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进七月,可成都这些天就像梅雨季,今天愈发阴郁沉闷,厚厚的云层里间或传来几声压抑的闷雷声,一场降落后就能在城市里看海的雨在酝酿。
我上午看了两篇文,都是关于28日下午上海世外小学的砍人事件,心痛不已,泪流不止。
还不明确凶手的动机是什么,他为何对花骨朵儿一般含苞待放的儿童下如此狠手?或许他心中亦有万般的仇恨,和对世事深切的不屑,明知事后自己必有一死,却仍出手无悔。凶手自有法律判罚,我相信他逃不过。
出事当晚,上海民众自发的在出事地点献花、点灯,有张图片是学校的一名男外教,将一束鲜花放在路边(大概是逝去孩子倒下的地方吧),他蹲在地上双手掩面哭泣。我隔着图感同身受,这世上再没有什么事大过生死,何况是突如其来的悲剧!同样身为父母,我难以想象逝去孩子的亲人如何接受突如其来的噩耗,如何度过以后充满回忆的日子,即使凌迟凶手也难解心中的痛啊!
事发当天下午,学校正在欢天喜地的准备五年级PYP班的毕业典礼。事发后,有家长建议校方取消典礼,或者减轻欢庆氛围。可是,建议没有被采纳,典礼如期举行,热闹欢腾如日常,校方、家长代表发言,没有一人提起刚刚一百米外发生的惨案,仿佛欢庆毕业大过生死之事。倒在血泊中的孩子仅比参演的孩子低一年级,可是他们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九岁,永远都不能毕业了。
据说世外小学各方面都很优质,校方称此事不宜对外披露太多,怕引起恐慌,因此不说。鲜活的生命转瞬即逝,他们为维稳亦可如此对待,还有什么对他们是重要的呢?我难以想象这样的教育能教育出有大爱大善有同理心的孩子。
最好的教育不是书本,而是真真切切的人和事!如果我们连身边的事都不能正确应对,教育者不能在最该体现教育价值的时刻出现,何谈书本上的内容?!
我们的民众皆是听话,不让听就不听,不让说就不说。可是又少不了好奇心,于是亦或左耳听右耳出,亦或左耳听进去在脑子里揉一揉拌一拌,说与旁人却又夹杂了自己的脑内容物。我们的群众一直都是跟风之众。大概平常缺少新鲜刺激,一遇异于正常之事,要么麻木不仁,要么无原则无目的的起哄。
前几天甘肃一位高三女生被老师性侵,她告法院无门,抑郁多时,终于不堪忍受,从楼上跳下。跳之前,围观群众无人劝解,有一人不停喊“快跳啊,不要耽误老子时间……”连连拍视频发朋友圈直播。跳之前,消防员差一点抓住她,眼睁睁看着她坠落后,不禁失声痛哭。此事的报道评论连篇累牍,我看了开头都不忍细看。一石激起千层浪,浪里有禽兽不如的老师、麻木不仁的围观群众,以及不予理睬女孩报案的警察……浪里照出各种嘴脸,反衬出女孩子如花绽放却急遽衰败的模样。
再来想象世外小学事发后另一种场景:事发后,校方迅速回应,在典礼前向家长孩子周知此事,并深痛悼念逝去的孩子,谴责无情的凶手,安抚所有的孩子和家长。我想,即使全校那些未曾涉世的孩子们心有恐慌,亦会心怀对校方的感恩,与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经历过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在面对他人放弃生命时做到麻木漠然,怎么可能催促他人快快结束?
事情过去,这片大地依然鲜花盛开,仿佛万千皆美好,仿佛那些不堪、痛苦都与我们无关。
(写的时候,我的泪一直忍不住,憋了半天的雨也如注一般倾泻,会洗刷掉所有的痕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