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行(二)

作者: 临湖风 | 来源:发表于2021-10-10 14:49 被阅读0次

来到南苕园,大石头后杨柳依然翠绿。踏上行春桥,一池的荷花没有了往日的风采,但依然似乎笑着迎接我们。

荷花池旁边是南苕胜境遗址,同事张厂站在门口,一只蝴蝶匆匆飞过,我快速按下了手机拍照。

门口有文保碑,2003年被评为湖州市文保单位。右边的墙上有老舍之子舒乙的文章《最好的江南小镇——荻港村》

走进南苕胜境,一座五孔长桥静静地卧在八角放生池上。门口介绍牌有介绍说,“五孔长桥走一走,人寿超过九十九。”走上五孔长桥,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开了花。

南苕胜境建于始称乾嘉盛世的年代。当时是一座建筑群,其中以云怡堂,积川书塾最为有名。嘉庆十年,嘉庆皇帝钦赐国加封,御书 “ 玉清赞化” 匾额,现为遗迹。

积川书塾
积川书塾原为荻港章氏私家书塾,荻港章姓是村里的名门望族,章氏第六世霞桴公嘉猷弟兄三人,有鉴于科举考试为读书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事关个人荣华富贵和家庭荣宗耀祖,因而重视教育、培植子弟,代代相传。族中的章咸文曾亲自执教,将其子乃焯送入仕途,死后因儿子的关系诰封为朝议大夫。书塾迁入祖师堂后,取名为积川书塾,“积川”二字取自古人荀子所言“土积成山,水积成川”,意为希望培养出许许多多熟谙诗书的读书人。乾隆戌年申夏,吏部右侍郎朱珪督学浙江游历至此,不禁感叹:“于斯治心讲学,可以挹山川之秀左右逢源矣!”游后撰《积川书塾记》
玉清赞化匾额

里面还有乡贤馆、名人馆等。

名人馆

游览完南苕胜境老同学李春荣感叹说:“想不到这里的文化底蕴,这么深厚。”

相关文章

  • 浙江湖州行(二)

    来到南苕园,大石头后杨柳依然翠绿。踏上行春桥,一池的荷花没有了往日的风采,但依然似乎笑着迎接我们。 荷花池旁边是南...

  • 浙江湖州行(一)

    囯庆节前,与在北京工作的老同学李春荣联系,回苏州陪他去浙江湖州的古镇看看。湖州的南浔古镇出名,节假日估计人多,我们...

  • 浙江湖州行(三)

    匆匆走过演教寺,门前有偷吃面的石狮子和神船等,来到了问津亭。 传说曾有凤凰飞经此地,落于演教寺树上呜叫,中国自古以...

  • 浙江湖州行(四)

    外巷埭大运河对岸有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高温天热,同事张厂有点头晕,只能作罢。 左拐进入里巷埭。有一竹子长在屋...

  • 浙江湖州行(五)

    看时间还早,决定不走高速,从太湖边回去,欣赏南太湖的风景。汽车一路向北,来到了太湖边,湖光粼粼的太湖让人百看不厌,...

  • 湖州

    问道诗词/华东诗会【采风】活动第1期目的地:浙江省湖州市“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路线安排如下:湖州 站...

  • 又出发啦!

    向着浙江,湖州粗发!~

  • 浙江湖州行(完结篇)

    眼前的古桥,桥眉上有“引仙桥”三个字。南侧桥联疑是”万家市井庆安里,一路耕耘歌利涉”,北侧桥联为”满目苍茫出自古,...

  •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华东区:王雪芬报道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湖州,浙江省地级省辖市,一...

  • “两山”理念促进绿色发展 “五水共治”成就鱼米之乡

    元代诗人戴表元曾言:“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湖州,浙江省唯一一个因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浙江湖州行(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xh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