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经济建设获得了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少部分娱乐圈忽略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已经成为比较突出的现象,不仅妨碍了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还严重损害了娱乐圈的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败坏了社会风气,已经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我们这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虽然距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制国家尚需时日,但却并不缺少建立和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道德传承。令人痛心的是,在改革开放中,有些演员学西方化金钱、美女论,特别是80年代至200后的网友都追星,看部分明星离婚,觉得就是常态,演员们本来就是公众人物,容易带来负面影响,中国很多传统的文化都丢失了,非常开放,导致离婚率大大上升,从而影响我们的民族心理和文化根基,财富和“地位”的剧增颠倒了一些人对是非荣辱的认知。某些人骨子里根本没把国家的法纪当回事,不仅没有把违法乱纪看作是一种耻辱,反而把善钻法纪的空子当成是自己的“本事”,正如这些无视法纪法规的所谓“本事”的演员把高片酬带来的“压力传导”,让“收视率造假”“票房收入造假”,几乎成为娱乐圈公开的秘密。与其付出不匹配的天价片酬,拼脸蛋不拼演技的“潜规则”,几乎成为了娱乐圈的病态体征,极易滋长拜金主义倾向。若放任那些一夜爆红,徒有美貌却无扎实演技和才艺的明星轻松收获高片酬,谁还会去苦练内功,提升内涵和演技?更何况,高片酬还催化了一些“大牌明星”“数字小姐”的自我膨胀,使得演艺行业的整体素质降低,荧屏上充斥着流量明星扎堆的“烂剧”。一面拿着天价片酬,另一方面却在玩“阴阳合同”之类的花样,极尽所能偷逃税款,这类乱象在娱乐圈早已不是新闻了。近期崔永元的曝光,只是加剧了舆论对此类问题的关注、聚焦。极少部分演员破坏了共和国法规的尊严,动摇了社会的道德根基,弱化了民众的法纪意识。
娱乐圈的钱好挣,众所周知,不仅成人,就连未成年人也被这种观念荼毒至深。
笔者到全国多所小学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8成的小学生梦想都是当网红!一些家长甚至为孩子报了“网红培训班”。
“网红”这一近年来的流行现象已经影响了很多青少年的成长,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小时候,我们总会想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回答可能异彩纷呈,但总归大同小异。前二百年可能是“金榜题名”,前五十年可能是“工人”,前三十年可能是“科学家”,而现在可能是网红、明星。
这个答案永远带着它特定的社会性和历史背景,从这个答案中我们往往可以对当时的社会现状窥见一二。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思想,就深深影响了一代人。
现在的孩子想要当“网红”,就如同“网红”这现象本身一样,背后的社会文化、舆论、宣传等因素,让“网红”成为了孩子们的羡慕对象,粉丝众多、收入快、多,短期内名利双收,而且似乎没有“门槛”。
成人大都知道这是太不靠谱的梦想,知道不耕耘就不会有收获,不经风寒就难有花香的道理,所以没人再去做当“网红”的美梦。
而孩子则不然,天真幼稚,不谙世事,只看到几个“网红”的风生水起、活色生香,羡慕之心就油然而起,从此立下“鸿鹄之志”。
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绝大多数人还要靠辛勤劳作才能养家糊口,他们不懂得没有劳动者的艰苦奋斗,就没有人类世界,也不可能有什么所谓的“网红”。
孩子的理想都是成人赋予的、社会灌输的,而我们的各种媒体、网络正铺天盖地的为“网红”喝彩,不遗余力地渲染炒作。
当一个国家的孩子们都不再尊敬科学,只想着当网红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想象这个国家的未来吗?因为越想你越觉得恐慌,越觉得可怕!
同样道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如果我们的年轻人都不想着做为社会创造实际财富的职业,那国家的未来恐将危矣!
你可能会反驳说娱乐只是娱乐,玩笑而已!科学家所做的贡献,我们一直记得,但事实确实如此吗?
茶余饭后一个个明星的名字、生活从你嘴里脱口而出,你记得他们的生日、爱好,甚至家人。
但一提及科学家,你知道钱学森、邓稼先时,你是否会感到脸红?因为那已经是多少年前的历史了,提及当代科学家你一问三不知,哑口无言。
演艺界部分演员人品不好,提出批评,永不悔改的,决不手软,人品不好的演员必须要封杀!影响下一代.所以演员们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坚持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克服自私自利的思想和侥幸心理,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审慎处世,谨慎交友,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兴趣爱好,成为国家的栋梁。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之一。作为演员,我们不但肩负着国家和人民赋予历史使命,同时还肩负着神圣的政治使命,这更加要求我们必须保持优良传统,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做一名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好演员,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国家的影视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请记得:你是什么样的,你身后的国家就是什么样的!
今天,让我们传递和传播中国精神!把中国精神安放内心,把中国精神付诸行为,把中国精神讲给孩子,把中国精神视为使命! 因为这是历史, 赋予我们的责任!
作者简历:
张子保,黄河.淮河浪子等十几个笔名,河南省正阳县人,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资深媒体人,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作家班。他在多年的新闻工作中,共发表文学、新闻纪实作品1300多篇,其中代表作《日子深处有阳光》、《阿婆的爱心》等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创办《新莞人》报一举成名;曾因为报道《群众为县委书记下跪》一文,而轰动国内外。目前博主任某家媒体社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