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周小白 图/周小白
Part 2
如何组织画面讲「关于熊孩子」的故事
很多家长拿着手机不知道如何给孩子拍照,最大的困扰莫过于如何构图。作为一组片子,很多新手家长只会站在一个角度使劲给孩子们拍,而容易忽略很多细节。最后浏览照片发现大多都是一个固定的场景,整组照片都不够丰富,显得很单调。
关于构图的那些误区,你有过吗?比如:你只拍摄孩子?不对环境做一个交待。你只是站在一个地方不停的拍摄,整组照片除了孩子表情的变化,视角上毫无变化?
就像说话演讲要学会组织语言,写作讲故事要组织剧情和词藻一样,同样在摄影里,也需要我们利用不同的视角来组织画面。
在这里,就给你说说如何组织画面讲「关于熊孩子」的故事。主要由六种画面构成,分别是:标准像,半身像,特别(大头照),小全身,大全身,局部。

一、标准像
什么是标准像?就是镜头下方与孩子的上臂也就是胸部位置上下齐平,孩子的头部在画面水平位置或者偏上,在这样的构图里,孩子的身体和面部都交代得比较清晰,此类型是推荐给新手爸爸妈妈的一个很好选择。 可以利用的身体和脸部的转向角度来变化和丰富我们的画面。

二、半身像
半身像是在标准像之后后退一步,往往切在小臂和屁股处。相对与标准像,半身像更多的展现孩子穿着的服饰,跟标准像的区别在于,露出了腰身,同样可以利用的身体和脸部的转向角度来变化和丰富我们的画面


三、特写(大头照)
特写(大头照)就是在标准像的距离往前一步,就获得了一个特写,俗称“大头照”。将拍摄画面切到肩膀。特写分为,正脸特写,侧脸特写。

比如上图的第一张图就是正面特写,第二张图就是侧面特别。

同样,除了站着可以拍摄孩子的特写外,还可以俯拍孩子的特写。
四、小全身
小全身是可以看清全身的衣服。实操中会发现,全身拍摄露出脚会大大提升拍摄的难度,小全身拍出来就会区别于普通生活照,又显得生动很多。

上图,第一张图与第二张图的区别,第二张就是一张小全身,不难发现,小全身和真正的全身照相比,减少了一些肢体末端,比如鞋子,并且让画面更满,削弱了背景,更突出了人物,这种类型比较容易上手,也更具写真意味的一种全身肖像。


五、大全身
大全身和小全身相比,它的特点是画面里有一个“完整的孩子”没有任何肢体末端不在画面里,,难度在于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一张普通生活照。它分为坐姿大全身,站姿大全身。
由于很容易成为一张普通的生活照,所以它对构图的技巧,造型是否灵动,光影是否漂亮会有着更高的要求。


六、局部
局部照往往是为了烘托氛围交代场景,因此不必追求画面的完整或者清晰,记录一些细节会让你的照片更有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用心。

比如上图,记录小女孩穿旗袍,小腿的局部细节。

比如上图,记录一个局部来交待当时的环境,烘托氛围。
综合应用:
案例一:

上图左是一个局部照,上图右是属于一个半身像,通过组织不同的画面,可以让读者通过不同的视角去进行故事的补充,让我们身临其境地了解到一个小姑娘提着花篮在户外玩耍的情境。
案例二:

上图左是一个百天宝宝的半身像,上图右是属于妈妈抚摸着宝宝小脚丫子的局部,让我们生动丰富的了解到一个百天宝宝她肉嘟嘟的样子还有肉嘟嘟的脚丫子,同样也能够从画面里感受到宝宝妈妈对孩子的喜爱。
案例三:

上图上部是可乐和薯条的一张局部照,右下是弟弟,左下是哥哥各自吃东西的半身像。两兄弟就像可乐和薯条一样是缺一不可的搭配,同样局部照也对当时的环境做了一个交待,对氛围进行了烘托。让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当时暖色调的可乐薯条热闹的氛围。
案例四:

上图,是去年我用手机拍摄的第一组手机摄影照片,第一张图是当时宝宝坐的小竹椅的局部,第二张是宝宝坐在小竹椅上的一张特写,第三张是宝宝前方的一片一望无际的麦田,第四张是宝宝站在麦田前小道上抱着一只玩具小鸭子的样子。
所以通过四张图,读者大概对当时的情境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感受到风的气息,那时的蓝天,白云,野草,麦田,童趣,等等。
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多种画面的结合,来把我们要表达的观点,将故事说得更加生动和丰富,对情节进行丰富,对视角进行补充,增加我们要表达的画面的故事性和情节性,让读者可以感受到氛围,气息,还有环境,就像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PS:
以上,就是一些如何组织画面讲「关于熊孩子」的故事的分享。让你对用手机拍熊孩子有一个组织画面的思路。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哦!~
明天继续更新《手机也能给熊孩子拍出好照片(三)——那些常用的构图方法》,敬请期待。
回顾上一集可看:《手机也能给熊孩子拍出好照片(一)——关于器材》
我是周小白。职场妈妈,
白天是职场精英,晚上带孩子,
早起写字,读书。
热爱摄影,画画,坚持写走心的文字。
读完我的文章有收获,欢迎打赏、关注和点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