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压力山大,可能我们并没有分清楚我们讨论的压力类型。令我们感到不堪重负的从来不是某一件大事,真正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的恰恰是诸多转瞬即逝、未加留意的各种小事不断累积。
我们对狂风骤雨般的压力的反应被称作应变稳态,这是一种在压力下保护身体的生物机制。应变稳态状态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身体内部的平衡。但是,微而不显的压力可以躲过身体预警系统的探测,日积月累最终导致我们受到不小的伤害。
罗布·克罗斯(Rob Cross) 和卡伦·迪利翁(Karen Dillon)的研究已经确定了14个来源,分为三大类:
1、消耗你成事能力的微压力。这正是让我们许多人觉得自己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都很失败的原因。这类微压力源包括:
①协作者之间关于角色或优先事项的想法不一致;②不确定他人是否可靠;③权威人士的不可预测行为;④大量各种各样的协作要求;⑤工作或家庭责任激增。
2、消耗你情感储备的微压力。这类微压力会破坏内心里助你集中思想、优先排序和管理冲突的平和、坚毅和复原力之“井”。这类微压力源包括:
①管理他人的成功和身心健康,并感觉这是自己的责任;②对抗性对话;③对自己的人际网络缺乏信任;④传播压力的人;⑤政治操弄。
3、挑战你身份的微压力。这类微压力会激起不愉快的感受,让你感到自己不是真正想成为的人,这种感觉会削弱你的动力和目标感。这类微压力源包括:
①迫于压力追求不符合个人价值观的目标;②自信、价值或控制感受到打击;③与家人或朋友的互动要么不断减少,要么不愉快;④人际关系网络遭到破坏。
研究表明,负面互动的影响最多能比正面互动大五倍。这意味着设法消除一些微压力,哪怕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多数人可以找到三至五个明显的机会,使用以下三种策略显著改善微压力水平:
1、找到小而有效的方法,抵御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微压力。这类方法包括学会拒绝小请求、管理技术设备及其通知和打扰你的方式、调整人际关系以避免他人给你带来微压力等。
2、施压越少,承压就越少。我们给别人制造微压力,势必会以某种形式反噬自身。
3、借力他人的力量。研究发现,能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某些微压力的人,他们有意识地努力塑造自己的生活,与他人建立更多各种各样的联系。他们追求各种活动、共同利益和团体经验,创造丰富、多维度的生活,以使自己免受微压力影响。这些团体有体育活动团体、志愿者团体、平民或宗教团体、读书会、晚餐俱乐部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拥有多维度的生活还意味着我们的身份不会过度跟工作绑定在一起。仅是与各自职业、社会经济背景、受教育程度和年龄层不同的他人交往、进行非正式交谈、分享共同的兴趣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这样简单的行动,便能成为针对日常微压力危害的强大解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