   一直到现在晓慧都不知道她写给石生的那封情书怎么会落到王思道的手中。就是这封情书让她在杭版镇中声名狼藉。在那个没有现代化通讯工具的时代,稍微有些文化的恋人都会用写情书的方式来寄托对对方的爱慕之情。晓慧写给石生的情书一般是不署名的,可那封落入王老师手里的情书她偏偏署了一个“慧”字。初三(1)班名字中带慧的女生就晓慧一人。

   那是一个暮春沉闷的下午,最后一节课是自习。上到半堂的时候,王思道忽然闯进班里来。纷乱的班级顿时静下来了。王老师从上衣的口袋里掏出一张纸。语重心长的对大家说,今天我给你们读一篇好文章。是咱们班的一个女同学写的。是谁你自己知道。我也不想点你的名。你反思好了主动来找我。王老师说话做事向来出乎意料,班里同学也都习惯了。

   “缘是美丽的邂逅,爱是心跳的感觉,情是心灵的交会,恋是甜蜜的思念”当王老师念到第一句的时候,晓慧的脸刷一下红了。王老师接着念道:“很久以前有人告诉我一个有关爱情的美丽传说。他说天使来的时候,爱也会悄悄降落。我总是望着星空双手合十默默祈祷,但愿那天使不要让我等太久”晓慧的头快埋进桌斗里了。“如何让你知道,是你开启了我尘封已久的心。如何让你明了,我心中的爱已被你占据。面对你,我已没有逃避的余力,面对你,我怎么欺骗自己。”王老师一直读到最后一句。晓慧的头都没有抬起来一下。大颗的泪珠把鞋面都打湿了。她心里恨透了王思道。

   第二天早读时间,石生被王思道叫去办公室去谈话。昨天王思道念那封情书的时候,石生就有点隐隐的担心。他知道晓慧在写文章的时候最喜欢使用优美词语和排比句。到了办公室,王思道先是问问石生最近学习情况怎么样?石生含糊地回答着。突然王思道话题一转,问石生是不是在跟木晓慧谈恋爱。石生心里一下明白了,昨天自习课上念的那封情书是晓慧写给自己的。石生对王思道说,我喜欢她。王思道仿佛受了极大的刺激。大拍了一下桌子吼道:我就知道你这里也有问题。你们不可能在一起的。昨天上午王思道在办公桌里看到这封写给石生的情书的时候,他还以为是晓慧的一厢情愿。有机会给她谈谈,这事就过去了。没想到石生竟然也陷入情网中。他认为石生跟一个根本不可能考上高中的女孩谈恋爱这件事是无比荒唐的。作为一个付责任的班主任他认为自己完全有必要去阻止石生跟晓慧谈恋爱。

   王思道的办公室就在教室的隔壁。那天早上班里同学都听到了王老师大拍着桌子批评石生的声音。石生时不时地给他顶一句嘴。原本喧闹的早读时间里班级变得寂静无比。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了。晓慧知道王思道的发飙是和自己有关。她坐在位置上瑟瑟发抖。就像一只深秋的小猫。

   第一节课上到半节的时候,石生才进班。他好像哭了,眼圈红红的。进班后石生也没有听讲。他趴在课桌上一直到下课都没有抬头。第二节是王思道的语文课。他进班后就叫晓慧去黑板上默写《出师表》。晓慧恍恍惚惚地站起来说还没背会。王思道说这节课你站着听吧。晓慧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书本,背上书包看也没看王思道一眼就离开了教室。快离开教室的时候她看了石生一眼,石生也在看着她。她觉得石生会跟她一起离开这间教室。事实上石生只是在盯着她,没有做任何离开的动作。离开教室后,晓慧站在走廊里大哭起来。在那个暮春的早晨晓慧的哭声异常嘹亮。从校园外的田野里都可以听到。晓慧决定再也不来上学了。

   三天后的晚上,王思道去了晓慧的家。晓慧的父亲是一个长途货车司机。晓慧是她的大女儿,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他也没有想过让女儿辍学回家,或者早早地给她找个婆家。对于女儿的辍学,晓慧的父母也没反对。他们甚至有些欣喜女儿离开了学校。毕竟她下面还有几个上学的弟弟妹妹。家里少个吃闲饭的,多少也能帮他们做些家务和农活了。

   王思道来晓慧家的时候,晓慧的父亲正好没有出车。晓慧好像听父亲说过,王思道15岁开始教学。晓慧的父亲母亲都是王思道的学生。父亲看到自己当年的老师来到自己家里。他十分的激动。赶忙把他让进了堂屋。吩咐晓慧的母亲拿家里最好的茶叶。王思道来晓慧家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把晓慧谈恋爱的事告诉他们,从一个成人的角度来看,石生和晓慧恋爱是不可能有结果的。晓慧父亲完全认同自己老师的观点。他觉得女儿大了,是该给她找个婆家了。再个就是他不希望晓慧因为这件事而辍学。女孩最起码也要上个初中毕业。他的出发点是要保护石生用心学习,不要他为了恋爱而分心。从晓慧角度来说,他既不想她打扰石生考学,也不想她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辍学。晓慧没来上学的这几天他一直为这个事纠结着。石生这几天虽说来上学了,可也是无精打采的样子。王思道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什么了,但这个想法只在脑子里出现一下就被他给否定了。不管怎样石生和晓慧是不可能的。王思道的这次家访时间也就是半个小时,这之间晓慧的父亲给他续了三次茶。王思道口若悬河的把自己的想法传递给了晓慧的父亲和母亲。当王思道离开的时候,晓慧正斜倚在西屋的门框上。晓慧的父亲喊晓慧来送送王老师。晓慧白了父亲一眼没有动身。

   辍学后的晓慧每到下午的时候她都会站到村口爬上村口废弃的炮楼上。从那可以看到杭版镇。石楼的学生放学都是一路回家的,而石生总是拉在最后面。站在炮楼上可以清晰地听见石生自行车“支钮”的声音。甚至晓慧都看到石生的自行车的后轮不是太圆了。石生骑在上面后轮左右摆动。可石生浑然不知,他竟然还唱着歌。有一次,晓慧从炮楼上下来截住了石生。石生看到晓慧后,竟然哭了起来。他拉住了晓慧的手,说,我想你了。晓慧推开了他说,你要好好学习,前途对你最重要。石生点点头,抹了一把鼻涕后说,可你对我更重要,没有你我不要什么前途了。晓慧笑了指着石生的额头说,你真是个傻帽。本来这些天晓慧躲着不见石生是因为她生气那天石生不跟她一起离开教室。可是她看到石生的眼泪后,心里的怨气顿时消散到九霄云外了。

   晓慧决定也要考高中了。她先是去学校找校长要求转班。校长是一个终身未婚的老太太。她一向反感学生谈恋爱。当她了解晓慧转班的原因后,她断然拒绝了晓慧的请求。晓慧在校长室站了一上午。校长说,木同学你还是去三1班吧,给王老师道个歉。晓慧说,校长,你不给我转班我去公社告你去。女校长笑了说,好啊!去吧。晓慧扭头就走了。当她走到杭版镇政府门口时,一位尾随她的体育老师拉住了她。这位身强力壮的体育老师告诉她,校长已经答应了她的请求。回到校长办公室,校长说,我还没见过这么执拗的学生。你转班可以,但要向我保证你能考上县重点高中。晓慧挺直了胸脯说,我保证。女校长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好好的用功吧。我们杭版镇中已经好多年没学生能考上县重点了。

   临近中招考试的二个半月里,晓慧开始了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有时晚上看书一不小心就到了鸡鸣时分。晓慧觉得自己初一的知识也有很多不牢靠的。她把以前的书都找了出来摆满了床头。这段时间,她跟石生因为不在一个班里。见面也少了。有时放学回家在村口遇见了。石生照例还是要抱抱她的。有一次他们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晓慧明显感到有什么硬硬的东西抵住了自己的小腹。她问石生,石生说是钥匙。说着就从下身摸出一串钥匙来。在晓慧的眼前晃荡了。

   石生去县城上高中了,晓慧决定去杭版镇中复习。她的这个决定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晓慧的大妹晓佳上到初二就不上了。晓佳要晓慧跟她一起去上海打工。晓慧的父母觉得晓慧今年都十七了,是该找婆家了。在杭版镇女孩过了二十就是剩女了。找婆家也要打折的。建国初中毕业后就央求父母找媒人去木家提媒。媒人已经去过木家了。晓慧的母亲还没有吐口。有一次晚饭时候,母亲小心翼翼地给晓慧说建国其实是个不错的孩子。他爹的油坊一年也不少赚。就建国一个儿子,以后家业都是他的。晓慧说,我跟褚建国根本不可能。我要去上高中。如果你们不同意。从明天开始我就不吃饭了。母亲只当是女儿的气话。谁知三天后饿得奄奄一息的晓慧终于从母亲那里要来了学费。

  晓慧去学校复习的三天后,建国也去学校复习了。当他搬张桌子坐在了晓慧旁边后。他的课本就没打开过。上课就是睡觉,口水流了一桌子。有时去上学连书也不拿。冬天黑得早,下午放学后天都擦黑了。杭版镇中门口新一季的小混子照旧在学校门口呼喊女生的名字。从杭版镇到石楼村还有一段距离。建国总是默默地跟在晓慧身后。等她到了家,他才回家。有一次建国对晓慧说,我俩是杭版镇中有史以来仅有的两名初三复习生。

   当石生去了县高中就通过信件和晓慧联系。在信里他鼓励晓慧一定要好好复习,争取明年考上县高中。在第一个月他给晓慧写了4封信,第二个月写了3封信,第三个月写了2封信。现在到了十二月中旬了。晓慧还没有收到石生写给他的信。她决定去县城看看石生去。1998年的12月15日天降大雪。晓慧下了通往县城的汽车。已经到了中午。天阴得像锅底一般。阴冷的北风卷着雪花专门铺上行人的面。晓慧给石生买了一双灰色的毛线手套。当她把手套揣进怀里的时候她觉得身上暖和多了。 她按照信上的地址找到了县高中时,正赶上中午放学。学校门口走读的学生和卖饭的小贩乱成一团。晓慧问了五个学生才找到石生的班级。石生的班级在破旧的教学楼的一楼。班级前面有一个大大的花坛。里面的灌木全被雪厚厚的覆盖住了。好像一个个沉默的老人。班内只有几个同学抱着馒头在吃午饭。晓慧瞅了瞅没有石生。她就站在班级的后门外面等。她把买给石生的手套带着手上来回的搓着手,她的手冻得快没了知觉。不一会儿,她看到石生端着两个饭缸来了。在石生身后跟着一个女孩,女孩的手里拿着馒头。石生没看到她。他只顾和女孩说笑着朝班级走去。她看到石生手上带着一个跟她买的一模一样的手套。等石生看到晓慧的时候。晓慧的身上已经落满了雪花。石生惊讶地说,你怎么来了。晓慧没有回答。她把手套已经揣进了怀里。石生身旁的女孩问石生她是谁啊?石生想也没想就回答,是我表妹。女孩对晓慧说,还没吃饭的吧!一起吃吧!说着就塞给晓慧一个馒头。晓慧抱住馒头狠狠地咬了一口。女孩哈哈大笑着对石生说,你表妹跟你长得一点都不像。

   回到杭版镇的第二天,晓慧见到建国后对他说,你回家找媒人来我家提亲吧!因为晓慧和建国是同学,“小见”的程序就省略了。1999年春节前,世代靠磨油为生的老褚家和做货车司机的木家结成了亲家。“大见”后那个晚上。建国把晓慧拉倒村外的歪脖子柳树下。他把一双粗糙冰凉的大手伸进了晓慧的胸前。他一边揉搓着一边用呆滞的目光盯住晓慧问,你到底跟石生办没办过那种事?晓慧没有回答他,大颗的泪珠砸在建国的脸上。

   石生和春慧的婚事黄了这件事,晓慧是在大年初二带了红妮,霞妮和小宝回娘家后听母亲说的。其实春慧这小妮子看上了石生。可是她家人执意要石生的爹给翻盖房子。要求盖二层且是带套间的楼房。老石满足不了春慧的娘的要求。春慧的娘家人说了,什么时候盖起楼房什么时候“大见”。当母亲说到石生的婚事时,带着一种看笑话幸灾乐祸的语气。好像他到现在找不到媳妇是他咎由自取的。晓慧说,他不是跟着建国干的吗?怎么没听建国说,这么大的事。晓慧多多少少还是为石生感到悲哀的。他婚事黄了第二天就离开了杭版镇。你不知道吗?母亲睁大眼睛惊诧地看着晓慧说。好像她说的这件事晓慧应该早就知道的。晓慧摇摇头,心想:对于石生离开的事建国对她只字未提。建国终究还是不相信自己。

   过了年下了一场雪后,天就暖和了。今年天暖的真早。杏花开了,李花开了,桃花开了,连苹果花也开了。杭版镇中学外原来破旧的街道现在建起了一排赞新的门面房。卖毛蛋的吴寡妇嫁给了杭版镇中看大门的张大爷。他们在学校门口租赁一间小门面,兼卖烤香肠和铁板鱿鱼。杭版镇中的孩子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吃吴寡妇的毛蛋,打赌输了是一定要去吴寡妇那里“散尽千斤”的。这年春天让晓慧最高兴的事是小宝学会了走路和喊爸爸妈妈。关于石生这个人就是在晚上失眠的时候她也不会再想起了。

   初夏的一个下午,晓慧抱了小宝在村口玩耍。晓慧让小宝手拿一根竹竿自己装瞎子让小宝拉着走路玩。晓慧真的闭上了眼。她感到有人挡住了小宝的去路。睁开眼看,原来是石生和春慧。那个下午十分的闷热,春慧只穿一件短衫。她微微隆起的小腹已十分明显。春慧摸了摸小宝的脸后,对石生说,还是儿子好玩。

                                    150630

相关文章

  • 情书时代的爱情

    建国是在深夜的时候才回的家。砰地一声关门声在寂静的深夜显得十分突兀。一直鸣叫的蟋蟀也闭上了口。晓慧知道他一定又喝...

  • 学生时代的爱情——情书

    我想的——只是和你在一起。 生活着, ...

  • 帝国cms爱情祝福情书网源码

    帝国cms爱情祝福情书网源码,栏目有伤感情书、搞笑情书、经典情书、浪漫情书、告白情书、英文情书等。并且提供非常有特...

  • 春晚

    严肃的说,如果我是春晚导演,应该有个节目会是真情流露类,爱情的吧。像民国时代的爱情,爸爸写给妈妈的情书。奶奶写给爷...

  • 让人怦然心动的文字

    孩提时代的你是否有过怦然心动?那时的你是如何处理的?直接表白还是写小纸条(情书)表达爱慕呢? 关于孩提时代的爱情 ...

  • 从读书笔记里体会情真意切

    《爱情就是堆积如山的笔记》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在青春期的时代里,男孩子给女孩子写了很多的情书,最后这些情书全...

  • D46+3组文澜+《这些人,那些事》读书笔记4

    今天阅读《这些人,那些事》第四辑“一封情书的重量”。这一辑讲了学生时代和战争时代的恋情。 爱情的起因有时候很奇妙,...

  • 6、一封情书

    生活中只要有爱情,便会有情书。最近在录制《中外名人爱情书信》,从炽热的字里行间,可见Ta们对信仰的苦苦追寻...

  • 希望所有的爱情,都不会输给距离

    刚刚看完小情书,这期的故事讲了学生时代的爱情,却因为异地恋而渐渐变得疏远,男生劈腿,女生痛苦的选择了分手。 很...

  • 【怦然心动】小小倪:等风也等你

    歌曲—勇敢爱情 我正在参加怦然心动·邂逅你的11封情书——1111情书交友创作大赛,快来给我写情书吧。 昵称:小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书时代的爱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wr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