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简书电影
《戏梦巴黎》——法国:和1968年有关的回忆

《戏梦巴黎》——法国:和1968年有关的回忆

作者: 与Winter的五百天 | 来源:发表于2018-02-10 23:20 被阅读127次

很多历史比较好的同学都知道在法国有这样一段历史:

发生在法国1968年的学生运动,爆发的迅猛,结束的也快——这场运动的起因被归结为:国家教育资源的匮乏,引发了学生一系列的抵制,加上对现行制度和社会的不满,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工人罢工、学生罢课、政府失控、总统辞职...

如果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这样一起由学生发起,工人接力的改革目的相当的明确,就是要求政府对教育进行改革。

但是为什么到了运动的后期,发展这场运动的主力军又成了工人群体了呢——显然,工人群体并不需要参与到教育资源的分配序列中,所以工人的利益与学生发起运动的目的并不冲突。

如果从「五月风暴」开始算起的话,整场运动只持续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然而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相比于这场运动的规模和引发的动乱,更吸引我的是为什么这场运动会被发起,或者说这场运动真正发起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这场运动会产生?

为什么这场运动会如此迅猛?

人们想要通过这场运动得到什么?

在回答这几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知道发起这场运动最开始,作为主力军的学生们的目的是什么?

事实上,在电影《戏梦巴黎》中,就有过部分展示。在电影的一开头,一大群「电影爱好者协会」的成员们聚集在一起争论,呐喊,探讨。而在此之前作为电影资料馆的创始人昂立朗格瓦被政府卸去职位,由此爆发了一波大冲突——这一点在电影中也有所展示,只不过和真实事件不同的是,电影只是把讲述的视角局限在了一个小团体上,而不是整个运动的群体上,这样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件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性事件来加深对这场运动的一些了解。

按理说,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来说,大部分学生有了获得知识的机会,社会自由度增强,制度和规则在科技和经济的双重发展下近乎完善...无论这个社会如何,他终究在朝着一个稳定的、平静的、高度发达的社会前进,所以在不远的将来,人们生活也自然会是毫无波澜的——既然没有了冲突,那么又何来运动呢?

《戏梦巴黎》中,昂立朗格瓦的下台是因为被当权者所陷害——这是从一个完全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昂立朗格瓦的主观角度来看待整件事呢?

事实上是可以的。

在希腊哲学的末期,普罗提诺及其学生为了完善前人所做的工作,通过折中主义的阐释方式将旧世纪的有神论和泛神论与现世中的相关理论相结合,意图重新创造旧宗教信仰的辉煌,但是事实上文明不会倒退,只会停滞,所以他们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其实毫无意义——未来的新宗教会取代旧的宗教,而新的理论则会整合或推翻旧的理论。

这是不可避免的。

回到昂立朗格瓦的角度上来,我们会发现,昂立朗格瓦想要做的,就是复兴电影艺术

复兴电影艺术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当一种文化观点成为一种口号,性质就变了。

变得偏激、狭隘、自私自利。

昂立朗格瓦想要找回的,是存在于“旧世纪的宗教文化”,而那些“电影爱好者协会”的成员们想要获得的,则完完全全是另一种东西了。

我们思考我们自身在当前社会所需要的精神需求,同样的,他们也在思考他们所需要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需求和自身的环境以及欲望有关联——年老的人争取青春时失去的(精神或物质),而年轻的人则想要索取更多,他们像一个个无底洞,恨不得挖空整个社会。

“让想象夺权”。

“我把我的诸多欲望当现实看,因为我相信我欲望的现实性格。”匿名者言。(节选自《法国1968——终结的开始》)

所以,对于这场运动而言,起因源于满足,而之后则又终结于满足——社会的稳定固然是件好事情,但是它限制了超越规则的可行性,当规则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准则的时候,一切背离规则的行为都被禁止,也就意味着自由被禁止。

社会给予了人们足够的自由,但是,正因为自由被局限在自由之中,才使得文化革命成为一种必然——这种革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可以把它视作是对当前社会的一种反抗,同时也可以作为一场对文明社会的反思来反思。

因为牵扯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权力争夺,所以这场运动势必会是一场迅猛的反抗,它不同于任何一场过去的革命,正是因为它的出现短促而又凶猛,平静却又暗潮涌动。

虽然不同团体对于自由意志的理解不同(工人谈及薪资和待遇、学生要求平等和自由、学者力争文化复兴和思想改革),但是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改革,而改革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表达思想和宣传思想。最能展现这两种行为的就是宣讲和游行

我们在前面说文化一旦成为一种口号,就变质了,原因就是因为当宣讲和游行进行的过程中,个人的思想被集体所吞噬,而成为集体思想的附属品,已经退居到次位,而真正能够在集体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思想,则被供为「神明」,不容亵渎,也就是说,当某个思想已经在集体中被确立下来,那么他就很难被改变,而且会在这个团体中被一直承袭下去。

这样的话,口号自由意志都成为了影响这场运动寿命的关键点,1968年的学生运动终究是一场为了反抗而反抗的运动,在《戏梦巴黎》中,为了践行这种反抗,我们可以看到雷奥和伊莎贝拉对待父母形同仇人,所有与父母沾边的思想都会被他们认定为最无耻、最底下、最媚俗(虚伪)的。

严禁禁止”是五月运动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口号,它代表了一种倾向,就是反抗,让一切正在发生和可能发生的事物都成为必定发生。

它(学生运动)的存在可以说毫无意义,也可以说意义重大——尤其是在这个日渐平稳的社会中则更是如此,但是同样的,因为团体与团体之间自由意志的不同,这场运动到最后无法在思想整合上达成一致,自然也就无法走到最后的胜利。

所以最后我们来总结的话,该如何总结这场运动呢?

发生在1968年的法国学运,因为其特殊性而被人铭记,关于这段历史的文献数不胜数,但是真正能够说清楚这场运动的根究的思想却少之又少。思想一旦成了人们的武器,总要多少与现实脱轨,成为革命中的虚伪标杆——思想和文化更应该成为一种目标,而不是手段,1968年的这次学生运动最后的结果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给世人留下了什么,带走了什么,以及为了什么。

有人把这次革命成为新旧世界的转折点,也有人将他单纯视作一种对社会制度不满的声讨,但无论是哪一种,其实都无法涵盖这个历史事件,而关于这场历史事件真正的缘由,可能连参与这场运动的学生也很难说清楚,我们也只是管窥蠡测罢了。

了解这一点,我觉得对于整场运动就会有一个相对折中的评判了。

这篇文章就到这里,最后,谢谢观看。

相关文章

  • 《戏梦巴黎》——法国:和1968年有关的回忆

    很多历史比较好的同学都知道在法国有这样一段历史: 发生在法国1968年的学生运动,爆发的迅猛,结束的也快——这场运...

  • 《戏梦巴黎》

    很喜欢法国,所以会接触关于法国的一切,比如法语电影。 《戏梦巴黎》,开始收藏这部电影只是因为“巴黎”两个字,在我的...

  • 《戏梦巴黎》

    《戏梦巴黎》是执导《巴黎最后的探戈》、《未代皇帝》、《1900年》、《偷香》、《小活佛》等影片的意大利大导演贝纳尔...

  • 戏梦巴黎

    儿伴先生夫人遨游浪漫都,乘梯登塔览胜,先生感叹道,这箱子真倒是有几分气力,直无顿停,怕是一股脑儿把我们拐到天堂里罢...

  • 影评|戏梦巴黎:神圣的纯真

    今天要讲一部法国情色片,《戏梦巴黎》,也称《梦想家》(英文名The Dreamers)。这部电影改编自吉尔伯特·阿...

  • 情色片?只看羞羞的部分就太可惜了

    今儿开个小车,讲一部法国高分情色片—— 《戏梦巴黎》 豆瓣评分7.9,情色片排名第五,压在它上面的都是名作,什么《...

  • 2015.8.3戏梦巴黎

    一 同时写下两个开篇,这是其一。 我愿回到塞纳河边,回到我心爱的法兰西人民中间。 拿破仑曾在被流...

  • 电影《戏梦巴黎》

    我可以厚着脸皮说,其实我一开始是奔着听说它的大尺度,还有主角们的颜值去看的吗?(害羞脸) 后来随着剧情的发展,渐渐...

  • 旅游|世界四大都市

    一.法国巴黎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又是四大世界模城市之一。 巴黎在自...

  • 从《戏梦巴黎》看法国“文化大革命”

    法国文化大革命也称为“五月风暴”,是指1968年5月—6月在法国爆发的一场学生罢课、工人罢工的群众运动。 虽然运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戏梦巴黎》——法国:和1968年有关的回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cc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