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我特意早起,由我来喊丫头起床。因为我想抱抱她,跟她交流一下。
昨晚我们之间发生了一点不愉快。她向我请教《小桔灯》的一道阅读理解题:请用文中小姑娘的口吻简述该文主要故事情节。我对她作为语文课代表,对这样简单的题都不能顺手就写感到不可思议,言辞中有点不满和嫌弃。我说这不过是换个叙述角度的问题,就好比《红楼梦》《水浒传》,随便拎出哪个人都可以把《红楼梦》《水浒传》的故事转述出来一样,她怎么能连换个叙述角度都不会呢!语文学得如此木讷,如何学下去?!说得她泪雨婆娑。
她一流泪我就生气。我特别不喜欢为学习流泪的毛病。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为学习流泪,反而是学到了知识就会高兴甚至骄傲自豪,至今学习考试也是这样的心态。我可能会为学习着急,但是我不会哭。只要有进步,我就会高兴。我特别不能理解她为学习而眼泪潸然的样子。我指责她不能愉快学习,批评她连学习的目的和意义都不懂,所以才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感受不到快乐就不会主动去做,不主动去做,就不会积极思考,一直被动地学习,被动是做不好事情的。
我滔滔讲了一通。她很无奈。回我一句:我知道你为什么学习轻松了,因为你很很善于把各种乱七八糟的事联系起来,扯到一起。
我愣了一下。随即说:“你说对了!你总算明白了,我就是善于融会贯通,善于总结归纳,所以学习轻松的。媛媛也说了啊,所有的知识都是有关联的,我们要找到它们相联系的地方,联系起来,打通血脉,融为一体……”
她被我弄得崩溃了,泪雨滂沱而下。
她认为我没有明白她的意思,我误会她了。她流下的不是因为学习苦的泪,而是委屈的泪。她之所以请教是因为觉得用小姑娘的口吻,无法将《小桔灯》的故事情节叙述完整,因为文末是作者与小姑娘分别后的心理活动和多年后的回忆。我指出了题干里的“简要”、“主要”两个词,告诉她人家并没要求事无巨细地叙述。
她绝望地长叹一声,说:“好吧,是我想多了。”
下一道题是“《小桔灯》和《驿路梨花》的两位小姑娘,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她选了《驿路梨花》里的小姑娘。我竟又补刀:“是因为《小桔灯》的小姑娘让你哭了所以不喜欢她吧?”她差点没被我气晕,瞪我一下,不理我了。
事情就是这么不愉快而始,不愉快而终。
其实我心理是内疚的。她不过是请教了一道题,却招来我这番大而化之的挤兑。换是我,也会委屈。最要命的是我还不准她哭,我对她动不动就落泪深恶痛绝。我说要做一张记录表,看她学习到底要流多少泪,而且我说到做到,把表格贴到了墙上。当然我是真心希望她坚强一点,克服掉动不动就落泪的毛病。但我还是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了。
尽管趁她洗漱时我安抚了,不管学习好坏,爸妈都会爱她,将来不管她是联合国要员,还是楼下垃圾场的工人,我们对她的爱都是一样的,所以不必有压力,真的不要为学习落泪。这样的安慰,却激出更多的泪花。她没搭理我一句,去睡了。
我心理有点难过,跟农夫说:“明天我来喊她起床。”
早上我抱抱她,在她耳畔轻轻呼唤:“小乖乖,起床啦。”好几遍,她没理我,只是翻了个身。
我先跟她讲英语剧的事。她报名参加英语剧表演,但是排练要用午休时间,她感觉不得午休下午很困,导致下午学习效率很低,她想退出英语剧表演。我和她爸讨论了,我们觉得午睡比英语剧表演更重要,健康是一切的保障。所以这件事,她自己权衡,如果能做到晚上比平时提前睡,就坚持参加,如果做不到晚上提前睡,那她退出也可以,她也可以先看看自己能否努力克服再做决定,总之她做怎样的选择,我们都支持。她没有回答,但我知道她会思考这个问题的。她有英语剧表演的经历,有一定优势和兴趣,同时她又存在睡眠不足的客观问题,就看她怎么解决了。
我再跟她提一个建议:以后你问问题,能不能这样问——妈妈,你看这道题我这样答行不行,把你的答案先说出来,这样我就知道你动过脑,有自己的见解了,也知道你问题在哪里,哪里没考虑到。不要直接说不会,那样我会接受不了。
她没好气地说:“昨晚可没有哪个好人听我把一句话说完。”
我噗嗤一笑,她还记仇呐!我在她脸上雨点似的啵来啵去。我向她承认昨晚太急了,主要是不能理解她竟然被这种送分题难倒……
她说:“你再说两句,我就要迟到了。”
“那就让朕服侍小公举起床来赔罪吧,来抱抱,挂在脖子上,把我家的小公举吊起来上学。”我说着,她把一只手搭在我脖子上。我假装被她拽下去,猛地一扑在她身上。她笑了。
我说:“这个小公举份量是很重的哦,她可是我们的掌上明珠啊!”
她挥一挥手道:“去去去,别耽误朕上学。”
至此,昨晚的阴云算是烟消云散了。但我心理还是有点疼,主要是心疼她学习累,好像还不太开窍,还不懂得享受学习啊!每天都还只是疲于应对。这是作为一个学生的悲哀。真希望她能早日懂得读书学习是为了丰富自己,从而懂得自主学习,以收获知识为乐趣。
2019-05-0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