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散文
如何避免稀缺心态

如何避免稀缺心态

作者: Gary的成长之旅 | 来源:发表于2023-08-03 07:43 被阅读0次

有一种场景我们可能都遇到过,那就是,因为自己的拖延或者觉得累,某项工作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做,而这项工作本身就比较复杂,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加班。这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们没时间陪伴孩子和家人,甚至回家以后还在想着工作上的事,孩子或者家人稍有一点动静就让我们心烦意乱,甚至对他们发一通火,事后我们又很自责。好不容易完成了工作,因为完成的比较仓促,交上去领导不满意,又被批评了一顿,直接影响了心情,回家的路上遇到堵车还有人插队,忍不住破口大骂,险些和路人发生冲突。发生这一连串的事情,显然是由于我们最初把工作拖到最后一刻造成的,进而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假如我们提前把工作做好,那么就会有时间陪伴家人,也不会被领导批评。之所以会和家人发火,和路人冲突,这就是时间稀缺造成的,让我们的大脑不够冷静,甚至变得愚蠢。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德尔沙菲尔,写了一本书叫做《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书中详细阐述了稀缺的概念。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我们面临的稀缺主要是时间、金钱、还有社交。事实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五种需求都有可能是我们的稀缺对象。除了稀缺本身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稀缺心态”,当稀缺俘获大脑时,我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紧急的事情上,并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这是一种专注,短期会带来好处,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损失更大,会忽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简单的说就是,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了更长远更重要的事情。稀缺本身没有问题,但稀缺心态会给我们带来很大伤害。

举个例子,一个生活贫穷的人,为了改善生活,拼命的工作,每天都加班到很晚,而他的工作却是不用费脑筋的体力活,而这样持续下去,除了把身体累垮,他的贫穷生活得不到太大的改善。正是因为他太急于改善自己的生活,而陷入稀缺心态,只关注眼前利益,忽视了改变贫穷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投资自己的大脑这些长远的事情。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再比如,在大城市买房,背负了巨额房贷,工作不满意也不敢轻易辞职,是不是也是一种稀缺心态。

稀缺可以带来好处,可以让我们集中精力完成紧急的事情,获得暂时的利益。但是相比来说,它的危害更大。第一,稀缺心态会影响我们的决策。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很容易被“噪声”干扰,大脑在休息状态时,会进入默认模式网络,我们的心神会四处游走。而大脑本身带宽有限,认知资源有限,哪怕是重复一连串数字这种小事也会对我们的认知能力造成影响。造成稀缺的原因大多都是紧急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如果多了,就会让我们的大脑疲惫不堪,无法站在更高的位置,去思考更重要的事情,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第二,稀缺心态会导致借用行为,造成更大的稀缺。很简单,当我们缺钱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借钱,而借钱就要还利息,假如没有偿还能力,这会让我们更加缺钱,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破产。前些年的校园贷、裸贷风波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不仅是金钱,时间也是如此,我们时间排的比较满,加班工作,自然会影响到陪伴家人和锻炼身体的时间,身体垮了就没法工作,就没有收入,影响生活。

无论贫穷富有,都有可能面临稀缺的情况,穷人可能缺钱,富人可能缺时间、缺社交。稀缺不可避免,但稀缺心态又会对我们造成危害,我们该怎么办呢,下面有几个建议。

1.坚持长期主义,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其中一个习惯,它的定义是任何事情都要经过两次创造,第一次是在头脑中构思事情的结果,第二次是付诸实践,去完成这件事。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长期主义,从长远利益出发,考虑清楚了再行动。这与稀缺心态刚好相反,我们要做的就是无论面对任何情况,都要看的更远,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造成更大的损失。比如,家里的老人怕浪费,舍不得倒掉剩饭剩菜,结果把身体吃坏了,去医院花的钱比那些饭菜的价钱多多了。

2.坚持要事第一,不要让自己陷入紧急状态

要事第一也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一,作者史蒂芬柯维提出了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分别是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尽可能少做或不做那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把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提前做,未雨绸缪,那么我们就会很少面对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这条原则用在工作中非常有效,比如,公司年底要举行年会,现在是年中,领导还没有布置这个任务,而这件事情大概率不会取消,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到年底领导布置任务时,我们就会胸有成竹,就不会紧张的手足无措。这条原则也是应对稀缺心态的好办法,我们要时刻明确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提前做好准备,避免让自己陷入紧急状态。

3.学会管理稀缺

我们不是天生就有稀缺心态,而是环境条件造就的结果。比如,时间稀缺是因为短时间内工作任务太多,金钱稀缺是因为我们的支出大于收入。而这些条件是可以进行管理的,更有可能通过一些措施来防御稀缺。第一,我们可以建立预警机制。对于即将到来的稀缺,我们可以提早预警,提醒自己。比如,利用清单工具,把未来一个月需要做的事情进行梳理、排序,到期自动提醒。这样我们就可以专注地做一件事情,而不用在做一件事的同时担心另外一件事,也不会漏掉重要的事情。利用账本工具,统计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设置限额,这样就会避免过度支出,造成金钱稀缺。第二,我们可以建立自动运行机制。比如,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上下班通勤时间、中午休息时间、晚上睡觉前的时间可以用来读书,一到这个时间就自动干这件事,根本不用去思考。奥巴马有好几件不同颜色的西服,每天上班穿一套,这样就节省了每天思考穿什么衣服的时间。

4.给自己留出余闲

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管理稀缺的目的也是为了给自己留出余闲。富兰克林曾提出过著名的“五小时原则”:在周一至周五,每天给自己留一个小时。心理学家阿摩司·特沃斯基曾说:“保持一定程度的无所事事,一向是做出好研究的秘诀,如果不能浪费几个小时,你就会浪费掉几年。”拥有足够的自由时间,我们的大脑才有足够的带宽,才能去思考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什么事情是事关长远的,才能避免稀缺心态。我们知道,时间表排得最满的计划,一定不是好计划,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其中一个计划没有按时完成,紧接着就会影响整个计划。一个领导如果什么事情都冲在最前面,他一定不是个合格的领导,领导的关键在于出主意、用人,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思考这些事情。所以,无论我们有多忙,一定要给自己设定一段自由时间、留白时间,留白不是浪费时间而是意味着效率。

以上,与您共勉。

相关文章

  • 稀缺—读书心得

    稀缺一书,主要讲了人为什么会陷入贫困和忙碌,以及如何避免。 书的开头资源稀缺与稀缺心态的关系:通常来讲,资源的稀缺...

  •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困的》读后感

    一句话总结: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根本原因在于稀缺心态。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是因为稀缺,稀缺引发稀缺心态,...

  • 「稀缺」解读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

    带着问题阅读: 1、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最大不同在于哪一点? 2、什么是稀缺心态? 3、如何改变稀缺心态? 4、稀缺...

  • 《感觉要火》-品牌生长课摩擦和整合李倩20180811

    摩擦力 摩擦力一:反稀缺心态 《稀缺》 稀缺心态下行为与反稀缺。 稀缺心态是导致穷人更穷的原因。 反稀缺心态 人生...

  • 速度《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 - 草稿

    湛庐文化引进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读之,如面镜面壁~ “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 稀缺...

  • 自我管理-《稀缺》

    1. 什么是稀缺心态? 1. 稀缺的心态会更专注,短时间更高效。 2. 长时间处在稀缺心态中,例如时间稀缺,现金稀...

  • 稀缺心态的正确对待

    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就是稀缺。机会稀缺、时间需求、资源需求等。稀缺会给我们带来稀缺心态。稀缺心态是造成我们贫穷与忙碌...

  • 稀缺心态

    今天看《稀缺》这本书,书中有很多新概念。 比如,什么是稀缺心态? 所谓稀缺心态(scarcity mindset)...

  • 如何避免稀缺陷阱

    什么是稀缺?稀缺就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贫穷是金钱的稀缺,忙碌是时间的稀缺。稀缺会俘获大脑,会引起我们对某事物的特...

  • 骆海涛 | 勿以稀为贵

    文/骆海涛(微信公众号:自由骆体)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忙碌和贫困》一书,对“稀缺”的定义是: 稀缺是一种心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避免稀缺心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hp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