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德行第一2

作者: 米夏的小星 | 来源:发表于2022-11-08 22:17 被阅读0次

德行第一。

有句谚语说得好:欲成事先成人。

看来古人早已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一直以此为准则来要求自己,也从而为后人做了榜样,流芳千古。人立于世,德行为先。正是由于他们有了有相应的德行 ,才能承载起后世的敬仰。

其中印象深刻的人物,一为元方,一为黄宪。

先说元方,应该名字先入为主了。

看到这两个字时,脑子里出来的是那句火遍全网的:元芳,你怎么看?可以说,他当时成功超越了主人公狄仁杰吧。

我一时间恍惚,难不成这就是那个“你怎么看”的元芳?有一瞬间的错觉,然后确定此元方非彼元芳。

原因有二:

1、此元方为陈元方,狄仁杰的是李元芳。名姓皆不同。

2、陈元方为魏晋时期人物。李元芳是明朝人。而狄仁杰里面的李元芳是虚构人物。真实的李元芳确有此人,不过生于1489(己酉年),卒于1553,享年64岁。字子实,号虚庵,甘肃秦安县人,明嘉靖大臣。曾任登州府同知、潞安府同知。代表作品《安命赋》。所以时代也不同。

提到元方,还得从他爹陈寔说起。

陈寔(shí,104—187),字仲弓,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长葛市古桥乡陈故村)人。因为曾任太丘长,施政深得民心,故后世称“陈太丘”。他死后,前去吊唁他的人有三万之多。

元方乃陈寔长子陈纪,字元方。

陈太丘拜访朗陵侯相荀淑时,因为安贫乐道生活节俭,没有仆役侍候,就让长子陈纪驾车送他,让第四子陈谌拿着手杖跟在车后。孙子陈群年纪还小,就坐在车上。当时有太史观天象后,启奏朝廷说:“有真人往东去了。”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再说黄宪,字叔度,号征君,慎阳(今河南正阳)人。东汉著名贤士。

并未有关于他的具体事件,但,请看下面两个人对他的评价:

东汉时的周乘常常说:“我只要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宪,贪婪卑劣之心就会重新滋长。”

郭林宗到了汝南郡,去拜访袁阆,没有怎么停留就走了;又去拜访黄宪,却留宿了一两天。问他原因,曰:“黄宪其人,气度内涵犹如万顷湖泊,不仅宽阔而且深邃,不受外界干扰,水清且静,无法搅浑。其器量之深广,不可估量呀!”

古代贤明能够如此,其言行举止必是天下之典范,内心必怀澄清天下的志向。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相关文章

  • 德行天下

    德行第一 德行第一出自《世说新语》,德行指的是美好的道德品行,强调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即拥有良好的德行受人尊敬。 每...

  •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2

    德行第一。 有句谚语说得好:欲成事先成人。 看来古人早已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一直以此为准则来要求自己,也从而为后人做...

  • 1101|01——德行第一(1)

    今日阅读《世说新语》第一篇——德行。 德行篇主要记载古人重德行的小故事。有君王刚即位就去拜访有德行之人的故事,也有...

  • 世说新语|德行 (2)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

  • 读《世说新语》(德行第一)2

    (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

  • 《世说新语》《德行 第一》

    #海底两万里#【伙伴共读第187天】 今晚读《世说新语》《德行 第一》 谢安教子,崇尚身教重于言教...

  •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世说新语,对它最初的认识是这样的: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

  •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人物:华歆(157—231):字子鱼,魏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

  •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王朗(?—228):本名严,后改为朗,字景兴,魏郯(今山东郯城)人。东汉末为会稽太守,兵败后为孙策所俘,受到...

  • 世说新语 德行第一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群情欲府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说新语》德行第一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fo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