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岐山臊子面

作者: 梓毓爸 | 来源:发表于2017-04-24 17:55 被阅读51次
    漫谈岐山臊子面 漫谈岐山臊子面

    我是北方人,从小爱吃面,吃过的最好吃的面还是家乡的岐山臊子面。

    先说面,讲究薄筋光,必须是手工的,和好面,揉光醒好,用长长的擀面杖擀得薄如纸能透过字来,再用大刀切成各种粗细(大宽,二宽,韭叶,细面),下到锅里水一沸即捞,必须过凉水才又筋道又滑爽。

    再说汤,讲究酸辣香,热油锅炒盐,醋一激香味让你舌尖立马生出唾液来!汤里要下配菜,肉臊子和菜臊子,肉臊子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菜臊子五颜六色勾人食欲(红的胡萝卜,黑的木耳,黄的黄花菜,白的豆腐),汤一定要烧得烫烫的直冒热气。

    再说捞面浇汤,面只捞一口,浇上汤,洒上青青的蒜苗和金黄的鸡蛋饼有、油豆腐(均切小丁)。

    煎稀汪(汤煎、面稀、辣油汪)薄筋光(面条薄如纸,又筋道又滑爽),酸辣香(汤味酸辣鲜香让人能咬掉舌头),是臊子面的精髓,正宗的岐山醋和岐山辣椒是成功的关键,吃一碗保证你想十碗。

    关于臊子面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西周时期,渭水有一条蛟龙为害两岸百信,年年发大水淹庄稼,渭水两岸年年颗粒无收,民不聊生。文王姬昌得知此事后,亲自率领三千弓弩手埋伏在渭水边。当蛟龙再次兴风作浪时,文王一声令下,三千弓弩手同时发箭,顿时箭如雨下。一时三刻,蛟龙跌下云头死在水中。

    文王命士兵下水捞上蛟龙尸体。据说蛟龙肉味鲜美,而且食后可以强身健体!文王想与所有族人共享蛟肉,但是人多肉少不够分。后来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将蛟肉做成臊子,蛟龙骨头熬成汤。支起两口大锅,一锅盛汤,一锅捞面。所有人排成长队,捞面浇汤,只吃面不喝汤,吃完面再把汤倒回锅内,这样所有的族人就都吃到了蛟肉。

    至今,岐山本地仍把臊子面叫做浇汤面(就是由蛟汤面谐音而来)。而吃面不喝汤,汤水再回锅也一直是岐山地区的风俗!不过近近几年出于卫生考虑,大的宴会已经不回汤里,自己家里吃面还是会回汤,毕竟是传统嘛!

    宝鸡的岐山、扶风、凤翔几个县区都有吃臊子面的习俗,但是各地的做法稍有不同。岐山是清水做汤,以韭菜蒜苗做飘花,底菜必有胡萝卜,面只有一口,汤光吃面不喝汤。岐山蔡家坡一带,面条是直接连盆上的,汤单独端上来,面由个人自己捞入汤里,也是吃面不喝汤,汤是不停换的。凤翔的臊子面基本与岐山的做法相当,但是面捞得多,吃面喝汤。扶风一带的臊子面用的是肉汤,汤里不用辣子,飘花只用葱花,底菜绝不用胡萝卜,有胡萝卜不上席的说法,面也是一口香。虽然各地做法不同,但各有各的特色,如果您来宝鸡古陈仓旅游,一定要各种臊子面都尝尝,这才算没有白来这上过“舌尖”的臊子面故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谈岐山臊子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bp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