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需要是双向的,而不仅仅是说话的一方向对方传播信息。不要以为话讲出去了,对方就听到了,听懂了,就会去执行。我们需要得到对方的确认,甚至得到对方行动的反馈。从另一个角度讲,作为听话的一方,也需要主动把说话人的意图搞清楚,而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提问题和复述。
经常看美国大片,在美国上学听课,很羡慕有人能提出深刻而具有见解的问题。而自己很少能提出什么问题,觉得像是一个木头人似的,感觉挺尴尬的。
怎么改进呢?吴军老师教给我一个方法。"如果有问题,不在于深刻与否,都需要问,不要为了显得自己高深,没有问题创造出一些看似很深刻的问题。"
不要怕问了所谓的"傻问题",被别人嘲笑。更不用怕被别人认为自己的水平不行。
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贾里尼克教授,是一个在讲座中不断问傻问题的人。教授喜欢坐在第二排中央,会随时打断讲演者,提出自己的傻问题。绝大部分时间,我们也有这样的问题,但是不好意思问。对于这些傻问题,大部分时候,是因为讲演者自己在心中有很多缺省的条件,自以为大家都和他一样,都默认了同样的假设前提,但事实上,听众的理解和讲话人是有出入的。贾里尼克教授的傻问题在不少时候,还真把讲演者难倒了,因为有些时候那些看似毫无疑问的事情,讲演者自己事实上也没有想清楚。
如何克服怕问傻问题的毛病呢?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搞清楚做事情以及沟通交流的目的性。
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关键是要把事情做成,我们的面子和虚荣心其实不那么重要。即便不小心问了一些傻问题,被同伴笑话,但是如果这能带来我们对知识的收获,以及对他人意图更好的理解,还是非常值得的事情。同样,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被嘲笑了多少次并不重要,只要我们把事情做成了,我们就是最后的赢家,所有那些嘲笑都会烟消云散。相反,如果我们顾全了面子,但是因为沟通不畅最后把事情做砸了,那种面子又有什么用?
总结一下:
1.有效的沟通必须是双向的,提问题,哪怕是傻问题,是双向沟通的基本方法。
2.很多问题看似是傻问题,搞清楚后通常能得到很大的收获。
3.在做事情的时候,目的性很重要,达到了目的,我们就是赢家。良好沟通的目的,是能够把事情做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9491012/be01581d7caec672.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