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正面管教》: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正面管教》: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作者: 我是一秒1943 | 来源:发表于2024-02-03 11:47 被阅读0次

自然后果是指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站在雨中,就会被淋湿。不吃东西,就会饿。忘记穿外套,就会感冒。这里不允许借题发挥。

当大人说教、叱责、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了”,或者以其他任何行为把责难、羞辱或痛苦附加到孩子原本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得的体验之上时,就是在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会阻碍孩子在体验自然后果的过程中的自然学习,因为此时孩子会停止体验自然后果,而把心思集中到承受或者抵挡这些责难、羞辱和痛苦上。

因此,大人不能借题发挥,而应当对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表达同情和理解:“我敢肯定肚子饿了(或淋湿了、得了低分、丢了自行车)很难受。”

在恰当的时候加上一句:“我爱你,我相信你能处理好。”对于要给孩子提供支持的父母来说,不解救孩子或对孩子过度保护是有一定困难的,但这是你能做的帮助孩子培养对自我能力的感知力的最鼓舞人心的事情之一。让我们来看一个自然后果如何起作用的例子。

比利是一年级小学生,他每天上学都会忘记带午饭。他的妈妈每天都得要中断繁忙的工作,开车去学校给他送午饭。

在学习了自然后果之后,她决定试试看,如果让比利体验几次忘记带午饭的自然后果,他或许就能记住自己带午饭了。

她首先就此与比利进行了讨论,让比利知道,妈妈相信他能承担起记住带午饭的责任。

她还告诉比利,如果他忘记了,她不会再到学校送饭了,因为她知道他能够从自己的过失中汲取教训。

当你计划改变你的行为并且让孩子体验他们的选择所产生的自然后果时,事先以尊重的态度和孩子商量是非常重要的。

开始时,妈妈的计划被扰乱了,因为比利的老师承担起了责任,当比利忘记带午饭时,老师就借钱给他买午饭。

直到妈妈和老师达成一致,要让比利从自己行为的自然后果中学习,他才开始承担起自己记住带午饭的责任。

比利对此进行了考验。当他又一次忘记带午饭时,他问老师能否借钱给他买午饭。

老师说:“我很抱歉,比利,但咱们说好了的,你要自己解决午饭问题。”

然后,比利打电话给妈妈,要妈妈送饭来。妈妈也同样和善但坚定地提醒他应该自己解决午饭问题。比利为此噘了半天嘴,尽管他的一个朋友分给了他半块三明治。

自此以后,比利就极少忘记带午饭了。即使是偶尔忘记了,他也会想办法找到愿意分给他一些食物的同学。到他上二年级时,他不仅能够记住带午饭,父母还让他自己承担起了准备午饭的责任。

许多人受不了孩子哼唧、噘嘴和失望。比利的妈妈要拒绝孩子的要求、让孩子去体验自然后果,这并不容易。

她注意到了自己因为孩子在挨饿而产生的愧疚感,但她提醒自己,孩子忘记带午饭其实只是一个小错误,是比利一生中可能会犯的错误中的一个。

如果她不能坚持自己的计划,比利就学不会在早晨更有条理,也体验不到自己能处理问题的良好感觉。相反,他会学到每当事情解决不了时就哼哼唧唧或者抱怨,并且让别人来替他解决问题。以这种方法看问题,比利的妈妈才能保持平静。

上面这个自然后果的例子,也可以叫作“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尽管自然后果通常是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的一种方式,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不宜采用自然后果:

01当孩子处于危险中的时候。例如,我们不能让孩子体验在大街上玩儿的自然后果。

说到这一点,一定会有人以此作为打孩子的理由:“我之所以要打这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家伙,就是要教她知道不可以跑到大街上去。”

我问这位妈妈,在她用打“教”过小宝宝不可以在街上玩之后,她是否就愿意让孩子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自己在交通繁忙的街边玩?回答永远都是“当然不会”。

我再问,她觉得需要打多少次,才可以放心地让孩子自己在交通繁忙的街边玩?

大多数父母都表示,不论他们用打“教”了孩子多少次不能在街上玩,在孩子长到6~8岁之前,他们不会让孩子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自己在交通繁忙的街边玩。这说明了一个事实,孩子的成熟程度或者承担责任的愿望是关键——而不是打

02花时间训练。

在孩子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大人仍然需要花时间训练孩子。

每当孩子自己跑到大街上去时,就和善而坚定地把孩子放回家里或院子里(这又是“决定你自己做什么”)。有人把这种做法称为转移注意力。

监护、转移注意力、转移孩子的行为是你可以用于幼小孩子的三大法宝。

同时,你可以花时间训练孩子,直到孩子的大脑成熟到能理解因果关系。

花时间训练孩子,应该包括在你每次和孩子一起过街时,都要把危险告诉她。在过街前,让你的宝宝看看左边再看看右边,看是否有汽车开过来。

问孩子,如果你们在汽车开过来时过街会发生什么事情。让她在觉得可以安全过街时告诉你。

孩子由此而实际学到的东西要比从挨打中学到的多得多,但是,在到一定的年龄之前,孩子仍然不能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在街上玩耍。

03当自然后果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利时。

例如,大人不能容忍孩子朝别人扔石头的自然后果。这就是为什么4岁以下的孩子尤其需要监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防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出现危险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监护,这样你才能随时冲过去,并防止危险发生。

4.当孩子行为的结果在孩子看来不是什么问题时,自然后果就不会有效。例如,不洗澡、不刷牙、不做作业或者吃大量的垃圾食品,在孩子看来都不是什么问题。

最后,在某些时候,自然后果对孩子的作用可以是尊重性、鼓励性的,只要大人不插手干预,自然后果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有助于他们以尊重和有尊严的方式培养责任感和义务感。

内容来源参考书目:《正面管教》简•尼尔森

相关文章

  •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孩子是整个过程的积极参与着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

  • 《正面管教》:父母用好2种方式,做到不惩罚、不娇纵管教3岁孩子

    简·尼尔森 《正面管教》: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大人们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向孩子提要求,而不是给孩...

  • 正面管教

    第14日 正面管教工具 避免借题发挥,要对孩子的体验表达你的同情和理解 决定你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只要...

  • 正面管教第11章第10天

    问题1:“决定你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要孩子做什么”的原理是什么?它为什么有效? 利用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的行动,让孩子...

  • 正面管教12

    今天学习《正面管教》的第四章《重新看待不良行为》。不管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不管孩子。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

  • 哈喽帅妈|当心逻辑后果

    正面管教第五章当心逻辑后果 领读:明少,总结:帅妈 逻辑后果VS自然后果 家长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 《正面管教》3.20

    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活出真我,毫无所惧。

  • 【摘】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

    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 上面这个自然后果的例子,也可以叫作“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 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因为自然后果和...

  • 教孩子要做什么

    正面管教打卡践行 核心:教孩子可以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 1)教孩子“轻轻拿”,演示,而不是说“别打碎了” 2...

  • 我是魏笑迎正在春蕾幼儿园学习侯爸正面管教,让我和周围的人更幸福!

    遇见《正面管教》,仿佛看到了一束光。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面管教》: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ngodtx.html