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躺在床头,我总会回想起一些什么,比如,我有多久没有好好读过一本书了……也许你一直都有读书的念头,列了一个个长长的书单,也买过不少好书放在书架或床头,但你还是很久没好好读完一本书了。

世界年度阅读总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犹太人以深谙经商,聪明非凡闻名于世,他们的聪明才智也离不开他们爱阅读的习惯。另外,据统计,以色列人一年的人均读书量约为60本,排在世界第一位,而以色列也是全世界唯一没有文盲的国家。不可忽视的是,日本人重视教育是世界闻名的,他们为了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下足功夫的,每年都会定期的举办读书周等活动,大多数日本国民也会积极的参与。因此日本就形成了爱读书的氛围,在公交车上、在地铁站里大多数日本人盯着的是书本而不是手机(有幸亲睹)。日本一年的人均读书量为40本,排在世界第二位,紧随其后的,是法国、韩国....

那么中国排第几呢?我不知道,但在18年4月23日——第二十三个世界读书日那天,我看过一篇报道,日本人每人年均阅读40本,中国.....只有堪堪4.66本。作为拥有几千年灿烂历史的古老国度,曾经读书是我们每代人的传统,但是如今,我们正在离读书渐渐远去。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中感到莫名空虚,总觉得自己的昨天少了点滋味,今天过得也少了些色彩,日复一日的学习或工作,四处奔走或足不出户,总感到火急火燎,毛毛躁躁。

“中国人,为什么不爱阅读?”,我相信中国人是深爱书籍的,这是刻在骨子里并传承下来的东西,身上流得是经过上下五千年磨练的鲜血,但如今事实尽在眼前,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理由,一个深爱书籍却不阅读的理由……

我认为原因之一,是当下的教育实际上并没有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没什么好避讳的),我们一直在主张培养阅读的“能力”,而不是“兴趣”,我们知道欧亨利,于是去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模版,知道李白的狂傲清高,杜甫的生平潦倒,知道辛弃疾文韬武略为国家肝脑涂地,李清照思夫成疾消瘦中感慨零落,但教育没有教会我们,用自己的思维去领略文人的思想。中国的孩子们里,一千个读者也许没有一个哈姆雷特,但一定会有一个答题模范,我必须向我曾经的语文老师承认,面对一篇阅读,我难以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以前在青年阅读刊物中看到,“中国教育是世界上目的性最简单的教育”这样一句话。上好小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好的初中;上好初中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好的高中;上好高中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好的大学,上好大学的目的就是找好的工作,找好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物质水平,更值得去结识的人脉。就在这样一个让人说不得孰分对错的循环之中,我们从来就没有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安静下来,洗涤灵魂和思想的机会。

这样的循环一直在继续,没有人具备放弃循环的勇气,我们中国人走在“升学升职再升天”的循环里,我们就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于是中国的现实便是失去阅读的基础,我不认为这是中国人不爱阅读的表现,而是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另外,越来越多中国人已经不拘泥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对传统书籍很冷淡;同时中国人又不太情愿相信西方的文化,对西方文化或半信半疑,或略懂皮毛;中国人对当前的泡沫文化也很无奈,甚至很反感。这些因素导致我们国人不知道自己应该阅读什么,不该阅读什么,左右为难,索性远离阅读,多数人的意见是:本来阅读这种东西一年半载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倒不如扎根在踏踏实实的“升学升职升天路”里,反而会有更多的可见回报。

我希望中国人能得到世界的谅解,从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冲刺到万象更新的新中国,中国人真的放弃了很多很多,其中就有我们曾经刻在骨子里的对阅读的深爱....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的生存压力太大,没有心思和时间去阅读,能够理解,毕竟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处在初级阶段,每一个人必须依靠自己的奋斗才能维持生计。很多贫穷子弟惴惴不安,生存压力日益增大,一部分富贵人家也没有安全感,好像只有更多的金钱和股票才能抚慰自己畸形的心灵....留有太多的牵挂在文字世界之外,我们,也许真的沉不下心,真的。

但又或许我该抱有幻想,中国人一直很努力,也许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但我又很矛盾,我想我们是否可以走慢些,让肉体等一等灵魂,我不确信,当中国人不再为生活奔走呼号的那一天到来了,真的会重新捡起曾经被埋葬的阅读吗?

(免责声明: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并联系作者本人;文章立意与“简书”APP无关,纯属作者立场,特此声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