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英年早逝,继位的皇帝年纪相对都比较小,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权力的真空期很长,皇帝还是个小娃娃,权力他自然是拿不住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太后去辅政。可是太后往往年纪也不大,朝堂的经验也不足,那么太后只能依靠自己的娘家人来协助他去管理朝政,这就造成了东汉长期以来都是外戚掌权的一个状态,那么当小皇帝逐渐长大,这些外戚还不想将权力还给皇帝,这时皇帝如果想拿回权力,只能依靠身边最亲近的宦官了。东汉的宦官掌权也就是这么来的。可是东汉皇帝给予宦官的,他只是在对抗外戚时默许的权利。外戚完蛋之后,皇帝是不希望宦官继续执掌这一切的。这跟明朝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当年外戚窦武跟太傅陈帆两个人合谋,想诛杀掉曹杰、王府这两个专权的宦官,结果事情泄露。曹杰跟王府在得知了窦武的计划之后,这两个宦官直接就挟持了汉灵帝跟太后,并且下令关闭宫门,直接待皇帝下诏召集附近的兵马,剿灭斗武。
你瞅瞅,宦官都能直接挟持皇帝,待皇帝下诏了,你可想这宦官在东汉时期还是皇帝能控制的了吗?你再对比一下明朝的宦官,别人不说,就拿知名度最高,权位最大的明朝大太监魏忠贤来说,他的权位那绝对是够可以的,世人都称他为 9900 岁,比皇帝的万岁就差了100。
崇祯皇帝这个新军结果一继位,屁股在龙椅上还没坐热,崇祯皇帝咔一下就把魏忠贤及其党羽全部铲除殆尽。当时崇祯才继位了 3 个月,自己在朝堂上的势力还不稳固,可是这魏忠贤他说拿下就拿下你,可见明朝的宦官就是闹破天,皇帝想拿下他也是弹指之间的事,为什么会如此?明代宦官的权利那都是皇帝给与的,说白了就是皇帝允许你宦官去掌权,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决定了明朝的宦官,他权力无论多大都不能超越皇权,而是非常受制于皇权的,他的权力始终都是在皇权的允许范围之内才可以进行的。
皇权对于宦官的势力,可以说在明代做到了收放自如,这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做不到的。而且明朝的宦官权力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大,如如果他跟唐朝时期的宦官相比的话,明朝宦官的权利那真的算不上什么。唐朝后期设置了一个官职叫枢密使,枢密使基本上在唐朝的后期都是宦官担任的。枢密使是干嘛呢?就是代替皇帝收缴地方的奏章,然后再将皇帝的诏命向中枢门去传达。唐朝宦官的权限也因为这个原因超越了皇权,甚至他们连皇帝的策立都能直接干预。唐朝就有好几位皇帝都是宦官侧立的。唐肃宗继位之后,他就想改变这种情况,结果就被宦官逼着退位。后来唐文宗也想摆脱宦官的控制,于是就联合朝臣发动了甘露之变,结果还是没搞成, 1000 多人因此受到了牵连,全部被宦官杀害,连唐文宗本人都被宦官监禁。皇帝废立皇帝侧立皇帝甚至谋害皇帝,这些事儿唐朝的宦官全都做到了。你对比一下明朝的宦官,你还觉得这明朝宦官专权的情况很严重吗?之所以我们会有这种感觉,基本上都是拜前几年那些古装剧所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