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拍照的人,系统地学习摄影是很有必要的。
跟其他的艺术门类不同,摄影的“手艺”属性比较强,很多时候,公众,甚至是摄影爱好者自己,都把摄影师看成一个手艺人,而非艺术家。
当然,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打开微博翻一圈,你能看到的、绝大多数拍照的人,只是一个手艺人而已,有的可能手艺还显得粗糙拙劣。但如果因此而推导出了摄影版的“读书无用”论,则是颇为可惜的。
以前有某一个略显土豪的群,群里有人便是如此大放厥词的:“摄影么,当然是要拍照片了。读书有什么用?”
你固然可以为了赚钱,出名,或者一些更不足为外人道的理由而拿起相机。但是人生里并不只有这些东西,大可不必觉得每一个端起相机的人都抱持了这样的态度。当然,选择以拍照的形式来与这个世界交互,遭遇一些恶意的揣测,也只能接纳了。
摄影爱好者经常走入一些误区,常见的有器材决定论、技术决定论,比较少见一些的,还有大师决定论。
器材决定论是最常见的了,看到大师的照片,第一反应是找找大师用了什么器材。这类人前赴后继地出现在每一个有拍照的人的地方。
技术决定论也大略如此,看到一张照片,第一反应是问问怎么拍的、怎么修的,低端一点的问参数要psd,高端一点的也不外是摆出一堆参数开始工程师式的喋喋不休。
进阶一些的,常出现在对摄影有一点认知但又知之不多的人身上的,则是开始寻找一个“大师”式的样本——也就是所谓的大师决定论。“你这张照片拍的很像布列松”,不知道应该感谢对方绞尽脑汁的夸赞,还是无奈于对方竟以为你还停留在六十年前的想法中。
但我们当知道,技可进乎道,前辈的摄影家们努力地让摄影成为了艺术的一种语汇,不是只为了让某些人来拆台顺便显露无知的。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摄影爱好者因为自己无法理解一些摄影作品的价值而斥之为垃圾——这样的酸葡萄心理,总是让人很难过的。
前几日看到过一篇《摄影入门系统性自学手册0.99》,心下还是颇有些赞同的。作者虽然语气里夹杂着艺术家浓浓的腔调,但讲的东西多少是中了我的心意的。里面的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不论是 Ian Jeffery, Arthur Danto 还是 E.H. Gombrich,都是我床头常见的人物。可以说,当你看到一个人推荐的学习路径里,每一本书都是你在过去的学习经历里阅读过并大有所得的读本,还是难免会有一点得意的——当然,我不是艺术家,没有什么腔调,也不太喜欢那样咄咄逼人的言辞,但这是我个人的问题了。
我今天要说的,是在这篇自学手册以上的一些东西。所以,我也就假设你对这些读物多少都有点接触了。如果没有的话,无妨直接关上这个页面的。
一方面,摄影不只是关于拿起,同时也是关于放下。我跟一位小朋友说,学了一些文献性、学术性内容的、像我一样半路出家的摄影者,常常也容易陷入这样一种误区——由于摄影短暂的历史已经足够宽广、深邃,而把自己的视野约束在了摄影文献中。这时候我们的拍摄,容易陷入一种沉溺和执著于“正统性”和“文献性”的偏执里。这是一种很高级的匠气,但也依然是匠气。你需要知道这个、你需要知道那个,甚至可能有一个学习的顺序,我当然也能理解这是为了面向大众的教化所必须的一种规制——但既然我们本就是自学,无妨让这个过程也显得散漫但有趣一些。放弃功利性的学习,却遵循了功利性学习的路径,这也是个有一点南辕北辙的事情。从植田正治开始及至今日的许多摄影者身上,你也能看到我这种观点的先行者的足迹。
我这么说的意思,并不是你必须如何——只是想说一声,其实学习的路径,就像学习的内容一样,本身也是多种多样的。找一种自己喜欢、愉悦的,能长期坚持的,也许才是一种最合适的。
东方式的教育,特别是糅合了苏联教育、传统中式教育、近代日式教育和一部分美式教育风格的当代中国教育里,“分科”一直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情——作为一个当今世界最具有清教徒精神的国度的国民,中国的国民性里对“分工、专业”的执念,有着异乎常人的信仰。高中分文理,大学分文商法艺理工农医,每个板块下数不清的细化分支——这是极有效率的。
但是艺术的养成,是远超“效率”以外的东西。我个人所理解的艺术,是人形而上性的一种探索本能,是权力践行的重要路径,唯独不是事关“效率”的生产。如果我们为了追逐对更多可能性的探索,却在学习的路径里索求“效率”,这样的矛盾恐怕不那么容易得以解脱。
这是我在经历了和前文作者几乎如出一辙的学习路径之后,陷入过又花了两年终于摆脱出那种“文献性”的偏执之后,想跟大家说一声的事情。熟悉我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去年年底开始我写的东西渐渐放弃了逐字逐句引经据典——即使不得不讲些晦涩的话,也努力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把它解释得通俗一些,这是我自己在写作里开始逐渐争取“以去文献化的形式阐释文献性理念”的一种尝试。
进一步来说——商学院教育了无数成功的经理人,却几乎从未培养过成功的企业家,原因也大略如是。艺术家的创举和洞见,固然来自文献和理论,但更多的是孤独的求索,和生活里因感知而形成的元叙事。你可以从许许多多的形而下里提炼出自己的形而上,却唯独很难从形而上里再抽取建构一个全新的形而上。当然,我们无法否认有Jeff Wall式的、在文献的道路上走到了人类的尽头,然后端起相机开始实践和拓展摄影和摄影理论的边界的人;但相比来说,我们更常见到的,不论是森山大道、杉本博司、Diane Arbus还是Thomas Ruff,似乎灵感的来源里更多是我们身边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甚至可能只是身边的一些微小的事物。以前我在讨论摄影的终点时引用过:“艺术走到尽头,变成了哲学。”——但今天我得补上半句:走到尽头前,它还是艺术。
摄影截取的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切片,你不可能要求它拥有超过这个世界本身的信息量——摄影人在做的,只不过是将这一部分信息框选、加粗再标黄并加上一些注释,让大家可以更容易地注意到并认知这一部分世界和自己附加其中的思想,而不是让它们更加玄而又玄。我们经常以为的那种基于摄影人自身思想和抽象而导致的晦涩——实际上只不过是巴别塔上的一块罗塞塔石碑而已。不知道读者是否能理解和接受我的这种理念。
另一方面,我们仍应注意到——在几乎与人类历史同样漫长的人类艺术史里,摄影只是极为年轻的一个成员。
培养了 Joseph Beuys, Imi Knoebel, Bernd& Hilla Becher,Andreas Gursky等众多名人(有趣的是,其中有不少都跟学院有过激烈的冲突)的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里,要求学生学习各种各样门类的艺术形式。艺术是如此特别,以至于任何一种脱离了其它组成部分的组分,都无法独立地养成自我。传统的绘画、雕塑,现代的摄影、电影,当代的行为、电视艺术,每一种组分都在孜孜不倦地扩展着人类思想的外延,并影响其他组分——也受到其他组分的影响,那么我们又如何能期待自己在某一独立的组分中获得足以立足的内容呢?
摄影是一种很好、很易上手的方式,来激发你对艺术作为一个整体的知觉和兴趣,那么我们何妨就坡下驴地顺势从其中发散开来,去领略更广阔的艺术世界呢?想学会人像的打光、场景的排布,不妨看看油画;想学会塑造形态、质感,可以看看雕塑;叙事性的隐含,离不开电影的范式;压缩形而上的内容,也与行为艺术殊途同归。当所有这些东西汇同到你的所思所想时,也许你会发现——在摄影里讲话,也并不是那么艰涩的一件事情。
如果说 Joseph Beuys 的“人人皆是艺术家”的观点,也已经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显现老态,那么 Szarkowski和Beaumont Newhall那种英雄史观的艺术见解,恐怕就更已是明日黄花。
新的故事会怎么展开?
嘻嘻,我一个半桶水的键盘摄影怎么可能会知道呢。
但是我知道,有趣的东西,可远远不止摄影啊。
吃点夜宵啊,朋友。
朱住持
旅居川沙,Jan. 22nd,20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