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的内在无穷大】片段有感
接着读张沛超老师的书, 配重比重视角下的行为与问题:一个厌学的孩子呆在家里,一定是要守护家庭的。如果他还在自己的正常轨迹上,他的家庭可能真的要破裂了。
我们的内心世界总保持着一定的平衡,我们的意识在为无意识配重,我们的显性的人格为隐性的人格配重。我们把这样的认知装在心里,再来审视自己的行为,那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获得更丰富的感受。
我们和某人的关系,可能同时既是充电型又是耗电型;可能无们的体验和感受与事实是不一致的,这一点对我们生活中所有重要的关系都适用。
心理学家荣格说:生活中会遇到一类人,他们的面具说得形象一些,好像已经长到了自己的脸上,代替了自己真实的脸。天长日久,他们逐渐忘记自己原来是戴着面具的,甚至把面具当成自己真实的模样。
比如说一名老师,上下班的时间加起来有10个小时,这段时间都处于工作状态,会一直戴着老师的面具,言谈举止都恪守一个老师的标准。或用表演论来说,他们在表演一个老师的样子,此处和“表演”是没有贬义的。
可是当他们回了家,如果没有把职业面具摘下来,而是戴着这个面具对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在一开始可能会非常不适应,但时间长了也会变得适应,因为孩子会与他们的面具配重。这个与面具的配重是什么呢?当然是学生。如果家长回到家后让孩子觉得是一个好老师,有一些孩子会以好学生的方式,和好老师的面具达成一致性。如果让孩子觉得是坏老师,会以坏学生,对待坏老师,应为在坏老师的眼里,只有坏学生。
而好老师和好学生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情,人性不是非好即坏的,一个好老师的面具可能会过多地压抑这个人的本性。如果外界过渡认同这样的面具人格,那这个人本性中的某些部分可能会躲到人格的阴影里。一直躲藏在阴影里,他自己是意识不到这件事的,但身边的人仍然能够感受到某种变化,因为他身边的人知道面具后的他本来的样子。
读到这里,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我的心理咨询师的面具,是否也会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带回到家里。
因为女儿已长大上大学,生活中大部分精力用在工作上,回到家后,大量时间又开始学习专业方面的知识,几乎80%的重心是工作,学习也是为了更好的工作状态,形成了一个循环。而外界对于工作中的我是赞许带有光环的,我的面具到底有多少已溶入生活原本的我,有些迷惑。此时决定给女儿打个电话,她也是学心理专业的,想听听她给我的回应是什么?
和女儿通完电话,她给的回应是:“你终于觉察到你了,你生活中很多时候的聊天最后就会变成了分析,带有工作中的状态”
原来是我身陷其中不觉察,现在也回想到生活中和老公的点滴片段,当时还有些抱怨,他不够理解我的工作,最后还是我大度宽容调整主动和他沟通。此刻明白了其实是我已打破了原有的生活配重比例,生活中处处有个咨询师的角色……”
感谢今天看到书中的这段话,让我觉察反省我的生活配重比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