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是否做到刻意练习的三项标准,我有些做不到,有些做得还行,总体来说做得不好。
首先是练习有没有做出上移的感觉?
这个相对来说做得还可以。一直以来做得比较多的练习是舒缓之想和感赏之想
舒缓之想是在掉线时做的,是打断烂模式烂故事的主要方式。通常凡是有做的话,都能让自己松一口气,把频率拉升几个刻度。感觉的上移还是比较明显的。
感赏之想基本上也是有做到让感觉更好。做得不够到位的地方,是没有反复激活加以壮大。一般想到一个值得感赏的,就马上记录,当时有喜悦的感觉。只是持续时间不够长,一般是感赏之后就放下了,一天中很少有重复拿出来激活的动作。
感赏之想如果能拿出来反复激活加以壮大,那连上源能的时间就会大大拉长,频率刻度也会被大大拉高,因为感赏是属于高频区的。
所以,日后要培养一种习惯,晚上的时候,重新将一天所做的感赏练习拿出来,重新激活一遍,这样的练习效果应该会翻好几倍。
第二道标准,有没有做跟当下频率匹配的练习
这项基本上有做到,有做练习的话,基本上都是掉线时舒缓之想,连线时做感赏之想。崩溃时首先是觉察打断,情绪在练习后通常都能自主掌控。
也有将一部分舒缓之想整理到印象笔记,只是比较少重新拿出来用,往往舒缓就重新开始,这点做得很不足。
第三道标准,有没有将练习成为一种习惯
这项做得非常非常不足!
通常情况是,有事才去舒缓,然后接下来几天会有持续做练习。然后慢慢练习就放下来了,最后还是按照原有的轨迹生活,没有进步。
到了出现状况,被鸟人鸟事刺痛了,才又重新开始修炼。
而面对一些很顽固的模式,常常被惯性动能绑架,有时候出了问题也没有主动进行刻意练习,时有将问题扫到地毯底下的情况。
这个问题是十分严重的!如果继续这样,不但没有任何进步,而且实相会越来越糟糕
幸好这段时间开始重新学习手帐课,开始好好学习,沉淀,并且在过程每天坚持进行刻意练习,整体感觉有了明显不同。有练习跟没有练习真的是相差巨大!
接下来是好好的跟刻意练习调和一致,慢慢做到爱上修炼。
在行动上,要用万米长跑的姿态,每天做感觉舒适的练习量。
在操作上,修炼自己,慢慢做到用痛苦激发开始,用快乐接管成功。
在姿态上,不抗拒旧惯性、烂模式和烂故事,用接纳的心态,用软化蚕食的方式去慢慢将其消融。享受渐进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